Quantcast
Channel: 未分类 –懒得折腾
Viewing all 759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沈志华:金日成走上权力顶峰:在党内排除异己

$
0
0

摘要:1956年初,金日成依次消灭了“南方派”,排挤了“延安派”和“苏联派”,而使以他本人为首的“游击队派”占据了绝对优势。他一方面不遗余力地塑造其个人英明领袖和国民父亲的形象,另一方面不失时机地提出“主体”思想,以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重新诠释了共产主义。

关键词:金日成 朝鲜劳动党 中朝关系 苏朝关系 “主体”思想

在当今的国际社会,像北朝鲜这样的世袭家族统治体制已经极为罕见。人们自然希望了解这一现象的背景和原因,而首先需要厘清的是,金日成究竟是如何走上权力顶峰,在北朝鲜建立起不可动摇且能世代相传的统治地位。有关这个问题,开拓性的研究应属美籍韩裔学者徐大肃关于金日成的专著{1}。此外,韩国自1960年代以来出版了大量回忆录,以及以口述史料和朝鲜公开出版物为主要依据的相关著作,但囿于当时的条件,基本没有使用档案文献,很多说法和判断难以取信{2}。冷战结束后,随着俄罗斯和东欧国家档案的解密,这一领域的研究有了新进展,重点在于从苏朝关系的角度进行阐释{3}。但迄今为止,这方面的学术研究还存在两个明显的缺憾:一是近年来披露的一批重要俄国档案较少得到利用,特别是关于1956年9月中苏共同干预朝鲜事务的文件;二是较少涉及中国因素{4}。事实上,在1950年代对北朝鲜影响最大的国家,已从苏联转到了中国。

笔者在写作中朝关系史的过程中,收集了大量俄国和中国的相关档案文献,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仔细梳理,大体勾画出金日成自1949年开始亲政到1958年独掌党政军大权的历史过程{5}。本文主要论述金日成走向权力顶峰的第一步:在党内排除异己力量的过程。

1948年底苏军全部撤出北朝鲜时,把权力交给了作为核心领导人的金日成,但苏军协助他组建的朝鲜劳动党(简称劳动党)则是由许多派别联合而成的{6}。这个党里主要有金日成领导的出身东北抗联部队的“游击队派”(满洲派),以朴宪永为核心的“南方派”(南朝鲜劳动党〔南劳党〕派),以金枓奉和武亭为首的“延安派”,还有虽未形成派别但以许嘉谊(许哥而)为代表人物的苏籍朝鲜人(一般称“苏联派”或“莫斯科派”),而原来曾存在的国内其他派别(如“甲山派”等)在劳动党成立时基本上已销声匿迹。这几个主要派别的干部之间,背景差别甚大。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游击队派来自苏联远东和中国东北,延安派来自中国西北和华北,苏联派来自苏联中亚,而南方派则来自朝鲜半岛南部地区。他们有着不同的经历和出身:游击队派主要是农民,延安派大多是军人,苏联派主要是文职人员,南方派则以职业革命家较多。他们甚至连语言习惯也有所不同:延安派比较熟悉中文,苏联派更愿意讲俄文,游击队派和南方派虽都用朝鲜语,但也有南北之别。

这样一些人集合在一起,又没有一个大家公认的领袖人物,再加上朝鲜共产党派系斗争的传统,很难想象他们能够拧成一股绳{7}。1950年9月,美军成功登陆仁川导致的军事失败,使得金日成的威信和影响力大为降低,其领导地位也受到各方面的挑战。金要在党内和国内取得绝对统治地位,树立起个人的绝对权威,就必须逐一消灭这些派别。


一 朴宪永和南方派全军覆没

在劳动党内真正具有能力可以向金日成领袖地位提出挑战的,只有朴宪永及其南劳党,但最缺少国外背景的也是这些人。朴在苏联接受教育,出身共产国际东方书记处,又在日本投降后最早重建朝鲜共产党,的确被莫斯科看重,甚至一度考虑让他成为核心人物。但是朝鲜南北分裂的局面导致朴的势力和影响大不如前,最后被迫逃往北方,只能寄人篱下,凭借其个人影响和威望,屈居劳动党第二把手。南方派的目标很清楚,就是要取代金日成在朝鲜的领导地位,金发动的韩战遭到失败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对于金来说,朴是最危险的人物,但由于其没有后台,因此也是最容易对付的派别。于是,金在党内清除异己就先拿朴和南方派开刀了。

从档案文献可以看出,金日成与朴宪永之间的分歧早就存在。如1949年9月,苏共中央政治局否定了金进攻南方的“瓮津半岛作战计划”。10月4日,苏联大使向朝鲜领导人传达莫斯科的旨意时,金勉强接受,无奈地说了一声“好吧”,而朴则讲得比较明确:“这是正确的,我们需要更广泛地在南方开展游击运动。”{8}又如翌年9月美国军队在仁川成功登陆后,中国明确向朝鲜和苏联表示,可以出兵援助朝鲜。在9月20日劳动党政治局会议上讨论是否邀请中国出兵时,金看到苏联大使还是像以前一样对这个问题不置可否,知道斯大林当时还没有这种意愿,便发言说中国军队来了也解决不了问题。当时会议上所有人都随声附和,只有朴坚持应该立即请中国出兵{9}。

金日成和朴宪永的分歧随着战事失利以及中国出兵后金的军事指挥权被剥夺而加剧,并且逐步公开化。1951年7月两韩停战谈判开始以后,金愈来愈倾向于尽快停战,以便恢复北方的秩序和经济建设。在8月14日平壤庆祝朝鲜解放六周年的群众大会上,金反复谈到停战的必要性,在讲话中不断反问:“为什么不能同意他们〔美国人〕的建议呢?”、“为什么不能同意停战的建议呢?”{10}这话实际上就是冲着朴说的。朴和南劳党一派完全不能接受停战,因为他们的家乡和根基都在南方。在金讲演后一个月,9月15日,朴在接见来访的越南代表团时强调说:“朝鲜人民要继续英勇奋斗,一直到在我们土地上把美帝国主义侵略者全部消灭并彻底驱逐出去。”1952年1月25日,朴又在平壤召开的全国农民积极份子大会上发表演说:“任何国家的人民为了自己的主权和独立都不能不进行流血战争,如果不对侵略者展开有系统的抵抗斗争,那就只能成为奴隶,走为侵略者服务的一条路了。因此,为了取得胜利,我们要不怕任何牺牲,从现在开始计划展开持久战。”{11}所谓“持久战”,是毛泽东和斯大林的想法,而金心里是不愿意接受的。

到1952年夏天,金日成要求停战的心情更加急迫,他甚至要求中国接受美国的停战条件,不要在战俘的问题上纠缠不休,还向斯大林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最后,斯大林在莫斯科接见了在停战问题上意见对立且相持不下的中朝双方代表,包括周恩来、彭德怀、高岗和金日成等人,并表明了支持毛泽东的看法{12}。金垂头丧气地回到平壤后,却听到朴宪永显然是支持苏联和中国立场的演说。在1952年11月发表的纪念“十月革命”三十五周年的报告中,朴号召朝鲜人民“要充分地将自己武装起来”,“同美帝国主义的斗争今后要长期地激烈地进行下去”。不仅如此,在讲述朝鲜抗日独立运动时,朴一再强调朝鲜共产党的“主导作用”,而对金的影响却只字未提,甚至没有提到他的名字{13}。朴是朝鲜共产党的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而金那时连党员都不是。朴敢于如此公开地与金唱对台戏,一方面是根本没把金看在眼里,另一方面显然也是希望依靠莫斯科和北京向金施加压力。面对如此明显的蔑视和挑战,金决心痛下杀手。

1952年12月15日,金日成在劳动党第五次中央全会作报告,提出了与宗派主义残余势力作坚决斗争的问题。报告不无所指地列举了一系列宗派主义残余的表现,要求所有党员都必须加强党性,“对党无限忠诚”,并提高警惕,严密监视宗派份子,使他们在党内“寸步难行”{14}。在大造舆论的同时,金指使苏籍朝鲜干部朴昌玉秘密调查南劳党干部的宗派倾向和不满情绪,开始收集和制造朴宪永一派的罪证材料{15}。1953年3月16日和4月12日,一批南方派干部突然陆续被捕。7月30日,即《朝鲜停战协定》签订后第三天,根据朝鲜刑法第二十五条,以叛国罪对南劳党李承烨等十二人提起公诉。8月3日,最高裁判所开庭审理,6日审判结束。被控犯罪人的罪名有三项:为美国进行间谍活动、疯狂破坏和镇压南朝鲜民主人士和革命力量、试图以武力颠覆共和国政府。被判刑的还有文化宣传省副相赵一明、朝苏文化协会中央副委员长林和、京畿道人民委员会委员长朴胜源、劳动党中央联络部部长裴哲以及副部长尹淳达等。起诉书详细列举了犯罪“事实”,结果十人被判处死刑,二人被判处十二和十五年有期徒刑{16}。此外,8月5至9日,劳动党召开二届六中全会,宣布了以李为首的反党叛国间谍集团的罪状,并通过决议,撤销反党叛国份子、破坏暗害份子、宗派份子朴宪永、朱宁河、张时雨等七人的中央委员职务,开除出党;撤销权五稷的中央候补委员职务,开除出党;撤销具载洙等四人的中央委员职务{17}。至此,南劳党一派几乎被一网打尽。但金为了彻底铲除南方派的势力及其影响,还必须致朴于死地。

李承烨是追随朴宪永的南劳党骨干,1949年9月南、北劳动党合并时,朴当选为中央副委员长,李当选为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1950年12月,李晋升为劳动党中央书记处第二书记{18}。“李承烨反党叛国间谍集团事件”无疑是整肃朴的先声和铺垫,当时对于被判处死刑的人没有立即行刑,就是为了罗织朴的罪名。不过,要彻底消灭像朴这样颇有名望的老一代革命家,并非易事。1953年11月,金日成访华期间在与毛泽东谈话时曾问道,关于朴叛变的证据并不充分,如何处理为好。毛回答说,朴是个文人,不像贝利亚(Л. П. Берия)杀了很多人,如果将来证明他不是反革命,可以恢复名誉;如果确实是反革命,关起来就是了,但“无论如何不能杀掉”。后来苏联得知此事,也通过国家安全委员会在朝鲜的顾问向金提出建议,不要杀朴{19}。但过了两年多,朴还是在1955年12月3日被起诉,罪名与李等人完全一样。12月15日上午对朴进行审判,晚上8点就宣读了判决:死刑。朴拒绝了为其指定的律师,在审判中也承认了所有强加的罪名,只是对发动政变一事坚持并不知情,但愿意为其属下的行为负责{20}。

在劳动党内的几个派别中,南方派是最抱团的,朴宪永的凝聚力也比较强,尤其是在占领南朝鲜的几个月里,势力大有增长。李承烨就是重组南劳党的总负责人,并兼任汉城市市长,还在那里创建了政治学院,培养干部和游击队指挥员,甚至招募武装力量。因此,很多韩国学者认为指控他们的罪名大都是无中生有,但组织推翻金日成的行动很可能是存在的,尽管起诉书中叙述的详细计划令人难以置信{21}。不过,南方派的行动并没有得到其他各派的支持,金反而利用了苏籍朝鲜人来对付朴。南方派的覆灭为金扫除了通向权力顶峰的最大障碍,但最高人民议会主席团批准朴的死刑判决被推迟执行了{22}–原因很简单,金还需要用他的证词来扳倒其他派系的领导人。


二 延安派和苏联派受到排挤

延安派的情况最有意思。他们当中有很多非常出众的干部,资历深、能力强。金枓奉、崔昌益、韩斌、李相朝有丰富的政治工作经验,而武亭、朴一禹、金雄、方虎山都是能征善战的军事干部。但是从整体的角度看,实力却显得十分薄弱,他们之间缺乏紧密的联系,各行其是。如延安派主要干部回国后,金枓奉重建朝鲜独立同盟时,武亭和崔昌益都没有参加,而是加入了北朝鲜共产党。后来延安派组建新民党,崔昌益转过来任副委员长,而作为第三书记的武亭仍留在共产党北方分局{23}。

金枓奉是延安派的第一号人物,早年加入朝鲜共产党,后弃政从学,1942年被中共请到延安,当了朝鲜独立同盟主席。但此人没有政治抱负,为人小心谨慎,与世无争。毛泽东和米高扬(А. И. Микоян)议论起来,都认为他是个“好人”,“有学问”,“政治上很稳当”。他回国后曾想到中国走一走,但金日成不同意,就没有成行{24}。金枓奉充其量算是延安派的一个精神领袖,在政治上没有发挥实际作用,金日成对他也不在意。对金日成构成直接威胁的主要是其他军事干部。

第二号人物武亭就不同了,为人脾气暴躁,争强好胜,是一个不好对付的人。武亭资格很老,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红军长征,后来担任朝鲜义勇军司令。1941年10月,延安召开东方各民族反法西斯代表大会,他的画像与毛泽东的画像一同挂在主席台上{25}。显然,如果得到中国在背后的支持,武亭会是金日成最具威胁性的对手。因此,在中国出兵朝鲜以后,金首先找借口除掉的就是这个人。1950年12月21至23日,劳动党在江界召开二届三中全会。金在会上严厉地批评党政军各级干部,说他们对帝国主义干涉的困难估计不足,在敌人攻势面前失去指挥能力,擅离职守,纪律涣散。会议对一大批“犯有严重错误”的干部进行了处分,或撤职查办,或开除出党。武亭便在其中,不仅被撤销了第二军团司令官的职务,还被开除出中央委员会。金在会上指责他在保卫平壤作战中指挥失职,防守不力{26}。关键问题并不在于金委过于人,把失败的责任推给下属(如与武亭一起被撤职的还有金的游击队战友金一、崔光、林春秋,以及苏联派的金烈,国内派的许成泽、朴光熙等),而是不久以后,这些人几乎都官复原职或再次获任用,只有武亭一人彻底成了“老百姓”{27}。其后,在彭德怀以个人名义要求下,武亭赴中国治疗胃病,但1951年6月又被金召回,不久便去世了{28}。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后,金日成对延安派军事干部的确加强了戒心和防范{29}。其他几个重要的延安派军事干部虽未被撤职,但也调离了重要岗位。如方虎山因在作战方案上主张采用中国解放军的打法,与金意见不合,于是被撤销军团长一职,改任军事学院院长。又如金雄虽升任民族保卫省副相,但实权被剥夺,其人民军前线司令部司令官的职务由金光侠接替,中朝联合司令部副司令员的职务也改由崔庸健接替{30}。

剩下一个比较麻烦的人物就是朴一禹。朴与中共的关系极为密切,曾作为正式代表(王巍)出席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并在大会发言。这一点本来是他的优势,金日成请求中国出兵援助的亲笔信就是朴送到北京的,后来到沈阳催促中国尽快发兵的也是他,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后担任两军之间联络官的还是他。但是,中朝联合司令部成立后,朴以内阁内务相的职务兼任中朝联军的政治委员,整天和彭德怀在一起,就令金感到不安了。1951年3月,金先设立了社会安全省,把原来内务省的核心业务分离出来。随后在1952年10月又改任朴为递信相,进一步削弱他的权力{31}。金给朴保留内阁职位,完全是因为朴在军队中的威望太高,同时也顾及到他与中方的密切关系{32}。但事情并没有完结。12月15日,在劳动党中央全会上,金以批判官僚主义为题,开始不点名地把矛头指向朴。金说官僚主义助长了部分人在工作中自高自大和虚饰、谄媚的倾向,甚至由于官僚主义的典型表现–个人英雄主义作怪,竟然出现了想以“自己的路线”代替党中央路线的现象{33}。不久以后,1953年2月5日,金便通知中朝联合司令部,朴被召回,其政治委员的工作由崔庸健兼管{34}。但是,朴继续与志愿军保持着联系,并通报消息。1954年朝鲜粮食短缺,因饥荒饿死几百人,朴把这个情况告诉了中方。金得到朴金哲(原甲山派干部)的密报后十分恼怒,对朴一禹破口大骂{35}。

金日成对朴一禹及其他延安派军事干部的公开批判是在1955年4月开始的。在4月1至4日召开的劳动党中央全会上,金使用激烈的言辞,点名批判了以朴一禹、金雄和方虎山为首的“前中共党员小集团”,说朴以“来自中国的代表自居”,拉帮结派,阴谋分裂党。朴声称自己是毛泽东委派到中朝联合司令部工作的,然其行为似乎不取决于朝鲜的军事指导方针,尤其是不取决于金。此外,金指责这个小集团还企图把苏联军事专家的工作和中国军事指挥作比较,以败坏苏联军事专家的名声{36}。尽管金在会上表示,“应该给朴一禹及其同伙提供最后一次放下武器,在工作中和观点上站到正确立场上来的机会”,但实际上,几个月后朴和金雄便被软禁起来,方虎山也遭到了清洗{37}。

八个月以后,金日成给了朴一禹最后一击。1955年12月2至3日召开的劳动党中央全会做出决议,将朴开除出中央委员会,并撤销其党籍。根据金在讲话中罗列的罪行,给朴确定的罪名是:“泄露党和国家的机密”,“对党和国家领导人进行诽谤”,在来自中国的干部中拉帮结派,与朴宪永、李承烨反党判国间谍集团建立“反党统一战线”,生活腐化,挥霍浪费,等等{38}。12月15日,朴正式被捕,金开始搜集他与朴宪永、李承烨集团勾结的证据,还让朴宪永出来作证;但后者只证实了一点:“朴一禹将朝鲜人民军在1950年向北方撤退看作是军队领导无能所造成的失败。”1956年3月,苏联驻朝大使向莫斯科报告了朴被捕的情况并指出,金日成尚未找到朴犯罪的任何证据{39}。同年5月,金日成在中央常务委员会会议上宣布,对朴调查的结果还无法确定其所犯罪行的具体内容{40}。尽管如此,延安派作为一个“派别”已遭到毁灭性打击,虽然还有一些政治干部(金枓奉、崔昌益等)以个人身份留在领导岗位。金排挤延安派干部的主要目的是要掌握军权。在中朝联合司令部成立、金被剥夺军事指挥权以后,他最担心的就是在朝鲜人民军中担任高级指挥官的延安派干部,因为他们与中方的关系太密切,很可能影响金对朝鲜军队的控制,甚至威胁到他的整个权力。朴等一批延安派干部的职务,后来大多被那些与中方较少接触的游击队派和苏联派干部接替了。

另一方面,苏联派干部都来自苏联不同的单位,相互之间过去也没有什么联系,其实根本说不上是一个派别,而且他们与南方派和延安派还有一个不同之处,即苏籍朝鲜干部从来没有成立过什么团体或政党。来到朝鲜以后,许嘉谊因名气大而成为苏联派的中心人物。许性情豪爽,为人固执,在苏联时当过州委书记,是第二代苏籍朝鲜人中最有名望的政治人物之一{41}。因此,在1946年8月北朝鲜劳动党成立时,许就担任了副委员长。1949年9月南、北劳动党合并时,又当选为中央书记处书记{42},许在党内的排名仅次于金日成、金枓奉、朴宪永。许负责组织工作,他与金日成的分歧和矛盾也由此产生。

金日成对许嘉谊的不满主要在于党组织建设和发展的两个方面:第一,在美军登陆仁川而朝鲜人民军北撤时,很多党员把党证毁掉或藏起来,这成为后来许在重新恢复党组织时进行严厉惩罚的理由–很多人因为拿不出党证而被认为有通敌嫌疑。如受到处罚的党员中,有80至85%就仅仅是因为没有旧党证;第二,在发展新党员时,许按照苏联的做法,特别强调工人成份,而对大多数农民根本不放在眼里,如规定平安北道博川郡每月只给十七个农民党员的名额。金对此十分不满,并提出严厉批评,但许不以为然,阳奉阴违。在1951年11月1至4日召开的劳动党中央全会上,金集中批评了党在组织工作方面的问题,许因而被撤销中央书记的职务,降到农业省任副相。1952年初,金又派遣许去负责顺安水库的修复工程。性情高傲的许对此愤愤不平,遂对金的强迫征粮政策提出批评。两人之间的矛盾逐步激化{43}。在前述1953年8月5至9日劳动党二届六中全会揭露李承烨反党叛国间谍集团的同时,宣布了许自杀身亡的消息{44}。

金日成整肃许嘉谊主要还是针对个人行为,而非要清除来自苏联的干部,他甚至利用了苏籍朝鲜人之间的矛盾(如朴昌玉就对许嘉谊很不服气){45}。与对延安派的干部不同,就个人来讲,金当时对苏籍朝鲜干部并没有太大的不满。1951年11月中央全会宣布许被撤销党内职务时,为了安抚苏联派以及堵住苏联人的嘴,金安排接替许职务的还是苏籍朝鲜人:朴昌玉出任中央委员会书记、朴永彬出任中央委员会组织部部长。1953年8月,朴昌玉、朴永彬、金承化、南日等苏籍朝鲜人均成为新建立的中央常委会成员,而朴昌玉则成为五人政治委员会委员之一,排名第四。1954年3月,金为加强战后经济重建工作而改组了内阁,朴昌玉改任内阁副首相兼国家计划委员会委员长,朴永彬则被增补为政治委员会委员{46}。

然而,在接下来的一年里,劳动党内突然开展了一场针对苏籍朝鲜干部的大批判。对于金日成来说,权力必须集中。打击朴一禹等延安派干部,重点在于夺回军权,而扳倒许嘉谊则是要夺回组织和宣传领域的权力。朴昌玉和朴永彬接管的就是这两个方面的工作。但恰恰在这两方面,金与苏联派干部开始发生了分歧和冲突。

关于组织问题,第一次分歧发生在1955年4月。斯大林去世后,苏联党内在“个人崇拜”方面的宣传便逐步降温,并开始限制个人权力的膨胀。1955年1月马林科夫(Г. М. Маленксв)被撤销部长会议主席的理由之一,就是要贯彻集体领导的方针{47}。金日成当时就像斯大林和马林科夫一样,身兼党和政府的第一把手。聪明的金看到苏联的情况便想到了朝鲜,他必须精心安排,防患于未然。4月中央全会前,朴昌玉和金枓奉提出金日成工作量太大,可以考虑解除他的一些职务。金“高兴地”表示接受,但希望过一段时间再提出这个问题。与此同时,金在抗联老战友崔庸健主动申请辞去了民主党委员长的职务,接着在中央政治委员会讨论干部任用问题时,金就提出增补崔为中央委员和政治委员会成员。这一建议让所有人都感到吃惊,朴昌玉和朴正爱公开表示反对,其他人沉默不语。实际上,除朴金哲外,所有委员都不同意。然而,金在不久后召开的4月中央全会上,还是提出了这个建议,并得到一致通过。崔进入政治委员会以后,金便在9月的政治委员会会议上主动提出要辞去首相的职务,并认为接替这一职务最合适的人选就是已经成为政治委员会委员的崔。朴昌玉、朴永彬和朴正爱又提出反对意见,主要理由是崔能力太差,不堪胜任。金的建议因遭到多数人反对而作罢。然而,在12月的中央全会上,在金的努力下,崔庸健和朴金哲双双成为劳动党中央副委员长。其实,金完全了解崔的能力。就在1955年1月,由于崔工作不力,金建议将朴昌玉调入由崔负责的国防问题委员会{48}。但只要一个人表现出忠诚,金就需要把他安排在关键岗位。此后,崔便成为金的副手,直到终老。1955年崔未能做成首相,而金对朴昌玉和朴永彬的信任大概也就此终结。在这种情况下,二朴大量提拔苏籍朝鲜干部,又对许嘉谊被指控为“人民的敌人”有看法,这自然就会引起金的反感和警惕。后来批判朴昌玉的主要罪状之一就是搞宗派活动,把自己的亲信安插到思想工作的重要岗位,如奇石福、郑律、郑东燮等人,而“这些人都是与他一起在苏联生活和学习过的老同学”{49}。

在宣传工作方面,朴昌玉和朴永彬的主要问题是对金日成的个人崇拜提出了不同意见,多次指出思想宣传方面存在过于突出个人的“方向性错误”。1955年2月朴永彬改任中央宣传部部长的职务后,曾在政治委员会会议上提出在出版物中应注意阐述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问题。金表示同意这个建议,朴信以为真,便在随后召开的劳动党中央工作会议上传达了金的指示。朴访苏回国后,根据和平共处的方针,提出在报刊上改变一下反美宣传的论调。金没有同意这个建议,但朴的助手已经在实际工作中贯彻了这种想法{50}。这些情况自然引起金的极大不满,后来二朴受到批判的另一个罪状就是“不允许党和人民向他们的领袖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态度”{51}。

朴昌玉担任内阁副首相及国家计委会委员长以后,在经济工作领域又与金日成产生了分歧。1954年10至11月政治委员会讨论粮食收购的问题时,朴昌玉和朴永彬提出可以仿效苏联的通常做法,由消费合作社按照自愿的原则向农民收购,但金坚持必须制订征购计划和确定指标。1955年2月,中央常委会被迫取消强迫征购,并决定给予农民一定补偿,但错误的责任还是要国家计委会和农业省来承担。此外,朴昌玉及苏联派的理论工作者在国民经济计划投资比例方面,没有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而主张加快发展消费工作;在合作化运动中,反对大规模、高速度发展合作社,而提出应像苏联那样先实行机械化,这些都违背了金的旨意{52}。

于是,一场清洗以朴昌玉、朴永彬为首的苏籍朝鲜干部的政治运动随之开始{53}。

经过一个多月的准备,1955年12月2至3日召开了劳动党中央全会。尽管会议的主题是讨论农业问题和召开劳动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事宜,尽管宣布开除朴一禹党籍和进一步消除许嘉谊的影响是解决“组织问题”的主要目的,但全会也为批判苏籍朝鲜干部进行了充分的舆论准备。在关于组织问题的发言中,金日成先是全面攻击朴一禹和许嘉谊,后来却突然大讲特讲起文学工作中的错误倾向,点名批评朴永彬,指责他所领导的中央组织部延续许的工作作风,并用激烈的言辞,尖锐地指责奇石福、郑律、郑东燮等苏籍朝鲜干部,说他们吹捧与李承烨反党叛国间谍集团有瓜葛的南方派作家李俊泰等人,而贬低和排挤北方无产阶级文学家韩雪野、李箕永。金在讲话中反复发问:难道对来自苏联的朝鲜干部就不能批评吗?会议宣布免除朴永彬的中央宣传部部长职务,同时批准崔庸健和朴金哲为劳动党中央副委员长,林海为监察委员会委员长,韩相斗为中央组织部部长,李孝淳为中央干部部部长,李一卿为中央宣传部部长{54}。会后,金派南日去苏联使馆汇报,说这些苏籍朝鲜干部身居高位,脱离群众,自我封闭,与当地干部的矛盾已经激化。还说朴昌玉高高在上,作风粗暴,“许多干部开始憎恨他”,而朴永彬则是一个“卑鄙小人”。南日甚至暗示说奇石福、郑律、郑东燮等人有阴谋活动,似乎朴昌玉也牵涉其中{55}。

在一系列的铺垫工作完成以后,12月27日召开了劳动党中央全会扩大会议,出席者超过四百人。会议集中批判朴昌玉、朴永彬、奇石福等人在文学领域执行的“反党路线”,林海、韩雪野更声称掌握了这些苏籍朝鲜干部搞宗派活动的材料,金日成则在发言中具体地提到了十五个许嘉谊的追随者。会议根据金的提议,将朴昌玉开除出政治委员会,鉴于他在与朴宪永的斗争中表现不错,获保留中央委员和副首相职务,以观后效;将朴永彬开除出政治委员会和中央委员会;将奇石福开除出中央委员会;委托监察委员会对奇石福、郑律等人的问题立案审查{56}。苏联派的主要干部至此也全部被清除出领导核心。

总之,到1955年12月底,在彻底地消灭了南方派、扳倒了延安派和苏联派的主要领导人物以后,金日成成功地把党、政、军大权逐一掌握到自己手中。但事情还没有结束。金以批判宗派主义为由,相继将来自南方的、中国的和苏联的主要领导干部打倒,而唯一没有受到冲击的就是多年追随他的游击队派干部,这不会不招来非议。为了稳定局面、争取人心,他必须对自己的这种行为做出合理、合法的解释。

三 金日成提出确立“主体”思想

金日成能够在政治斗争中节节胜利,当然离不开使用政治手腕。如上所述,他充分利用了党内个人之间的矛盾、各派之间的分歧,分化瓦解,各个击破。金经常亲自找被打击的对象谈话,一方面进行安抚,另一方面巧妙地把责任推给其他人。他甚至对打击对象也是区别对待,如在组织批判朴昌玉和朴永彬时,金就采取了威逼后者首先认罪,再集中力量打倒陷入孤立境地的前者的手段fr。金深谙此道,但并不仅仅如此,他是一个有政治智慧的人。他知道在劳动党内各派干部力量大体平衡的情况下,要想取得最高和全部权力,首先需要树立个人权威,让全党信服。

权威的建立是从讲述领袖生平和历史作用开始的。早在1946至1947年,金日成就曾召开了一系列会议,向新闻、文化和学术部门的工作人员详细介绍自己的生平,并直接要求他们创作与此相关的文章和作品fs。1952年4月15日在金四十岁生日之际,劳动党机关报《劳动新闻》增加特刊,刊登了《金日成将军传略》ft。朝鲜战争刚刚结束,朝鲜政府便派出“金日成元帅抗日战绩调查团”到中国东北收集金的相关资料gk。不久,金便成为朝鲜抗日斗争中最著名的甚至是唯一的英明领袖。他的出生地万景台和曾战斗过的普天堡分别建立了金日成纪念馆,朝鲜人民解放斗争博物馆也变成了以金日成命名的博物馆gl。1955年3月,电影院开始放映一部讴歌金伟大功绩的纪录片《金日成元帅在各地所领导的抗日游击斗争》。后来《劳动新闻》盛赞说,这部影片对劳动人民“了解革命传统具有巨大的教育意义”。在朝鲜的报刊上和课堂上,金成为“朝中两国的优秀儿女”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领导者;“作为天才的马列主义宣传家和反日游击斗争的组织者”,金“领导了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和军国主义者的斗争”;“朝鲜是被金日成所率领的游击队解放的”;在1950至1953年的“祖国解放战争”中,金也是“所有战役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所有胜利“都是金日成元帅英明领导的结果”gm。

于是,在朝鲜全国掀起了对金日成的个人崇拜。在报刊、电影、文学作品、教科书中,金的名字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很多大学、街道和广场都以他的名字命名;年轻的金被称为朝鲜人民的“父亲”;他随口说出的一句话都会成为党的口号,如“大米就是社会主义”或“纺织是艺术”之类。在很多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头脑中,“历史的主要推动力量都是领袖人物、党和政府的领导人”,因为在朝鲜,“一切问题都由金日成一人决断”。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中,很多人因对领袖不敬而身陷囹圄。有人因为用印有金画像的杂志封面包书皮而入狱五年,还有一名备受征粮之苦的农民指着金的画像说了一声:“您不了解人民的状况,只知道折磨人”,结果被判刑七年gn。金在劳动党和人民心目中的地位已不可动摇,收拾党内反对派自然会马到功成。

然而这还不够。朴宪永、李承烨被打成反党叛国间谍集团,虽证据不足(甚至可能是捏造的),但毕竟经过了法律程序,大家无话可说。而大批延安派干部和苏籍朝鲜干部被整肃的情况就不同了,他们究竟有什么罪过?难道仅仅因为与金日成意见不合或有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问题就被打倒?因此,要使全党信服,金不仅要占领舆论制高点、道德制高点,还必须掌握理论的制高点–这一点在崇尚意识形态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非常重要。也就是说,金必须证明这些人在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上犯有严重错误,背离或反对党的正确路线,因此他们是反马克思主义的,他们的行为都是反党行为。

1955年12月28日,即中央常委会宣布朴昌玉、朴永彬等一批苏籍朝鲜干部的错误并做出处理决定的第二天,金日成发表了关于宣传鼓动工作的长篇讲话,这篇讲话正式公布时定名为〈关于在思想工作中克服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确立主体〉{64}。正如有些学者注意到的,“主体”(Chuch‘e/Juche)这个名词并不是金发明的,而且在朝鲜的宣传中,很长一个时期并没有突出这一概念{65}。金再次提出“主体”的概念,是在1961年11月劳动党四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中,但也只是出现了一次{66}。1962年12月19日《劳动新闻》发表编辑部文章,纪念1952年12月五中全会的历史意义,重点介绍并解释了金的“主体”思想{67}。“主体”真正成为劳动党思想理论和政治路线的核心及代名词,并作为朝鲜党和国家的主导意识形态,已经是1970年代的事情了。

不过,无论如何应该看到,金日成的确在批判“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同时提出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即自主性。在斯大林主导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中,“国际主义”已成为经典,为各国共产党所接受。这个概念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普及,把苏联和苏联党的利益就是国际无产阶级利益的代表这一现象合理化了。国际主义的对立面是民族主义,凡是违背莫斯科旨意、侵害苏联利益的行为都被指责为“民族主义”。那时,没有一个国家的共产党敢于公开强调自己民族和国家的特点及利益。1948年铁托(Josip B. Tito)被革出教门的罪名就是“民族主义”,1949至1952年东欧各国共产党中的本土派干部遭到清洗,也被指责犯有“民族主义”错误,而中国共产党为了表明自己对斯大林路线的支持,早在1948年专门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就是〈论国际主义与民族主义〉{68}。如今,斯大林去世了,而苏共新领导人又在给个人崇拜降温,并提倡民主,减少对东欧国家的干预{69}。最具典型意义的事件恐怕就是苏联与南斯拉夫修复关系以及1955年5至6月赫鲁晓夫(Н. С. Хрущев)当面向铁托负荆请罪了{70}。金不失时机地提出“主体”或“自主”的思想,说明他不仅问题看得准,而且时机把握得好。这个问题的本质就是民族主义,就是要突出朝鲜民族的文化特征、历史传统及国家利益。而抓住这个问题,恰恰就找到了那些来自中国和苏联的朝鲜干部的致命弱点。

金日成在1955年12月的长篇讲话一开始就指出,“没有主体,这是思想工作中的最主要的缺点”,“没有很好地确立主体”,“这是严重的问题”。什么是“主体”?金明确地提出,“朝鲜革命,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工作的主体。因此,必须使一切思想工作服从朝鲜革命的利益。我们研究苏联共产党的历史、中国革命的历史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其目的是要正确地进行我国的革命。”在指出一系列忽视朝鲜历史、漠视朝鲜特点、一味模仿国外(尤其是苏联)的现象后,金严厉地点名批判了苏联派和延安派干部:“朴永彬访问苏联后回来说,苏联执行的是缓和国际紧张局势的方针,我们也应当放弃反对美帝国主义的口号。这种主张同革命的创造精神毫无共同之处。”“朴昌玉因为不研究我国的历史和我们的现实,所以在思想上和资产阶级的反动作家李泰俊勾结在一起了。……他在思想工作中所犯的罪过,是很严重的。”“在战争时期,许嘉谊、金载旭和朴一禹等人对军队内政治工作的方法问题进行了一场无聊的争吵。从苏联回来的人主张学苏联的方法,从中国回来的人则主张学中国的方法。他们彼此争吵不休,这个说苏联的方式好,那个说中国的方式好。这种争吵是毫无意义的。”金认为,“在工作中,重要的是领会革命的真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重要的是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加以运用。一定要按照苏联的方式去做的原则是不能成立的。尽管有些人说苏联的方式好,或者中国的方式好,可是现在不是已经到了应该创造出我们自己的方式的时候了吗?”“如果忽视我国的历史和我国人民的传统,不考虑我们的现实和我国人民的觉悟程度,而机械地搬用人家的经验,就会犯教条主义的错误,给革命事业带来巨大的损失。这不是忠于马克思列宁主义,也不是忠于国际主义,相反地,是和它们背道而驰的。”{71}

最后,金日成针对国际共运的传统理论“国际主义”讲了一段话{72}:

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是不能分割的。要认识到:朝鲜的共产主义者热爱我们的国家,不但不违背工人阶级的国际主义,而且是和国际主义完全一致的。热爱朝鲜,就等于热爱苏联和社会主义阵营;同样,热爱苏联和社会主义阵营,就意味着热爱朝鲜。这是完全统一的。因为工人阶级的事业是没有国界的,我们的革命事业是世界工人阶级国际革命事业的一部分。各国工人阶级的唯一的最高目标是建设共产主义社会。如果说有差异,那只是有的国家走在前面,有的国家走在后面。

他的结论是:“真正的爱国主义者就是国际主义者,同样,真正的国际主义者就是爱国主义者。”这样就形成了一个逻辑链条:“民族主义=爱国主义=国际主义”。于是,金的“主体”概念和“自主”思想便自然地纳入了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而那些死抱着苏联或中国经验不放手的教条主义者和形式主义者,也就自然地变成了反马克思主义者。

正是做了充分的理论铺垫之后,1956年1月18日,劳动党中央常委会做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与文学和艺术领域里的反动资产阶级派别思想斗争〉的决议,正式公布了对朴昌玉、朴永彬、奇石福等人的处分决定,并发给全党各基层组织讨论。决议和金日成在会上的发言均指控这些人进行反党派别活动,有系统地反对党的政策,并把他们的错误与朴宪永、李承烨的反党叛国间谍集团联系在一起{73}。此时,金唯一担心的是苏联的反应,因为这些人毕竟是从苏联派遣回国的,而且还享有苏联国籍{74}。

为了释除苏联方面对于清洗苏籍朝鲜干部的疑虑,首先,金日成要让苏联人知道,针对苏籍朝鲜干部的过份行动与他本人无关。

通过经常与苏联使馆接触的朴义琓、金承化等苏籍朝鲜干部,苏联使馆得到的信息是,很多重要干部要求审查朴昌玉等人的问题,金“起先尽量顶住,后来才决定进行审查”;到发现有些干部(崔昌益、林海、韩相斗等)不能正确领会金在1955年12月中央全会扩大会议的讲话精神,错误地对待苏籍朝鲜干部以后,金日成才严厉地批评了他们{75}。其次,金对多数苏籍朝鲜干部采取了安抚政策。通过朴义琓之口,金让苏联人了解到,针对有些领导干部在对待苏籍朝鲜公民问题上的错误做法,他在政治委员会上建议召开苏籍朝鲜公民的专门会议和中央委员会干部会议,研究并解决问题。这些会议召开以后,情况已经有所好转{76}。

更重要的是,金日成要把处理这些苏籍朝鲜公民的事情合法化,也就是说,需要他们加入朝鲜国籍。于是,金向苏联政府提出了“解决关于各个时期从苏联回归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进行长期工作的苏籍朝鲜公民的国籍问题”。根据他的要求,1955年11月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作出决定,允许苏联朝鲜公民取得朝鲜国籍或双重国籍{77}。这项工作顺利开展以后,金又明确告诉苏联大使,年轻人可以拥有双重国籍,但“对我们来说,重要的是领导干部应该有朝鲜国籍”,这才是“问题重要意义的所在”。“至于那些犯了错误受到处分的苏籍朝鲜公民,他们最好留下来,在实际工作中改正自己的错误”{78}。很显然,只要这些干部、特别是处于领导地位的干部有了朝鲜国籍,金就可以放心了{79}。

对于劳动党开展的对苏籍朝鲜干部的批判和处分,莫斯科虽有一些看法,但是基本上采取了容忍和温和的态度。档案文献显示,尽管苏联使馆和外交部认为,劳动党对朴昌玉、朴永彬等人所犯错误的指责“明显有些夸大其词”,企图把他们的错误与许嘉谊的问题联系起来,“令人怀疑”,在地方上对待苏籍朝鲜公民也有“过火行为”,甚至“出现了沙文主义倾向”,但基本看法还是承认这些干部犯有错误,劳动党对他们做出的组织结论“基本上是正确的”{80}。在苏籍朝鲜公民返回苏联的问题上,苏共中央根据国际部的意见指示驻朝使馆,处理这一问题的原则是:“犯有错误的人不得借口返回苏联逃避责任。这些人应该在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当地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并取得人民的信任。”{81}笔者查阅大量俄国档案后形成的看法与俄罗斯著名朝鲜问题专家兰科夫(Andrei Lankov)的看法一样,即在大多数情况下,苏联官员面对前来反映情况或诉苦的苏籍朝鲜干部,只会作为被动的听众,尽量避免发表意见或提出建议,特别是绝对不在那些政治敏感的问题上表明态度{82}。究其原因,固然与使馆官员的谨慎处事原则有关,但主要问题恐怕还在于苏联既定的政策、方针。

值得注意的是,与苏朝关系相比,中朝关系的状况很不相同。目前可以看到的档案文献表明,朝鲜领导人与苏联使馆联系密切,经常汇报工作和听取意见,但却很少造访中国使馆。苏联使馆对朝鲜问题虽然采取不干预的方针,但对基本情况都了如指掌,且有自己的看法,而中国使馆却显得漠不关心,而且毫不知情。据苏联外交部的观察,中朝关系有些“不正常现象”。如“志愿军司令部坐落在离平壤几十公里的地方,居住条件很差,朝鲜领导同志也极少去那里”;在平壤的战争展览馆,十二个战绩展厅中只留一个给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而在其余的所有展厅中,朝鲜人民军的作战行动被解释成与中国人民志愿军无关;“金日成打算逐步解除在中国呆过的领导工作者在党和政府中的职务”等{83}。

在中国外交部的档案中,完全看不到使馆官员与朝鲜干部谈论朝鲜内部事务的记录。当然,也有可能这方面的文件尚未解密。不过,即使有也不会很多。据中国驻朝使馆的例行报告,自朝鲜战争结束以后,朝鲜党政军各机构纷纷来使馆联系的情况已经没有了。在一般外交礼仪上,中国官员享受的待遇与苏联相同,“比较特殊”,但就双方接触而言,都是正常的经济和文化交流业务,“朝方大的、急迫的要求不多”。以至于使馆在制订1956年的交际工作计划时特别提到,要“争取多认识〔内阁〕相以上的干部”{84}。从中国方面来说,对朝鲜的内部事务似乎也没有放在心上。例如,接近两年的时间中国驻朝使馆竟没有派驻大使:倪志亮1952年3月离任,直到1955年1月中国政府才任命潘自力为新大使{85}。中国使馆官员办事死板保守,工作欠缺主动性,调研工作“有名无实”,对朝鲜的整个情况缺乏了解,不能满足国内的“基本需要”,有些大事使馆人员甚至是看了《人民日报》才知道{86}。这里的问题当然不在于中国使馆工作人员缺少外交经验,遇事退避三舍,恐怕还是中国政府出于不干预朝鲜内政的基本立场而表现出来的冷淡。苏联副外长库尔久科夫(И. Ф. Курдюков)注意到,在朝鲜驻华使馆举行的招待会上,周恩来“几乎没有同朝鲜代表交谈过”。他认为,“中国同志对朝鲜人的行为很不满(尽管没有公开表达过),但他们对朝鲜人表现得很克制。”{87}苏联人的观察很准确,实际情况就是这样。

总之,朝鲜战争结束以来,对于朝鲜的内部事务,苏联不干预,中国不关心,这是金日成能够在短短几年内逐个击败政治对手,扫除党内各派势力,将党政军大权揽于一身的外部因素。通过把南方派打成反党叛国间谍集团,撤销延安派主要干部的领导职务,开展对苏联派的大批判运动,到1956年初,金日成已经基本做到大权独揽。而在全党提出确立“主体”思想,使金日成抢占了意识形态制高点,由此不仅掌握了击败政治对手的思想工具,而且也为日后建立自己的思想和路线体系打下了理论基础。然而,金并非从此就踏上了政治坦途。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召开以后,在他通向权力顶峰的道路上又出现了新的波折。

注释

1 Dae-sook Suh, Kim Il Sung, The North Korean Leader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8).

2 参见北韩年鉴刊行委员会编:《北韩总鉴(1945-1968)》(首尔:共产圈问题研究所,1968);康仁德编:《北韩全书》,上卷(首尔:极东问题研究所,1974);林隐:《金日成正传》(首尔:沃村文化社,1989);韩国日报社编:《关于金日成的证言–俞成哲、李相朝所揭示的北韩政权实体》(首尔:韩国日报社出版局,1991);《中央日报》特别采访团:《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秘录》,上、下卷(首尔:中央日报社,1992、1993);金学俊:《北韩五十年》(首尔:斗山东亚出版社,1995);李钟奭:《朝鲜劳动党研究》(首尔:历史批评出版社,1997);黄长烨:《我所看见的历史真理–黄长烨回忆录》(首尔:宇宙出版社,1999)。

3 参见Andrei Lankov, From Stalin to Kim Il Sung: The Formation of North Korea, 1945-1960 (London: Hurst & Company, 2002); Balázs Szalontai, Kim Il Sung in the Khrushchev Era: Soviet-DPRK Relations and the Roots of North Korean Despotism, 1953-1964 (Washington, DC: Woodrow Wilson Center Press;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下斗米伸夫:《莫斯科与金日成–冷战中的北朝鲜(1945-1961)》(东京:岩波书店,2006),此书有俄文译本。

4 中国著名的中朝关系史专家杨昭全在香港出版的三卷本《金日成传》(香港:香港亚洲出版社,2010)大概是该领域唯一一本中文著作,其中使用了大量中文档案文献。但遗憾的是关于1950年代这段历史的叙述,运用的史料既不充分,也不规范。

5 由于篇幅限制,〈金日成走上权力顶峰〉按时间顺序分为五个专题:“在党内排除异己”;“八月事件”;“应对中苏共同干预”;“毛泽东转变对朝方针”;“志愿军撤离北朝鲜”。五篇文章陆续在《二十一世纪》双月刊(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上发表。

6 关于朝鲜劳动党组建及苏联移交权力的详细过程,参见沈志华:〈苏联与北朝鲜政权的建构(1945-1949)〉,《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2015年第3期,页22-32。

7 关于朝鲜劳动党内各派的由来,参见沈志华:〈试论八十八旅与中苏朝三角关系–抗日战争期间国际反法西斯联盟一瞥〉,《近代史研究》,2015年第4期,页4-16;〈苏联与北朝鲜政权的建构(1945-1949)〉,页22-32。不过,这里需要声明,劳动党内这些派别的划分和称呼,都是研究者的习惯用语,笔者借用这些称呼只是为了行文方便。实际上,如果从是否有组织活动的角度看,除了南方派以外,所谓“延安派”、“苏联派”都称不上是一个“派别”,他们基本上都是个人行为,与原来朝鲜共产党内各派开展有组织活动的情况完全不同,与南方派的组成也有很大差别。延安派虽以1956年“八月事件”而为人熟知,但其实参与者并非都是来自中国的朝鲜干部。

8 什特科夫(Т. Ф. Штыков)致斯大林(Й. В. Сталин)电,1949年10月4日,俄罗斯联邦总统档案馆(АПРФ),ф.43, оп.1, д.346, л.59。

9 什特科夫致葛罗米柯(А. А. Громыко)电,1950年9月21日,俄罗斯联邦国防部中央档案馆(ЦАМОРФ),ф.5, оп.918795, д.125, л.86-88。

10 金日成:〈在平壤市庆祝八.一五解放六周年大会上的报告〉(1951年8月14日),载《金日成著作集》,第六卷(平壤:外国文出版社,1981),页376-80。

11、13 金学俊著,张英译:《朝鲜五十七年史》(2005),未刊,页214-15;216。

12 参见沈志华:〈试论朝鲜战争期间的中朝同盟关系〉,《历史教学问题》,2012年第1期,页4-16。

14 金日成:〈党在组织上和思想上的巩固是我们胜利的基础〉(1952年12月15日),载《金日成著作集》,第七卷(平壤:外国文出版社,1981),页358-61。后来出版的《朝鲜劳动党简史》证明,这些话就是针对朴宪永讲的。参见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党史研究所编:《朝鲜劳动党简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页359。

15 《北韩全书》,上卷,页259。

16 Dae-sook Suh, Kim Il Sung, 130-34.

17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二局编:《朝鲜劳动党历届中央全会概况》(1981),未刊,页12-14。

18、42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编:《朝鲜革命资料》,第二辑(1951),未刊,页46-48。

19、24 毛泽东接见苏共中央代表团谈话记录,1956年9月18日,未刊。

20 Dae-sook Suh, Kim Il Sung, 134-36. 关于审判朴宪永的详细经过和文件,参见金南植、沈之渊编著:《朴宪永路线批判》(首尔:图书世界出版社,1986),页459-535。

21 Dae-sook Suh, Kim Il Sung, 128-30;金学俊:《朝鲜五十七年史》,页216-21。

22、39 彼得罗夫(А. М. Петров)给莫洛托夫(В. М. Молотов)的报告,1956年3月17日,俄罗斯联邦对外政策档案馆(АВПРФ),ф.5446, оп.98, д.721, л.203-204。

23 参见沈志华:〈苏联与北朝鲜政权的建构(1945-1949)〉,页22-32。

25 参见沈志华:〈同命相连:朝鲜共产党人融入中共的历史过程(1919-1936)〉,《社会科学战线》,2015年第2期,页68-85。

26 金日成:〈目前形势和当前任务〉(1950年12月21日),载《金日成著作集》,第六卷,页169-71;《朝鲜革命资料》,第二辑,页46-48。在中文版著作集中,点名批评武亭的内容被删除了。这部分内容可以在早期出版的朝文本中看到。参见金日成:〈目前形势和当前任务〉(1950年12月21日),载《金日成选集》,第三卷(平壤:朝鲜劳动党出版社,1954),页139-40。

27 《朝鲜革命资料》,第二辑,页46-48;Dae-sook Suh, Kim Il Sung, 122-23;金学俊:《朝鲜五十七年史》,页201。

28 《中央日报》特别采访团:《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秘录》,上卷,页147;《金日成回忆录:与世纪同行》,第八册(平壤:外文出版社,1998),页353;笔者采访金忠植记录,太原,2010年2月17日。金忠植1956年8月逃亡中国前任劳动党平壤市组织部部长。

29 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后,金日成规定朝鲜干部不得私下与中国人接触。因为朴一禹经常向志愿军通报情况,徐辉与负责停战谈判的中国外交部副部长李克农过从甚密,金日成曾大发雷霆。笔者采访柴成文记录,北京,2000年9月12日;笔者采访金忠植记录。

30 笔者采访金忠植记录;Син Се Ра Политическая борьба в руководстве КНДР в 1953-1956 гг.: причины и динамика// Проблемы Дальнего Востока, No.3, 2009, c.124;徐龙男:〈延边籍朝鲜人民军退伍军人采访录〉,《冷战国际史研究》,第七辑(2008年冬季号),页268;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抗美援朝战争史》,第三卷(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0),页269。

31 金学俊:《朝鲜五十七年史》,页213;李钟奭:《北韩-中国关系(1945-2000)》(首尔:图书出版中心,2000),页200。

32 彼得罗夫与朴.伊拉里翁.德米特里耶维奇(Пак Илларион Дмитриевич,苏籍朝鲜人,朴是姓氏)谈话纪要,1955年3月31日,俄罗斯国家当代史档案馆(РГАНИ,以下简称当代史档案馆),ф.5, оп.28, д.314, л.192。

33 金日成:〈党在组织上和思想上的巩固是我们胜利的基础〉,页355-56。后来金日成点名批判朴一禹,使用的就是“个人英雄主义”这一类词。参见金日成:〈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现阶段党和国家工作中的几个问题〉(1955年4月4日),载《金日成著作集》,第九卷(平壤:外国文出版社,1982),页251-53。

34 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抗美援朝战争史》,第三卷,页394。

35 笔者采访金忠植记录。后来朴一禹的罪名之一就是“里通外国”。

36 金日成:〈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现阶段党和国家工作中的几个问题〉,页247-54;彼得罗夫与朴.伊拉里翁.德米特里耶维奇谈话纪要,1955年4月5日,当代史档案馆,ф.5, оп.28, д.314, л.197。

37 彼得罗夫、比亚科夫(И. С. Бяков)与宋晋发谈话纪要,1955年4月6日,当代史档案馆,ф.5, оп.28, д.314, л.202-203;笔者采访金忠植记录;Andrei Lankov, Crisis in North Korea: The Failure of De-Stalinization, 1956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4), 35-36。

38 朝鲜劳动党十二月中央全会关于朴一禹反党活动的决议,1955年12月3日,俄罗斯联邦对外政策档案馆,ф.5446, оп.98, д.721, л.205-10;金日成在朝鲜劳动党十二月全会的讲话,1955年12月3日,当代史档案馆,ф.5, оп.28, д.411, л.22-42。

40 参见伊万诺夫(В. И. Иванов)日记,1956年5月18日,当代史档案馆,ф.5, оп.28, д.410, л.173-75。

41 《北韩总鉴(1945-1968)》,页173-74。

43 金日成:〈关于党组织在组织工作中的几个缺点〉(1951年11月1日),载《金日成著作集》,第六卷,页415-21;金学俊:《朝鲜五十七年史》,页212-13;李钟奭:《北韩-中国关系(1945-2000)》,页200;《北韩总鉴(1945-1968)》,页173-74;Dae-sook Suh, Kim Il Sung, 124-25。

44 《朝鲜劳动党历届中央全会概况》,页12-14。关于许嘉谊的死因,目前还有很大争论。事实上,许多人相信许嘉谊是被暗杀的。参见Andrei Lankov, Crisis in North Korea, 17;李钟奭:《北韩-中国关系(1945-2000)》,页200;金学俊:《朝鲜五十七年史》,页213。但笔者以为,许嘉谊既已失势,又无组织活动,从逻辑上讲似乎没有必要再组织对他的暗杀。

45 Ланьков А. Н. Возникновение и деятельность “советской группировки”//Восmок, 2003, No.1, c.112.

46 《朝鲜劳动党历届中央全会概况》,页12-16;〈朝鲜劳动党中央三月全会 通过关于组织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1954年3月27日,第4版。

47 参见沈志华:〈苏共二十大、非斯大林化及其对中苏关系的影响–根据俄国最近披露的档案文献〉,《国际冷战史研究》,第一辑(2004年冬季号),页28-70。

48 彼得罗夫、比亚科夫与宋晋发谈话纪要,1955年4月6日,当代史档案馆,ф.5, оп.28, д.314, л.200-207;菲拉托夫(С. Н. Филатов)与朴昌玉谈话纪要,1956年3月12日,当代史档案馆,ф.5, оп.28, д.410, л.73-85;伊万诺夫日记,1955年12月7日,当代史档案馆,ф.5, оп.28, д.412, л.6-20;菲拉托夫与朴永彬谈话纪要,1956年2月25日,当代史档案馆,ф.5, оп.28, д.412, л.75-83。

49 伊万诺夫日记,1955年12月29日,当代史档案馆,ф.5, оп.28, д.412, л.102-103;菲拉托夫与朴永彬谈话纪要,1956年2月25日。

50 鲁缅采夫(С. Румянцев)关于朝鲜劳动党情况的报告,1956年4月5日,当代史档案馆,ф.5, оп.28, д.410, л.57-67;菲拉托夫与朴永彬谈话纪要,1956年2月25日;伊万诺夫日记,1956年1月25日,当代史档案馆,ф.5, оп.28, д.412, л.122-26。

51 菲拉托夫与朴昌玉谈话纪要,1956年3月12日。

52 菲拉托夫与朴永彬谈话纪要,1956年2月25日;Син Се Ра Политическая борьба в руководстве КНДР в 1953-1956 гг., c.125-28。

53 “运动”这一说法,参见鲁缅采夫关于朝鲜劳动党情况的报告,1956年4月5日。

54 金日成在朝鲜劳动党十二月全会的讲话,1955年12月3日;萨姆索诺夫(Г. Е. Самсонов)关于朝鲜劳动党中央十二月全会的报告,1956年1月4日,当代史档案馆,ф.5, оп.28, д.411, л.14-19;《朝鲜劳动党历届中央全会概况》,页18-19;伊万诺夫日记,1955年12月4日,当代史档案馆,ф.5, оп.28, д.412, л.3-6。

55 伊万诺夫日记,1955年12月20、22日,当代史档案馆,ф.5, оп.28, д.412, л.94-99。

56 伊万诺夫日记,1955年12月29日;菲拉托夫与朴昌玉谈话纪要,1956年3月12日;菲拉托夫与朴永彬谈话纪要,1956年2月25日;萨姆索诺夫关于朝鲜劳动党中央十二月全会的报告,1956年1月4日,当代史档案馆,ф.5, оп.28, д.411, л.18-19。

57 菲拉托夫与朴永彬谈话纪要,1956年2月25日;菲拉托夫与金承化谈话纪要,1956年3月5日,当代史档案馆,ф.5, оп.28, д.412, л.128-32;菲拉托夫与朴昌玉谈话纪要,1956年3月12日。

58 比亚科夫与郑律谈话纪要,1956年4月5日,当代史档案馆,ф.5, оп.28, д.410, л.126-28。

59 《劳动新闻》,1952年4月15日特刊。参见冰蔚等译:《金日成将军传略》(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52)。中译本注明译自1952年4月10日《劳动新闻》特刊,有误。实际上,1952年4月10日《劳动新闻》只是发表了有关刊出《传略》的消息,而全文是在4月15日作为特刊发表的。

60 详见中国外交部档案馆,117-00312-01、117-00312-03、117-00312-04等卷宗。

61 金学俊:《朝鲜五十七年史》,页215-16;比亚科夫与郑律谈话纪要,1956年4月5日。

62 鲁缅采夫关于朝鲜劳动党情况的报告,1956年4月5日;萨姆索诺夫与奇石福谈话纪要,1956年5月31日,当代史档案馆,ф.5, оп.28, д.410, л.199-223。

63 李相朝给朝鲜劳动党中央的信,1956年10月5日,当代史档案馆,ф.5, оп.28, д.410, л.233-95;鲁缅采夫关于朝鲜劳动党情况的报告,1956年4月5日。

64 由于该文的副标题是“对党的宣传鼓动工作人员的讲话”,很多研究者认为这是在一次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如Син Се Ра Политическая борьба в руководстве КНДР в 1953-1956 гг., c.128-29)。但是仔细查阅原文,金日成讲到他的听众都参加了“昨天的会议”,而朴昌玉对苏联使馆说,中央全会扩大会议在27至29日召开,参加者超过四百人(菲拉托夫与朴昌玉谈话纪要,1956年3月12日)。由此可以判断,这个讲话就是在这次会议上发表的。

65、82 Andrei Lankov, Crisis in North Korea, 40-41; 20-21.

66 〈在朝鲜劳动党第四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扩大全会上 金日成同志作关于苏共二十二大的报告〉,《人民日报》,1961年12月1日,第3版。

67 参见〈朝《劳动新闻》纪念劳动党二届五中全会十周年〉,《人民日报》,1963年1月3日,第4版。黄长烨回忆了他在1961年与金日成讨论“主体”思想的经过。参见黄长烨:《我所看见的历史真理》,页133-40。

68 参见沈志华:《斯大林与铁托–苏南冲突的起因及其结果》(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Волокитина Т.В. и др. Москва и Восточная Европа, Становление политических режимов советского типа (1949-1953): Очерки истории, Москва: РОССПЭН, 2002, c.248-300;刘少奇:〈论国际主义与民族主义〉,《东北日报》,1948年11月8日,第1版。

69 沈志华:〈一九五六年十月危机:中国的角色和影响–“波匈事件与中国”研究之一〉,《历史研究》,2005年第2期,页119-43。

70 详见卡德尔(Edvard Kardelj)著,李代军等译:《卡德尔回忆录(1944-1957)》(北京:新华出版社,1981),页160-62;伍修权:《回忆与怀念》(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页297。

71、72 金日成:〈关于在思想工作中克服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确立主体〉(1955年12月28日),载《金日成著作集》,第九卷,页397-407;407-408。

73、76 菲拉托夫与朴义琓谈话纪要,1956年1月24日,当代史档案馆,ф.5, оп.28, д.412, л.66-69。

74 苏联外交部情报委员会的一份报告指出,到1956年初,共有196名苏籍朝鲜人在朝鲜党和国家的领导岗位工作。参见鲁缅采夫关于朝鲜劳动党情况的报告,1956年4月5日。

75 菲拉托夫与朴义琓谈话纪要,1956年1月24日、2月21日,当代史档案馆,ф.5, оп.28, д.412, л.66-77;菲拉托夫与金承化谈话纪要,1956年3月5日。

77、81 维诺格拉多夫(И. Виноградов)和谢尔巴科夫(Л. А. Шербаков)给苏共中央的报告,1956年2月2日,当代史档案馆,ф.5, оп.28, д.412, л.63-65。

78 伊万诺夫日记,1956年1月13日,当代史档案馆,ф.5, оп.28, д.412, л.109-16。

79 截至1956年4月,向苏联使馆提出申请退出苏联国籍的共有96人(外加其家属95人),表示希望拥有双重国籍的有27人。参见伊万诺夫日记,1956年4月10日,当代史档案馆,ф.5, оп.28, д.410, л.117-18。

80 萨姆索诺夫关于朝鲜劳动党中央十二月全会的报告,1956年1月4日,当代史档案馆,ф.5, оп.28, д.411, л.14-21;鲁缅采夫关于朝鲜劳动党情况的报告,1956年4月5日。

83 库尔久科夫(И. Ф. Курдюков)致波诺马廖夫(Б. Н. Пономарев)函,1955年4月7日,当代史档案馆,ф.5, оп.28, д.314, л.48-50;另参见伊万诺夫日记,1956年1月27至29日,当代史档案馆,ф.5, оп.28, д.412, л.126-27。关于战争纪念馆的说法是真实的,笔者2006年到平壤参观时专门去看过,情况依然如此。

84 驻朝使馆1954年工作总结,1955年1月,中国外交部档案馆,118-00524-05,页62-68;驻朝使馆1956年交际工作计划,1956年3月21日,中国外交部档案馆,117-00479-03,页10-12。

85 韩念龙主编:《当代中国外交》(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页497。

86 驻朝使馆1954年工作总结,页62-68;驻朝使馆1954年交际工作总结,1955年3月23日,中国外交部档案馆,117-00372-01,页3-5。

87 库尔久科夫致波诺马廖夫函,1955年4月7日。



金日成走上权力顶峰第二篇,原题《八月事件》

$
0
0

朝鲜劳动党八月全会:东方的“匈牙利事件”

军事 alvin 6个月前 (08-25) 1298℃ 0评论
1956年发生的朝鲜劳动党“八月事件”长期不为人知,究其原因,一则当时危机很快就平息下来,没有造成重大影响,二则事后各方都对此缄默不语,很少对外人谈起,三则有关的档案文献一直秘密封存,研究者很难了解实情。实际上,这次事件在朝鲜劳动党历史和中朝关系史中都是一件大事,甚至在国际共运史上也是值得书写一笔的。苏共二十大的召开,特别是赫鲁晓夫推动的非斯大林化运动,引发了50年代中期社会主义阵营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一场大动荡,随后发生的1956年波兹南事件、匈牙利事件,1957年中国的反右运动和苏联的反党集团事件,都对所在国的社会发展道路及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关系产生了极大影响。同期在朝鲜发生的“八月事件”,就其对国内的震动特别是中朝关系的影响而言,丝毫不亚于上述历史事件,而且从当时的情况看,很有可能演变成一次东方的“匈牙利事件”。

1 非斯大林化与劳动党三大

苏共二十大因推出非斯大林化而闻名世界。赫鲁晓夫首先在政治报告中提出要重建和加强 “列宁主义的集体领导原则”,并严厉“谴责个人崇拜”,继而召开秘密会议,亲自做《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长篇讲演。二十大为共产党国家提供了一种改弦易辙的可能性,一个摆脱斯大林模式束缚的历史机会。然而,赫鲁晓夫的惊人之举却在共产党世界引发了一场大地震。

对于金日成来讲,苏共二十大的冲击波是灾难性的。批判个人崇拜的消息不胫而走,而且与一些朝鲜党内干部及社会上知识分子的“思想火花”产生了碰撞,大家开始进一步思考朝鲜自己的问题。 金日成既没有斯大林数十年领导革命的资历,更没有斯大林那样万众追随的威望,赫鲁晓夫在苏联发起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批判,简直就像是在朝鲜抛出了一篇声讨金日成的檄文。这不仅仅是因为斯大林成就了金日成,也不仅仅是因为金日成把“斯大林万岁”的口号喊得最响,最重要的是,几年来,金日成完全是效仿斯大林的做法,在朝鲜大树个人权威,标榜自己,在党内大开杀戒,排除异己。党内南方派、延安派和莫斯科派主要干部相继遭到清洗。 他的确得罪了很多人,在劳动党干部中积怨甚深。现在莫斯科号令批判个人崇拜,岂能不让金日成感到万分紧张。

其实,早在1955年针对苏联籍朝鲜干部开展批判的时候,金日成就担心受到莫斯科的干预,对苏联人避而远之。可能是出于一种不好的预感,他甚至在政治委员会上否定了朴正爱的建议,以访问东德为由拒绝率代表团出席苏共二十大。 而后来出席苏共二十大的苏联卫星国党的代表团,除了朝鲜劳动党,都是由第一把手率领的。 金日成已经意识到他与莫斯科之间有了一定距离。

苏共二十大召开的时候,金日成在平壤如坐针毡。除了秘密报告,在大会的公开报告中,赫鲁晓夫和米高扬谈到了个人崇拜问题,米高扬甚至点名批评斯大林的著作。

为了统一全党的思想,劳动党中央向党内所有机构和组织下发一封秘密信件,专门讲述有关赫鲁晓夫秘密报告的一些问题,其基调是“苏共二十大所揭露的苏共本身所具有的那些错误在朝鲜劳动党的活动中并不占有任何地位”。信中多次强调,集体领导原则是朝鲜劳动党在自身活动中所坚守的最高原则,朝鲜劳动党中央从来也没有放弃过这一原则。关于苏联出现过的个人崇拜现象,在朝鲜只是与朴宪永有关。至于党的思想工作中的缺陷,就是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信中特别激烈地抨击了一些人迷信外国的奴性思想。

金日成还在一次内阁会议上发表了2个小时的激情讲演,严厉指责文化部门在宣传中忽视了朝鲜的民族特点,电影里一味反映的都是苏联和其他外国的东西。金日成还谴责一些人怀疑党的政策的正确性,胡说人民生活水平低下,闭眼不看朝鲜取得的巨大成就,而这些成就是“社会主义阵营许多其他国家无法取得的”。 在此期间,朝鲜党和政府想方设法封闭来自苏联的消息,消除苏联的影响,以避免非斯大林化的“瘟疫”传播。根据中央的指示,撤销了郡级朝苏文化协会及其印刷厂;从各剧院的演出节目中取消了苏联艺术家的表演;苏联的朝鲜语广播节目从每天4次减少到2次;关闭以俄语专业为主的外语学院,将学生转入金日成大学;所有大学缩减俄语授课的时间,而4-5年级学生的俄语课程则全部停止。

金日成甚至想到了对朴宪永执行死刑的问题。朝鲜曾两次向苏联国家安全总顾问了解苏联对执行朴宪永死刑问题的看法,大概是苏方的答复不明确或朝鲜人不满意,4月19日,金日成亲自到苏联使馆向伊万诺夫大使询问。伊万诺夫解释说,苏联检察机关认为,不应该执行对朴宪永的死刑。理由是,朴宪永在政治上已经失败,对他的宣判也过去了很长时间,现在突然执行死刑,可能会引起国内外的不良反应。金日成听后,“显得不安和恼怒起来”。他态度强硬地说,就目前的局势来说,应该执行对朴宪永的死刑。苏联检察机关并没有介入朴宪永案件的审理,有人去问苏联顾问的意见,那只是个人行为。对朴宪永的审判没有任何不妥,朝鲜人民一致赞成执行判决。如果苏联检察机关有不同意见,朝鲜劳动党中央政治委员会将再行讨论这个问题。 这件事情的结果尚无史料说明,但金日成这样提出问题,很可能是担心在社会和党内思想如此动荡的情况下,朴宪永会死灰复燃。当然,要想稳定局面,最重要的还是尽快召开全国代表大会,不仅解决思想问题,还要解决组织问题。

1956年4月23日,朝鲜劳动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金日成在大会上所作的中央工作总结报告洋洋万言,基调如同以前的党内文件,还是对成就重装浓墨,对缺点轻描淡写,党的工作原则是集体领导,个人崇拜问题只发生在朴宪永身上,今后思想战线的主要任务是批判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等等。 除了金枓奉的发言,所有报告人基本上都是“自吹自擂”,“报喜不报忧”。 整个大会沉浸在一片歌功颂德声中,正如苏共中央代表团团长勃列日涅夫在给莫斯科的报告中所说,会议的大部分发言都是夸夸其谈,内容空洞,完全是华丽辞藻的堆砌。刚刚进入中央政治委员会的崔庸健和朴金喆在发言中高度评价劳动党,明显地暗示其成就高于苏联共产党,还说朝共中央不仅没有忽视集体领导的原则,而是相反,“成功地发挥了集体领导的作用”。教育相韩雪野的发言则“流露出民族主义腔调和对金日成个人崇拜的无限吹捧”。 做到这一点很容易,因为会前已有充分准备。金日成本人及其支持者在多次会议和谈话中给大会发言定了调子,统一口径,对有不同意见的干部则施加压力,进行威胁。大会代表的所有发言稿,事先都必须经过中组部和中宣部的详细审查,并不经作者同意进行任意修改。大会期间,驻苏大使李相朝曾两次给大会主席团递条子,建议讨论劳动党内部的个人崇拜问题。中央副委员长金昌满便找其谈话,指责他在政治上太不成熟,崔庸健等人还以撤销职务相威胁。在政治上颇感失意的朴昌玉准备在大会上发言,检讨自己的错误,但遭到拒绝,理由是不能在兄弟党面前显示劳动党内部的分歧。 建设相金承化的发言稿也因审查没有通过而退还本人。 大会期间,朝鲜报刊,首先是《劳动新闻》,对于转载《真理报》和《人民日报》批评斯大林个人崇拜的编辑部文章实行了严格限制。

代表大会及随后召开的中央全会选举了朝鲜劳动党新的中央机构和领导人:委员长金日成,副委员长崔庸健、朴正爱、朴金喆、郑一龙、金昌满,常务委员会(原政治委员会)委员11人,即金日成、金枓奉、崔庸健、朴正爱、金一、朴金喆、林海、崔昌益、郑一龙、金光侠、南日,候补委员4人,即金昌满、李钟玉、李孝淳、朴义琓。与1948年3月第二届中央最高领导机构相比,中央常务委员会已经完全是金日成的“家天下”了。11名常委中5人来自游击队派,其余人员中朴正爱和南日早已加入金日成派系,郑一龙也有类似的名声。只有延安派的金枓奉和崔昌益在政治上比较独立。候补常委中,李孝淳属游击队派,李钟玉是新提拔的技术官僚,金昌满虽来自中国,却是早已得到金日成吹鼓手的恶名,只有苏籍朝鲜人朴义琓是中立人物。新中央委员会的人数变化不大,只增加了4名,共71人,但显示了权力转移的人员结构却发生了重大变化。原中央委员会中游击队派8人,除去世的金策和姜健外,全部保留,又新增加了5人(崔庸健、崔贤、李孝淳、俞京洙、李英镐),共11人。原中央委员会里苏籍朝鲜干部14人,只保留了4人(朴昌玉、方学世、金承化和韩一武),也新增5人(南日、崔宗学、许彬、朴义琓和金斗三),共9人。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方学世和南日已成为金日成的心腹。中央委员会中延安派干部的人数变化不大,从原来的17人增加到18人,但替换率也很高,约50%。武亭、朴一禹、金雄、朴孝三等老干部都被逐出中央委员会,而新补的中央委员,除了徐辉、尹公钦外,大多是1945年以后才提升上来的新干部。在其余的33名中央委员中,只有朴正爱、韩雪野和吴琪燮属国内派老干部(前二人早已归顺金日成),还有7人具有南方背景,剩下的都是无名之辈或纯粹的新人。 总体看来,虽然表面上在中央委员会里党内原来各派干部都有一定的比例,但实际上情况已远非昔日可比。一则很多人是因为投靠了金日成其职位才得以保留或升迁的,二则大批得到提拔的新干部无论其出身何处,都是在金日成的光环下成长起来的。

南日

金日成的心腹南日将军

这个结果金日成当然非常满意。大会结束以后,金日成突然改变了态度,开始安抚苏籍朝鲜干部。金日成亲自或委托朴正爱等人找他们谈话,征求意见,并表示要改变对苏籍朝鲜干部的错误做法;与此同时,在安排内阁各省领导干部的考虑中,有意把一些位置留给来自苏联的干部。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稳定人心,让他们安心工作。因为金日成了解到,劳动党三大以后,包括内阁相和副相在内的很多苏籍朝鲜干部感到压抑,心情抑郁,无法开展工作,并纷纷要求回到苏联,加入了朝鲜国籍的人也颇为后悔。 另一方面,更重要是,金日成希望以此向莫斯科传递一个表示友好的信息,以平息苏联的不满情绪。因为金日成下一个目标就是转向经济建设,开始着手实行三大提出的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而要开始这项工作,首先就需要苏联提供巨大的经济技术援助。实际上,在大会结束的第二天,金日成就率领主要领导成员拜访勃列日涅夫,并进行了长达5个小时的会谈。会谈中,金日成明确表示朝鲜劳动党和政府打算再次请求苏联在经济建设中给予援助。 访问苏联和其他欧洲民主国家的时间就定在今年的6-7月。 此时,一心谋求经济援助的金日成可能忽略了一件事:党内的政治斗争其实尚未结束。

2 反对派发起党内政治斗争

在三大的总结报告中,金日成充满信心地宣布,恢复和发展战后国民经济“三年计划的全部任务一定会提前或超额完成”,并提出了“更加辉煌”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57-1961):与1956年相比,到计划末年的工业产量增长目标是,钢2-2.5倍,钢材2.5-3倍,煤炭0.7倍以上,布匹0.5-1倍,发电量达到85亿度,年度产量为化肥40万吨,水泥100-150万吨。 要实现这些宏伟的目标,朝鲜只能再次求助于社会主义同盟国家,而在金日成的心目中,正如他在一次中央全会上谈到的,朝鲜可能指望得到援助的国家只有3个,即苏联、民主德国和捷克斯洛伐克。 6月1日金日成率团出发后,内阁副相崔昌益向苏联大使表示,朝鲜政府代表团对访问苏联和其他人民民主国家“寄予厚望”,希望能给予朝鲜必要的援助。 但金日成此行必定要失望,因为他不了解,此时苏联和许多东欧国家都对朝鲜不满,也没有准备再像3年前那样积极提供帮助。

早在1955年初苏联驻朝使馆就注意到,在朝鲜劳动党通过的关于党和国家现阶段基本任务的指导性文件中,没有按照莫斯科的意见致力于和平统一,而仍然把“解放南朝鲜人民”和“消灭南朝鲜亲美、亲日地主集团”作为实现祖国统一的途径。 在1956年3月朝鲜劳动党为三大准备的党章草案中,继续反映出这种倾向,以至苏联使馆不得不对此提出修改意见:删除原文中“美国的”和“亲美的”以及“从军事上加强革命民主的基础”等词语,以免“授人以柄”,“给人留下这样的印象,即朝鲜劳动党为自己所确定的任务是带有军事性质的”。

勃列日涅夫对金日成在三大的报告很不满意,他给苏共中央的报告指出:关于苏联和其他国家对朝鲜的经济援助,“报告中没有任何具体内容谈到这一点” 苏联大使伊万诺夫也认为,该报告的“严重缺点在于只字不提苏联、中国和社会主义阵营其他国家在战后恢复和发展朝鲜国民经济中给予的帮助,以及这些国家无偿援助朝鲜人民所支付的大量资金”。 保加利亚驻朝大使戈利格洛夫抱怨说,朝鲜人从来不说实话,并在很多重大问题上对兄弟国家外交使团“严格保密”。 至于民主德国,驻朝大使费舍尔在与苏联大使交谈时说,朝鲜代表团打算向民主德国提出提供贷款和日用商品的要求,他担心答应这些要求后,朝鲜人又会提出“令双方都不愉快的新问题”,况且他们自己现在还需要苏联的援助,再向朝鲜提供新的援助“是有一定难度的”。

金日成这次出国,行走国家多(苏联、东欧及蒙古共9国),出访时间长(6月1日至7月19日),但收效甚微。根据东德驻朝使馆的报告,朝鲜代表团此行得到的援助包括:苏联提供3亿卢布的无偿物资援助,并将到期债务延长2年偿还;民主德国提供轧钢机数台;罗马尼亚无偿提供价值2500万卢布的货物,外加60辆拖拉机和10辆卡车;捷克斯洛伐克只答应将到期贷款的偿还期延至1960年,并许诺尽快提供1954年已答应的5000万卢布的产品和设备;保加利亚同意追加3000万卢布的物质援助及其运费;匈牙利只保证750万卢布的无偿援助;阿尔巴尼亚咬牙答应无偿供给1万吨沥青;蒙古则援助8万头牛羊和5000吨谷物。 除了牛羊和沥青等实物没有计价,以上八国向朝鲜真正提供的新的无偿援助最多不超过4亿卢布,波兰没有提供任何援助。这与恢复及三年计划时期苏联和东欧国家向朝鲜提供22亿卢布的无偿援助相比,差距甚大,与五年计划的宏伟目标相比,更是杯水车薪。实际上,苏联此时考虑给予朝鲜的,不是经济上的援助,而是政治上的帮助。

关于苏联领导人在莫斯科与金日成会谈的详细情况,俄国的有关档案尚未解密。 不过,从一些间接材料看,可以确认此事的确存在。金日成乘火车这次出访,6月4日到达莫斯科,几天后去东欧数国,7月6日又返回苏联,直到12日离开莫斯科。在此期间,6月19日,苏联副外长库尔久科夫接见了李相朝大使,并向他转交了接待朝鲜代表团的计划草案。在会谈中李相朝提出,如果这次两国领导人会谈除经济问题外,还有党的和政治方面的内容,他建议应该让代表团中的劳动党党员都参与讨论,以便使更多的朝鲜领导人了解苏联的建议和意见,而这一点对帮助金日成改正错误十分重要。 此外,9月10日李相朝与苏共中央书记波诺马廖夫谈话时透露,苏共中央在7月曾与金日成、朴正爱、南日举行会谈。 9月18日米高扬在北京与毛泽东会谈时提到,金日成在莫斯科的时候,苏共中央领导人与他谈过一次话,苏共中央联络部也同他讨论了一些具体问题。波诺马廖夫插话说,金日成当时表示接受我们的意见和批评,将在今后工作中改正错误。 还有,1960年5月21日金日成访问北京时对毛泽东说,他在莫斯科的时候,赫鲁晓夫向他提出了3个问题:在朝鲜没有传达苏共二十大决议;党的书记和首相应该分开(担任);搞好与苏籍朝鲜干部的团结。 这些材料尽管零散、粗略,但由此可以做出判断,苏联领导人(很可能就是赫鲁晓夫本人)与金日成进行了会谈,并对他提出批评,而金日成表示接受苏共的意见,时间应在1956年7月上旬。这次会谈,特别是其内容的泄露,对于朝鲜党内政治斗争的重启,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金日成悻悻回国,却遇到了更麻烦的事情——党内反对派正在酝酿一场直接针对他的领导地位的风暴。金日成一定会想到党内有人对他不满,也可能会估计到有人在暗中反对他,但没有想到的是谁会站出来向他挑战。从1954年底到1956年初党内的斗争情况看,基本上针对的都是苏籍朝鲜干部,因为那时南方派已不复存在,延安派的实力人物也早已离开权力中心,而金枓奉只是一个不问世事的象征性代表,所以此时如果有人跳出来,应该是莫斯科派的干部,而苏共二十大的冲击波恰好就是他们的动力。 但金日成万万没有想到,最初出来活动的竟是原来延安派的干部,而且是他在打击苏籍朝鲜干部时利用过的人——崔昌益。

崔昌益是延安派的元老,1946年8月北朝鲜劳动党成立时就是政治委员会委员,1948年9月朝鲜政府成立又担任财政部长,后升任内阁副首相,在三大中央常委中排名第八。从崔昌益在党内地位稳中有升的情况看,应该是得到金日成赏识的,特别是他又在批判苏籍朝鲜干部的运动中为金日成立下汗马功劳。 金日成与崔昌益的矛盾起于何时,现在看不到史料,俄国档案中唯一的记载是,三大开过以后,在5月29日的中央常委会议上,金日成对崔昌益有一番评议,使他感到遭受了侮辱。崔昌益对朴义琓倾诉说,他无论如何不能忍受现在的处境,与其在党内拥有一定地位,但内心深处却感到自己是不被需要的人,还不如去死。 根据现有的材料判断,很可能是金日成过河拆桥,因为去苏联访问前要做出对苏籍朝鲜干部的友好姿态,把崔昌益推出来当替罪羊。

金日成刚一离开平壤,6月5日,崔昌益就来到苏联使馆。在与伊万诺夫的谈话中,崔吞吞吐吐地表示,希望苏联领导人在与金日成会谈时能涉及党和政府领导的政治问题,因为关于朝鲜的集体领导制是否得到了充分发展,目前是有不同看法的。伊万诺夫看出崔昌益有话要说,约他6月8日再到自己住所见面。 6月7日崔昌益通过金承化告诉苏联大使,会谈期间不要有翻译在场,只有金承化可以参加。 在6月8日的单独会见中,崔昌益详细讲述了他对朝鲜党和国家领导层出现的不健康情况的看法:领导干部的选拔和任命存在着任人唯亲的路线和派别之争;党的领导者(显然是指金日成)不愿承担责任,把一切组织工作的过失都推给许嘉谊;对苏籍朝鲜干部许嘉谊、朴昌玉的批判和斗争是不公正的;现在中央常委会的干部大多是素质底下、经验不足、阿谀奉承之辈;党内不能正常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在党的会议上不能畅所欲言;朝鲜领导人从来不提苏联在解放朝鲜中的作用,以批判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作掩护取消苏联文化,等等。最后,崔昌益希望苏共中央和苏联政府能向金日成提出必要的建议。 这显然是一种试探。几乎所有朝鲜干部都知道,只有苏联的意见才能促使金日成改正错误,没有莫斯科的表态,所有对金日成的批评都无济于事。

由于不了解莫斯科的态度,反对派没有采取进一步行动,平壤依然平静如水。此时,莫斯科召伊万诺夫大使回国(很可能就是商议苏联领导人与金日成会晤的一事)。临走前,伊万诺夫于6月19日特意拜访了正在朝鲜主持工作的崔庸健,询问有何事情向朝鲜代表团转达。崔庸健回答,这段时间没有发生任何重大事情,一切都按照金日成出国前夕的指示在进行。 如果上述关于7月上旬苏联领导人会见并批评金日成的判断正确,那么接下来的合理推论就是,李相朝把这个消息传递给了在朝鲜境内的老战友,于是,反对派干部在7月中旬采取了进一步更为明确的政治行动。

根据一份十分重要但尚有争议的俄国解密档案,1956年7月14日,建筑材料局局长李弼奎来到苏联大使馆。李弼奎也是延安派老干部,他自我介绍说,16岁参加中国革命,回到朝鲜后在苏联民政府负责安全部门工作。1948-1950年在苏共中央下属党校学习,回国后曾任人民军副总参谋长、内务省第一副相。因同朴一禹关系密切,受其牵连,调离内务省,改任化学省副相,后贬为建材局长。因大使回国,彼得罗夫作为代办接待了李。在一个半小时的谈话中,李弼奎滔滔不绝,并直接把矛头对准金日成。他直言不讳地抨击了“无法容忍”的对金日成个人崇拜的种种现象,其结果就是党中央和内阁集结了一批专会给金日成拍马屁的龌龊小人,18名内阁相中有一半人存在历史阴影。李弼奎透露,现已有一批干部组织起来,认为有必要尽早对金日成及其亲信采取某些行动,目的是更换现在的党中央和政府领导层。行动的方式有两种,或者在党内开展尖锐而果断的批评和自我批评——估计金日成不会接受,或者强行改变政治格局——估计将会付出牺牲。目前这些干部正在进行准备。尽管回避了苏联代办关于这个组织都有哪些成员的问题,李弼奎还是谈到了他对一些干部的看法,从中大体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崔庸健——最近表现出对金日成的作为不满意;崔昌益——有丰富的革命经历,如果斗争开始,他会站在金日成的对立面;金枓奉——安于现状,但不会盲目追随金日成;朴昌玉——过去曾是金日成个人崇拜的始作俑者,现在想要弥补自己的过失;朴义琓——是个好人,在领导干部中享有威望。其他人如金一、朴正爱、朴金喆、金昌满、韩雪野,不是坏人,就是小人,或者根本不值一提。最后,李弼奎要求对谈话内容严格保密。

对于这个标记为7月20日的打印稿文件,兰科夫教授依据他所发现的该文件手写记录稿及彼得罗夫后来向伊万诺夫的汇报进行了仔细考证,并发现一些重要问题。首先是时间不对。手写稿形成的时间是7月14日,即谈话是在这一天进行的,但打印稿改为7月20日。其次是内容有出入。打印稿删去了手写记录中李弼奎抨击金日成的最严厉的词句,还删去了有关李相朝反对个人崇拜及其与李弼奎关系密切的内容,但添加了手写记录中没有的内容,即关于有一个反对派组织存在的内容。最后是彼得罗夫向大使汇报时又谈到了打印稿和手写记录中都没有记载的新内容,即李弼奎曾谈到,如果朝鲜领导层的更迭不能和平实现,他们将转入地下斗争,并会得到革命者和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支持。 笔者手里只有该文件的打印稿,没有看过另两件档案,但只要这两文件确实存在,兰科夫教授的考证应该是可信的。

根据上述文件可以作出如下判断:1、苏联领导人在莫斯科批评金日成的消息是李相朝传递给其在朝鲜的亲密战友的,这个消息对崔昌益、李弼奎乃至朴昌玉等反对派干部是一个极大的鼓舞(反对派很可能是此时开始相互联系的)。2、这些干部讨论了对金日成及其亲信展开政治斗争的问题,即首先按正常程序或常规做法开展批评和自我评判,否则考虑采取某种强硬的政治行动(应该是指在会议上强行提出批评),但无法认定他们是否已经建立了一个组织(可能性不大)。3、反对派的主要目标是更换朝鲜党和政府的领导层,甚至包括金日成本人,而理由就集中在个人崇拜问题上(这是金日成的软肋,也最能够打动苏联人)。4、反对派认为所采取的行动必须也很可能得到苏联的进一步支持,所以才再次到使馆汇报,为说服苏联人,谈话非常直率,但也有些夸大其词。5、此时考虑准备“采取行动”的反对派的核心人物,从谈话人的语气看,李弼奎本人应该是其中之一(彼得罗夫也是这样判断的),而金枓奉、崔昌益只是可依靠对象,崔庸健和朴昌玉则是可争取对象(对崔庸健的判断明显失误,其原因可能是落花有心,流水无意,也可能是有意夸大,以壮声势)。6、最后,关于彼得罗夫修改文件的原因,因未看到原件,还不好说。感觉应该是彼得罗夫的个人问题,或者如兰科夫猜测的,与苏联使馆内部矛盾有关。至于转入地下斗争并取得志愿军的支持,显然是一厢情愿的事情。

此外还有两点需要补充。笔者曾采访时任劳动党平壤市委组织部长的金忠植,金是在朝鲜国内成长起来的年轻干部,当时也参与了对金日成的批判,八月事件后逃到中国。他谈到了两个情况:第一,党内对金日成的不满情绪非常普遍,金日成出国后一些干部商议,准备在8月即将召开的中央全会上批判金日成,组织者是职业联盟委员长徐辉,他得到了崔庸健的支持和金枓奉的赞同。第二,6月28日波兰爆发的波兹南工人罢工的消息传到朝鲜后,产生了很大影响,平壤有几万对党的政策不满的工人也要组织罢工,并得到平壤市委副委员长洪淳宽的支持,5名市委常委中有4人同情工人。 由此判断,徐辉应该是反对派的主要组织者,这一点后来发生的事情可以证明。而据苏联大使报告,波兹南事件的确“进一步加强了对朝鲜劳动党领导人的不满情绪”。

就在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时候,金日成回国了。

3 金日成的反击与八月全会

关于金日成是何时及如何得知反对派正在策划“阴谋”的,有当事人回忆说,金日成在国外时就已经从崔庸健或苏联外交官那里得到了消息。 而金日成自己在回忆录里说,是回国后他的副官长李乙雪和南日向他报告的。 这里还有一个情况值得注意,回国途中,金日成7月13日离开莫斯科去蒙古,直到19日才返回朝鲜,就是说他在蒙古及回国途中整整耗费了6天。 如果这时金日成已经知道国内有人准备“篡党夺权”,很难想象他还会为几万头牛羊悠闲地与蒙古人谈判。俄国档案披露的情况也证实,金日成的确是在回国后才发现危机已经存在的,而南日就是向他通风报信并协助“灭火”的主要人物之一。

7月20日,金日成会见了朝鲜党和政府的其他领导人,除向他们通报了出访情况外,还专门谈到波兰事件。金日成指出,波兰危机的出现,就是因为领导人过于关注个人崇拜问题,而没有注意知识分子的“危险思潮”。 金日成显然是在提醒大家,事实证明,非斯大林化的结果就是政治的不稳定性,从而为自己的方针辩护。就在这一天,朝鲜政治不稳定的消息就传出来了。根据南日7月24日向彼得罗夫通报的情况,7月20日朴昌玉来到南日家中,开门见山地告诉他,崔昌益、金承化以及他本人等一批领导干部,打算在即将举行的中央全会上严厉批评金日成的领导方式、个人崇拜等错误。为了争取南日加盟,朴昌玉说,他们会取得多数领导干部的支持,甚至不排除崔庸健也会加入对金日成的批评。南日向苏联人表示,他个人认为这种做法不可取,会“导致不良后果”,在党员和人民中间“丑化金日成”,引起政治混乱。而金日成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正在采取措施改正。随后,南日表示,是否将此事告诉金日成,他感到很为难。彼得罗夫表态说,联合批评金日成这件事值得高度关注,朴昌玉采取的立场明显是不正确的,这样做可能会在国内外引起不良反应。彼得罗夫建议南日应劝说朴昌玉、金承化放弃这种做法。至于是否向金日成通报,彼得罗夫说,这是南日自己的事情,但又说,如果这样做,最好不要提到具体人名。南日立即表示同意,并自告奋勇将帮助金日成准备自我批评的发言。 由此可知,朴昌玉此时已经参与了反对派的活动,并承担了联络苏籍朝鲜干部的任务。另外,毫无疑问,金日成马上就得到了全部消息。

随后几天,反对派的活动紧锣密鼓地展开了。7月21日朴昌玉告诉苏联参赞费拉托夫,在下一次中央全会上,将对金日成进行集中批评。 7月23日,崔昌益拜访苏联使馆,也通知费拉托夫,“在未来的中央全体会议上金日成将会受到尖锐批评”。 与此同时,金承化告诉费拉托夫,他最近两次与金枓奉谈话,询问对在中央全会批评金日成一事的看法。金枓奉表示很高兴看到这样的行动,因为金日成不想改正自己的错误,但他认为很少会有人下决心反对金日成。 关于这些情况,后来逃亡中国的徐辉等人向中共中央报告说,金日成回国后不久,费拉托夫曾通过金承化与崔昌益、李弼奎、徐辉、尹公钦等人见面,表示同意他们的观点和做法,甚至说“为了消除朝鲜劳动党内的个人崇拜及党的工作中的严重缺点,必须要很好地组织斗争”,并把苏共中央主席团在莫斯科与金日成会谈的内容以及金日成已承认错误的情况透露给他们。徐辉等在报告中说,“我们很受鼓舞”,因为没有兄弟国家的支持,去批评大权在握的金日成只能导致牺牲,而有苏联的支持,就可以制止金日成的独裁。 然而,在兰科夫教授引用的上述费拉托夫的三次谈话纪要中,根本没有这些内容。尽管笔者没有看到这些文件的原文,但相信如果文件中提到如此重要的信息,兰科夫一定不会放过。从前面所引彼得罗夫与南日谈话中的表态来看,苏联外交官中即使有人同情反对派,也不可能如此直白地表露出来。徐辉等人这样说,很可能是在事后为自己采取的鲁莽行动寻找理由,以便给中共中央一个合理的解释。

在反对派积极活动的时候,金日成及其支持者也没有闲着,他们对即将到来的挑战进行了充分准备,并且按部就班地展开了行动。首先当然是取得莫斯科的支持。与反对派相比,金日成、南日等人与苏联使馆保持着更加频繁,也更直接的联系。除了外交场合的见面和会谈,应朝方的邀请或要求,彼得罗夫临时代办7月24日到外务省会见南日,7月26日与金日成进行会谈,7月28日拜会南日和朴正爱,8月1日与南日进行会谈。 尽管这些已通过电报送交莫斯科的“特别会谈记录”目前尚未解密,但可以肯定其内容与朝鲜政治有关。很快,苏共中央就有了答复。根据莫斯科的指示,彼得罗夫8月2日约见金日成,并向他通报了莫斯科来电的内容,其主要精神是“在批评朝鲜劳动党中央工作和政府活动的失误的过程中,金日成应当主动表现”。

7月30日,劳动党中央召开了一次干部会议,中央各部负责人及一些内阁成员出席。朴金喆和朴正爱分别在会上发言,内容大体相同。他们首先承认在朝鲜劳动党内确实存在着对金日成的个人崇拜的现象,党在干部任免工作中也犯了一些错误。但他们一致认为,对金日成的崇拜并不像苏联对斯大林的崇拜那样已经发展到危险地步,而且党目前正在采取措施准备纠正错误。所以,对于个人崇拜的问题没有必要进行全面讨论,领袖和党不会允许出现任何可能消弱党的力量的分裂行为。发言中还透露,实际上对于苏籍朝鲜干部的打击主要来自延安派干部;苏共领导人不会干预朝鲜劳动党的行动。 这两个明显是金日成授意发表的讲话,自然是为了安抚受到排挤的苏联派干部,以分化反对派的队伍,同时也告诫那些不安分的人不要轻举妄动,莫斯科不会支持他们。为此,8月1日的《劳动新闻》还发表了长篇社论,中心意思是个人崇拜应该批判,但必须在党的领导下有序地进行,以免被阶级敌人所利用。

为了控制局面,金日成还采取了两项措施,第一,要求正在苏联的内务相方学世迅速回国,采取措施防止可能发生的紧急状况;第二,推迟召开原计划8月2日举行的中央全会,以便做好更充分的准备。随后,金日成、金一、崔庸健和朴正爱分别找朴昌玉、崔昌益和金枓奉谈话,了解他们的意图。伊万诺夫大使返回平壤后,8月6-8日,金日成、南日和朴正爱相继要求会见,汇报情况。根据他们的报告,反对派的成员有金枓奉、崔昌益、徐辉、高峰起、李弼奎、尹公钦、金承化和朴昌玉,而将受到攻击的人有金日成、朴正爱、郑一龙、朴金喆和金昌满等。金日成等人在谈话中承认工作有错误,并愿意承担责任,金日成甚至对金枓奉说,为了党的利益,如果需要的话,他准备辞去领导职务。但是,金枓奉、崔昌益坚持要金日成罢免朴正爱、朴金喆、郑一龙、金昌满、郑准泽等人的领导职务。朴正爱还指出,所有对党的不满和指责都是崔昌益鼓动的,背后的活动也是他一手策划的。金枓奉与崔昌益的老朋友,朴昌玉也参与进来。苏籍朝鲜干部金承化则充当崔昌益与其他反对派成员内部之间的联系人,中央已决定调他去莫斯科学习。在谈话的最后,伊万诺夫根据8月2日莫斯科来电的指示精神,分别对金日成、南日和朴正爱发表了内容大致形态的看法:朝鲜劳动党目前最主要的任务是勇敢地、坚持原则地揭露党的领导层工作中的失误,主动地开展批评,正确地分析那些不满意见产生的客观原因,采取切实的措施在实际工作中逐步弥补不足,从而巩固党的领导地位。与此同时,对那些揭露问题、提出意见的干部不能进行压制,更不能采取党纪处分的手段,以免矛盾激化,使党陷入更加危险的境地。伊万诺夫在日记中写到:与金日成的会谈表明,他对朝鲜劳动党内部存在的不满情绪感到忧虑,并清楚地意识到这种不满情绪有着深刻的根源。“我认为,朝鲜朋友在全会开幕全面讨论前采取措施以取得中央常委会在这些问题上观点统一的做法是正确的,因为只有这样,此次全会才能够在更广泛和更健康的党的基础上讨论朝鲜劳动党领导层的所有失误,并采取措施制定出清晰、明确的清除这些错误的行动计划。” 这些文件说明,此时金日成已经取得苏联的支持,尽管督促他采取主动态度承认错误、改正错误,但莫斯科明显不希望看到朝鲜劳动党领导层出现不稳定的局面。

从4-5月对金日成抵制苏共二十大路线的极度不满,到8月初对劳动党稳定局势种种措施的明确支持,莫斯科的态度发生了很大转变。这种转变并不是因为对金日成的看法有了新的认识,而是受到了苏联及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因素的影响。4月5日,面对赫鲁晓夫秘密报告引发的冲击波,中共中央政治局发表了长篇理论文章《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既肯定了苏共二十大的历史功绩,特别是揭露个人崇拜问题的勇气,又明确主张对斯大林应该三七开,承认他还是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其目的就是替赫鲁晓夫“补台”,消除社会主义阵营思想混乱的局面。 苏共对此很重视,专门印发了20万册单行本,让党员干部学习。 6月28日,波兹南爆发群众游行和工人罢工,波兰政府采取了武力镇压的措施。事件虽然平息下去,但在社会主义各国引起很大反响,也令苏联领导人感到十分担忧。 6月30日,苏共中央做出《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决议》,强调在批判个人崇拜错误的同时,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和道路,基本接受了中共的理论观点。 7月12日,面对匈牙利因波兹南事件引发的党内危机和抗议活动,苏共中央主席团不得不决定逼迫匈牙利劳动人民党总书记拉科西“退休”,以平息党内外的“激昂情绪”。 在如此多事之秋,莫斯科自然不希望再看到社会主义的东方发生一次危机和动乱。金日成又一次受到命运之神的眷顾。

8月13日,伊万诺夫主动拜访金日成,向他介绍了刚收到的苏共中央来信的内容,主要是关于二十大决议讨论和执行的情况。金日成报告说,经过详细了解情况后发现,党内对领导层不满的只是个别人,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徐辉。在言谈中,金日成也流露出对金枓奉的不满。伊万诺夫注意到,金日成和南日对莫斯科来信中谴责苏共党内个别反党言论的内容颇感兴趣,金日成尤其感到满意的是信中的结论及相关内容,即“党内民主不应被用来作为工具以达到损害党、破坏和削弱党的纪律的目的,不应被用来传播对党的领导层及其机关和骨干不信任的情绪和言论”。 金日成立即在朝鲜党内传达了这些信息。 在这次会谈以后,朝鲜劳动党内的局势逐渐明朗了,金日成完全掌握了主动权,并充满了胜利的信心。

8月18日,金日成召集中央常委会,通报了苏共中央来信的内容,暗示苏联对批判个人崇拜的态度已有所改变。崔昌益的反应强烈,情绪有些激动,金枓奉发言比较克制,只是希望中央常委会召开特别会议讨论党内问题。听了南日的通报后,伊万诺夫建议他应深刻领会苏共中央建议的精神,端正对批评者的态度。劳动党中央应该主动把问题摆出来,揭露错误,开展批评,找到产生错误的原因,而不要本末倒置,把主要精力用来调查反对派的活动。

根据南日和朴义琓的报告,8月21-23日,劳动党中央常委会开会讨论党内状况问题。在金日成的开幕词后,崔昌益首先发言。崔昌益指出,在朝鲜劳动党内部存在着个人崇拜现象,缺乏集体领导和党内民主,干部选拔不是根据其业务素质和能力,而是对领导人是否忠诚。崔昌益建议解除朴金喆副委员长的职务,并根据目前所掌握的材料对郑一龙和金昌满进行审查。接着,朴金喆、金昌满、金一和林海发言,一致对崔昌益进行了严厉批判,他们都特别强调一点,即崔昌益的行为是直接反对金日成的,企图在国家领导层内部制造纷争和削弱党的力量。金枓奉的发言比较平和,但也认为朴金喆等人不能胜任所担负的指责,在党内有必要开展反对个人崇拜的斗争,实现真正的集体领导。对于朴金喆等人的发言,金枓奉认为不应一味地指责批评者,而应对其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会议期间,金日成找朴义琓进行了3个小时的单独谈话,要求他在会上保持中立,不要对党和政府进行批评,并希望他支持朴金喆。在最后一天的会议上,南日发言对崔昌益进行了“彻底批判”,金枓奉则改变了态度,提出不要抓住一些干部的历史问题不放,还建议撤销崔昌益的职务(南日就此评论说,金枓奉已经退出崔昌益集团)。金日成最后发言表示,他认同这样的看法,劳动党领导层的确存在着错误和不足,并将采取措施予以清除,但党的路线是正确的,对于一些领导干部的职务问题,因证据不足,不予撤换。会议决定8月30日召开中央全会。朴义琓还反映了一个情况,即国家安全部门已经对某些干部使用了“警察手段”,他们身边的工作人员也遭到审问。分别听取南日和朴义琓的汇报后,伊万诺夫发表了意见,他认为会上对党的领导人提出的批评意见基本正确,绝不能对批评者采取任何过激手段,把批评人说成“怀有敌意的反党集团”也是不对的。伊万诺夫还建议朴义琓,劝说金日成主动进行自我批评,采取措施改正错误,从而巩固劳动党的领导地位。 可以看出,现在苏联使馆的担心,已经不是反对派要采取过激行为,而是金日成要使用严厉手段。无论如何,其结果都是激化矛盾,酿成危机。

8月28日,朴义琓造访苏联使馆,通报了当天劳动党中央常委会开会的情况。会议通过了金日成将在中央全会所作报告的草稿,金枓奉和崔昌益认为,报告应该更多地谈谈个人崇拜及其严重的危害,而压缩关于派别活动的内容。朴义琓还说,这些天来,金日成、朴正爱、金一、南日和方学世纷纷找他谈话,极力劝说他不要在中央全会上提出“那些已经十分紧迫的问题”,“不要掺和到这些烂事里”。朴义琓指出,现在已经出现了要对那些不服从的领导干部压制的苗头,如把金承化调去苏联学习。金日成还对朴义琓威胁说,如果那些人还要在会上继续发言反对国家领导人,那么中央手里掌握的有关他们的材料就派上用场了,而且大家都清楚,他(金日成)可是莫斯科支持的人啊。 但金日成向伊万诺夫所谈28日常委会的情况却很不相同。他说报告草稿得到常委会一致称赞,崔昌益认为报告中关于个人崇拜问题提的很尖锐,金枓奉也同意报告的内容。常委会的核心是讨论干部问题,而非个人崇拜问题。研究表明,对朴正爱和朴金喆等人的指责是没有根据的,金枓奉也同意这些问题不提交中央全会讨论。金日成还说,常委会的结论是,某些人指责中央领导人的目的是破坏党和国家的领导层。金日成甚至还暗中向苏联大使施加压力:金枓奉说他所提出的干部问题曾“得到兄弟党的支持”。 如果记住金日成的谈话是在9月1日,即充满激烈斗争的中央全会已经闭幕,且金日成大获全胜,那么就可以理解他与伊万诺夫的谈话内容为何同朴义琓所说情况存在如此差别,以及他为什么敢于暗示苏联大使不要再干预朝鲜事务。

关于此期徐辉、李弼奎等反对派骨干分子的活动,档案材料中没有任何反映。不过可以判定,金日成及其支持者频繁与苏联使馆接触,反复找一些持中立态度的干部谈话,又对受到怀疑的人采取监控措施,在这种情况下,反对派的活动空间已经十分狭小。即使他们想采取什么行动,也是孤掌难鸣了。8月30-31日中央全会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召开的,反对派势单力薄,只能孤注一掷。会议的过程很简单,结局也是可以预料的。

8月30日中央全会开幕,金日成首先作报告。与以前党内文件或讲话相比,这个报告不同的地方是用很大篇幅讨论了个人崇拜问题,相同的地方是依然只谈苏联的个人崇拜和朝鲜对朴宪永的崇拜,而对领袖金日成的崇拜问题,只是在谈到宣传工作时顺带提了一下。报告强调,“最近几年党中央委员会对纠正与个人崇拜相关的现象极为重视”,还特别指出,“个人崇拜绝对不是从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上产生的,也不是敌人喜欢断言的那样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弱点”。像以往一样,报告批评的重点是党内的宗派主义残余以及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的表现。 报告后进行大会讨论,第二个发言以后整个会场马上就陷入一片混乱,还出现了很多激烈争斗的场面。关于这些情况,档案文献中不同的人有不尽相同的说法,而当事人的回忆更是五花八门。档案材料有金日成、朴义琓分别与伊万诺夫的谈话,徐辉等人给中共中央的信,李相朝给朝鲜劳动党中央的信,高熙万与萨姆索诺夫的谈话,米高扬与朝鲜劳动党代表团的谈话,以及伊万诺夫关于八月事件的报告。 学者经常引用的口述史料则来自林隐(即许彬,原朝鲜劳动党中央书记)、高峰起(原金日成秘书室主任)、姜相浩(原内务省副相)、李相朝(原驻苏大使)及金楚雄(苏联使馆朝文翻译)等人。 经过梳理和对比,笔者以为朴义琓对苏联使馆讲述的情况比较全面、客观,因而比较可靠。故以下所述,除特别说明外,主要取自朴义琓的谈话。

前两个人,即国家计划委员会委员长李钟玉和咸镜北道委员长金泰根的发言,除了歌功颂德,没有什么实际内容。第三个站起来的是贸易相尹公钦,根据俄国档案中保存的发言稿,尹的发言开门见山地提出了揭露党内生活及工作中严重的缺点和错误的问题:个人崇拜思想广泛蔓延,批评和自我批评遭到压制;有人溜须拍马,有人滥用职权,有人专横跋扈。接着,尹指名道姓地讲述了许多具体问题,金日成、金昌满、韩相斗、朴金喆、朴正爱、李一卿等人都在被批评之列。发言是围绕着对金日成的个人崇拜展开的,涉及范围之广,具体内容之细,实为有关这一问题的文字材料中所罕见。发言最后向党中央提出两点建议:保障党内民主,制止以各种方式压制批评;将金日成个人崇拜问题交全党讨论。 不过,尹公钦的发言并没有讲完。当尹刚提到劳动党内的严重问题时,金日成就打断他的发言,指责尹是在诬蔑党。尹公钦的随后发言不断被人插话、打断:“你是在诬蔑”,“难道朝鲜劳动党是法西斯或资产阶级政党”,等等。当尹点到崔庸健的名字时,崔站起来大骂尹公钦是“狗崽子”,还使用了各种侮辱性的语言,甚至要上前揍他(徐辉语)。此时崔昌益起身想发言,但没有得到允许。尹公钦的发言讲到一半时,被迫中止(崔庸健语)。金日成提出,没有必要给反党分子和反革命分子继续发言的机会,应该立即停止讨论。随后对此建议进行表决,结果大部分同意,7票反对(徐辉语)。然后休会。复会以后,尹公钦等人没有再回来。大会当场通过决议,开除尹公钦的党籍(林海语)。接下来的发言就是对尹公钦及其他反对派干部的严厉批判或为金日成辩护,依次发言的有财政相李周渊、外务相南日、青年联盟委员长朴容国。随后崔昌益发言,他不否认党的政策的正确性,但认为个人崇拜也是党内的大问题。他的发言也数次遭到质疑。接着平安南道委员长金万金发言,提议对以崔昌益为首的反党集团展开调查,并把他们全部关进监狱。以后,金昌满、玄正民(咸镜南道委员长)、李一卿、崔庸健相继发言,不仅针对尹公钦,还点名揭露和批判崔昌益、朴昌玉、徐辉、李弼奎。朴昌玉最后要求发言,想为自己辩白,也被一片抗议声所打断。金日成在结束语中要求对崔昌益和朴昌玉采取组织措施,大家一致赞同。

当天休会后,徐辉、尹公钦、李弼奎三人回家,发现电话已被切断,形势不妙。他们找到时任文化省副相的金刚(原朝鲜义勇军鸭绿江支队政委)商议,随后于当晚驾驶一辆军车,直奔中朝边界的鸭绿江大桥。 在第二天继续召开的会议上,一致通过了《关于崔昌益、尹公钦、徐辉、李弼奎和朴昌玉等同志的派别和阴谋活动》的决议,历数罪状后,宣布将他们开除出党,撤销党内一切职务,并建议内阁撤销他们的一切行政职务,并责成监察委员会对崔昌益、朴昌玉及其他有关人员进行调查。 按照朴义琓的说法,会后“整个国家陷入大规模的搜捕和严厉镇压之中”。

八月事件到此告一段落,把上述过程和情况归纳起来,笔者有以下几点看法提出来,与学界同仁商讨。

第一,以往关于八月事件的描述,多把发起者称为“延安派”,此议不妥。其一,朝鲜劳动党内各派,除南方派以外,延安派和莫斯科派并没有形成真正的派别,也没有组织活动。其二,原有各派干部内部即使有一些个人之间的联系,经过几次政治清洗和重新站队,到1956年初早已打乱了原来的干部结构,劳动党三大时领导机构的形成就很说明问题。其三,反对金日成的骨干力量当中,固然延安派人数为多,但也有苏联派和国内派不少人,如朴昌玉、金承化、高峰起等。其四,金日成的支持者当中,也不乏原莫斯科派、国内派甚至延安派的干部。既然不能证明延安派在这次事件中单独成立了地下组织,或以该组织为核心发起了反对金日成的行动,那么就很难把这次政治斗争说成是“延安派”组织或指挥的。其实,这次政治斗争是所有对金日成及其支持者不满的干部参与的,所以统称为党内“反对派”可能比较合适。

第二,不过,反对派的核心人物的确是原延安派的干部,即徐辉、尹公钦和李弼奎。刚一发现苗头不对,首先逃跑的就是此三人(金刚只是协助逃亡者),这很能说明问题。崔昌益、朴昌玉、金承化、李相朝都积极参与了这场斗争,但似乎还不是策划者或中心人物。金枓奉只是外围人物,是反对派积极争取的对象。最没有道理的,是把崔庸健认定为反对派努力争取的中心人物,甚至把反对派失败的原因归结为崔庸健的“出卖”或“背叛”。崔庸健一直是金日成的追随者,特别是金日成1955年力排众议,把崔庸健推上中央副委员长的宝座,1956年出国时又委托崔庸健镇守国内,这些情况所有干部都看在眼里,反对派怎么可能对崔庸健寄予厚望,而把身家性命交与一个金日成的心腹?当事人的这种说法,不过是为了争取支持而壮大声势,或为斗争失败推脱责任。

第三,关于八月事件的性质,应该说是一次党内合法的政治斗争。首先肯定不是后来朝鲜劳动党给反对派定罪时所说的军事政变,反对派手里既没有军权,也不掌握警察,如何组织和发动武装政变?把反对派的活动说成是“反党阴谋”也没有根据,他们的活动几乎没有什么秘密,一方面不断向苏联使馆报告,争取支持,一方面到处游说,发动各种反金日成的力量,那里还有什么“阴谋”!他们最初是希望通过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这种最传统的党内斗争方式夺取金日成的领导权,或至少是达到“清君侧”的目的,后来发现既没有足够的力量,无法得到苏联的支持,于是便孤注一掷,在中央全会上公开站出来指责金日成,试图造成影响,做最后的拼搏。

第四,反对派失败的原因,关键是苏联对处理朝鲜党问题态度的转变。朝鲜劳动党的个人崇拜问题,既是金日成的致命弱点,也是反对派的手中武器。起初苏联领导人出于对朝鲜劳动党中央抵制苏共二十大方针的不满,支持对金日成的个人崇拜错误提出批评,自己也主动找金日成谈话。正是这一消息的走漏(尽管可能不是苏联人的责任),给反对派的活动增强了动力。后来由于担心思想混乱、局势动荡,莫斯科在批判个人崇拜问题上的态度有所收缩,又明确表态反对采取激烈方式批评金日成,其结果既为金日成鼓了劲,也给反对派泄了气,这场政治较量的天平便明显地一边倒了。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最后,关于这段历史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中国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有一些说法笔者很难苟同。姜相浩回忆说,“密谋者与中国大使馆有一条秘密联络渠道”,有学者据此认为,反对派始终与中国大使馆保持着密切联系,甚至“整个事件有可能就是由中国煽动起来的”。 多年后金日成的一个说法更是自欺欺人,他说反对派这些人“敢于闹,是因为彭德怀给他们撑腰”。 根据现有史料,可以确定的是,1956年7月苏联领导人与金日成会谈后,向中共中央通报了会谈情况。但具体内容不详,中共也没有做出反应。 另据俄国档案记载,8月3日中国驻朝使馆参赞曹克强拜会苏联临时代办彼得罗夫时说,“在与中国使馆工作人员的会谈中,个别朝鲜同志对中国如何对待个人崇拜的问题颇感兴趣”,而使馆的答复都是遵循《人民日报》的口径。 这个说法,与笔者采访金忠植的记录完全吻合。在回答延安派干部是否与中国使馆进行联系的问题时,金忠植说,中国使馆的态度很冷淡,或者避而不见,或者含糊其辞。 8月17日伊万诺夫拜访中国使馆,从他挑选的这个会面时间看,苏联人很可能是想了解一下中国对朝鲜政局的立场。但乔晓光大使只谈到了一个情况,即关于朝鲜希望中国在五年计划中提供何种援助的问题,目前仍未向使馆做任何通报,有可能金日成率团出席中共八大时会提出这个问题。 看起来,中国对当时朝鲜党内斗争的详细情况既不了解,似乎也不关心。 不过,事情很快就发生了变化。反对派干部逃亡中国几天后,中共中央不仅卷入了朝鲜劳动党八月事件,而且成为主要角色。

文/沈志华,本文曾刊发于《二十一世纪》,为系列长文《金日成走上权力顶峰》第二篇,原题《八月事件》


老兵王琪究竟是“英雄”还是“逃兵”

$
0
0

老兵王琪究竟是“英雄”还是“逃兵”

老兵王琪终于回到了故乡,半个世纪过去了,他在印度吃了那么多的苦,己为自己的离队付出了代价,从人道主义角度,他当然有返回祖国、落叶归根的最基本权利。现在,国家帮助了他,接纳了这位“滞留印度的中国老人”,曾经为保家卫国出过力的中国老人。同样白发苍苍的老战友、老上级接受了他,当年的战友们,有着宽阔的胸怀。

老兵王琪终于回到了故乡,但关于他身上的众多疑团尚还没有解开。以至于直到今天,在论坛里,在微博上,甚至在新闻的留言页下边,“英雄派”和“逃兵派”已经全面吵成一锅粥了。

其实,由于早期报道的模糊和混乱,自然引发了很多合理的质疑。

例如,战后中印边界必然是严格管控、分边把防的绝对禁区。如何能轻轻松松的离开军营请假出去玩儿?

众所周知,当时爆发战争的地区都是人烟稀少的山地,怎么跑到路边就碰上了印度红十字会的车辆?

同时怎么过了一会儿,又有中国红十字会的车辆出现更远的印度控制区?这些讲述是真的还是假的?

正因如此,出现种种质疑也是很正常的。不过,随着媒体记者报道挖掘的深入:

现在我们知道,王琪入伍服役是在兰州军区第55师,分配在工兵营二连三班当兵,二连主要负责渡河架桥保障任务,遇山开路遇水搭桥。

现在我们还知道,王琪脱离部队的地点是在达旺附近,时间是1963年1月1日(王琪自述),或者1962年12月31日(王琪班长回忆)。

如此这般,展开解放军官方战史《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史》和藏南地区地图,我们就能开始寻找答案,审视目前所有的媒体报道了。

达旺是哪儿?它在哪里?

达旺是藏南地区最著名的地点,位于藏南地区西端,离所谓的麦克马洪线不远,离山南地区的错那县的直线距离也不过50公里。著名的六世达赖仓央嘉措就出生在这里。

至于什么是藏南,什么是麦克马洪线,什么是对印自卫反击战,什么是9万平方公里,限于篇幅无法一一讲述,更难细说成败得失。但相信关于这些概念,本文的读者都应有一些基本的了解了。

 

【对印自卫反击战——藏南西端部分】

 

但为了搞清问题,涉及到对印自卫反击战的达旺部分,我们还是得先来了解一下细节。

简而言之,对印自卫反击战在藏南地区西端的作战分为两个阶段。

先是1962年10月20日至25日,恰逢举世瞩目的古巴导弹危机,西藏军区的419部队(原18军52师部队)和11师2个团等共一万余人发动反击,将越过麦线继续向北进犯蚕食克节朗的印军赶了回去,并乘胜追击,通过麦线上的棒拉山口,收复了达旺,击退印军6000多人。

随后,当时驻扎青海的兰州军区直属第55师奉命紧急增援这一方向,通过青藏公路汽车运输进入西藏,到达错那下车,后步行通过急造军路(临时修的简易公路),历时半个月抵达前线达旺。

11月18日,解放军三个师级部队共22000多人发动了第二轮更大规模的攻势。

通过迂回穿插,翻山越岭,在唯一的“一路长蛇”公路沿线,多点同时展开攻击,18、19、20、21,仅用四天时间,就跨过达旺河谷,攻占西山口(也名色拉山口),夺取德让宗、邦迪拉,一举推进近70公里。

当面的8000印军主力从未遭遇过这样突然的全方位攻击,一片混乱,被大批成建制歼灭,连后方的印度军政当局也都在全面撤退逃跑。

营级规模的前锋部队已经进抵查库,连级规模和更小规模的侦察分队进得更远,已经可以清晰俯瞰山脚下不到20公里外的阿萨姆邦大平原,也就是西藏和印度之间传统的习惯分界。

但奉总参谋部的命令,解放军的兵锋就此戛然而止。自22日零时起,主动停止进攻,不再继续前进,转入山林清剿残敌阶段。

一周后,中国政府决定单方面主动停火后撤,参战的解放军部队于12月1日开始,在打扫战场的同时,沿着公路陆续交替撤退,准备主动撤回到原先的实际控制线上。

但同时命令,参战各师的各工兵营,继续修通和改善从错那县到棒拉山口(也就是后方县城到麦线山口)的公路,尔后准备参加修筑中尼公路。

12月9日,中国军队全部撤出了邦迪拉,21日又全部撤出了德让宗。

根据官方战史的记载,也正是王琪走失的稍早时分,12月30日和31日,所有中国军队又从达旺河以南,全部后撤至达旺河以北地区。

先撤的是11师和55师,最后撤的是藏字419部队,压阵的是155团。他们回到达旺,刚好是1963年元旦。

这,就是从达旺又回到达旺的主要过程。

 

【元旦战场态势】

 

那么,不管是12月31日还是1月1日,这时候中国军队的布防态势就是,沿着达旺河以北布防,防御印度军队尾随的滋扰、偷袭和反扑。

而除了沿河布防警戒待敌的部队,尚还在麦线以南的部队主力,自然大多会驻扎在这片不大区域的唯一镇子达旺。

也正如王琪的班长张玉明所明确讲述的,当时部队就驻扎在达旺,这一点符合历史记载,符合空间逻辑,应该无误。

那么,这时会在哪里能够碰到印度的红十字会车辆?

据记载,1962年12月5日、13和19日、31日,中国在中印边境东段西端,分别在邦迪拉、德让宗和江村,向印度红十字会释放了被俘印军伤病员,约400名。

向对方转移战俘,自然要在己方控制的前线位置,防止对方的包围偷袭。

这5号的第一次,显然在当时的前线邦迪拉。

而中旬的两次,则是在后面一点的德让宗。当时中国军队已于9日从邦迪拉回撤到这里。

可见,中国军队是随着一步步后撤,随时调整在最前线与印方接洽的。

而最后一次发生在12月31日,也就是中国军队正从达旺河南全部撤到达旺河以北的同时。

由于中国军队10天前已经撤出了德让宗,向印度方面交接的前沿地带,就是只剩那个叫“江”的村子了。

在这里,以及从这里往南,通往印度的道路上,的确会有印度红十字会的车辆来回穿梭存在。

而从这里往北,河的北岸,中国军队是不会轻易把印度人的车辆(即使是红十字会的名义)放过来,即使进来也绝不让其大摇大摆孤身一车进入自己的防区的。

 

【河谷江桥】

 

那么,“江”是哪里?

它就在渡河之处,河南岸的山坡上。从西山口到达旺,唯一能走汽车的道路所必经之所。

这里的名字很简单,Jung,翻译成汉字就一个字,有人也写成“让”。但江的含义显然更合乎这渡河河口的位置。而更多的时候,按汉语地名习惯,混杂藏式地名,叫做江卡,或者干脆叫江村,这指的都是一个地方。

这时候,战场的态势泾渭分明——达旺河北岸,中国军队大军集中在这里,把守着要道,加之胜战之师的军威,手下败将印度军队不敢造次,越雷池一步。

达旺河南岸,中国军队已经完全撤回,印度红十字会接运己方被释伤俘的车辆人员已经抵达桥头堡江卡。

有人会问,31日那天会有车辆,1号呢?2号呢?3号呢?

笔者要说,以那道路当时羸弱的通行能力,以及那会低功率汽车走得还没有人快的蜗牛速度(老兵亲身回忆),还有江卡村那半山腰狭隘的场地,印度方面把百来号伤病员运上几天是完全可能的。

 

【咽喉锁钥】

 

如果读者此前看过笔者对川藏铁路的介绍的话,就对青藏高原的深切河谷有深刻的印象。

本来就崎岖的高山深谷,因为流水的切削作用,愈加险峻。而偏偏这里又是山谷和河道河流最窄处,唯一能搭桥过河的地方。

于是下大坡——过河——爬陡坡,陡峭山坡上一道道之字形的回龙坡道,成了青藏高原山区过河的常态。

而对于藏南地区来说,村镇散布在坡度稍缓、可以修建房屋聚落的半山腰,也正是常态。

从北岸高处看南岸的江卡全景,九曲回肠,极尽蜿蜒的爬坡道,这一段的高差是1300米

看看这片河谷,从2500米的达旺,下到2000米河谷,通过唯一能过车的桥(中国方面称其为“东新桥”),再爬到2600的江卡,再继续攀升,穿越十几公里的高寒山谷,翻越4200米的西山口……这就正是藏南仅有的几条能通车道路之一。

这一路上,狭门关隘比比皆是。再大的部队也只能一字长龙,逐次通过,造就了易守难攻的交通格局。也正因如此,当时布防的印度军队对逐次拦截,层层防御中国军队很有信心。

更加上他们撤退时用炸药把东新桥一炸了之,觉得中国军队除非插了翅膀,是根本过不来了。

谁想到,中国军队利用达旺山下仅能走人的钢索藤框“真卡儿桥”(藏字419部队的3个团),又到上游30公里的廷布(也写作丁布),抢搭简易渡桥(11师2个团加55师163团),就这么过了达旺河。

然后,一万多人规模的大部队隐蔽行动,历时近一周穿越极难通行的陡坡原始森林和高寒山地,在总攻前秘密抵近印军纵深后方侧翼,随后全线左右两侧同时发起总攻,从没听说这般打法的印度军队完全懵掉了,以为是神兵天降。

这就是刘伯承制定的“打头、切尾、击背、破腹”战术。

而且即便正面发起强攻的55师165团,也得益于工兵营的突击抢修,快速架好了东新桥,按时发起突击作战。在背后三个炮兵团的火力支援下,迅速攻占了西山口。

而就在这里,或许就也有老兵王琪当时的一份贡献。

只能过人的铁索吊桥

 

【过河之谜】

 

话说回来,我们也正能看到,这几十公里的河谷,能过河的桥就那么几处,而能过车的只有一处。正如在青藏高原山区修路,最难的是什么,过河嘛。

综上所述,一个真正重要的关节点就出现了。

请记住战场态势,通车的道路就只有一条,中国大军都位于河北岸,双方当时实控的地区以山谷底的达旺河为界。

那么,在北岸自己这一边,群山环抱的达旺镇,一个进了树林就迷了路的士兵,转了三天一回到大路上,是怎么就碰上一辆印度车辆只能向他们求救的?

这都是解放军自己的防区啊。

这就是江卡下边唯一能过车的“东新桥”

所以,一个合理的解释就是,他过河了,去了南岸了……

那么,不管是他从公路桥过的河,从铁索桥过的河,大摇大摆过的,趁人不备过的,还是趁冬天水小,淌水、泅渡过的。

桥位附近,这么小小的一段,高差就有230多米,30米长的桥都几乎看不见

在穿越这片地区,这块山谷唯一的大河(也有几十米宽)的时候,他就很清楚自己要去哪儿,在做什么。

这条河,是这片地区重要的河山分界线,是大军一个多月前的进攻发起线,是当下撤回后两军对峙的最新隔离带,更是这片大山谷的最低点。

特别对于一个以过河架桥为己任的老兵来说,他真的不是在迷路……

 

【达旺看不见了?】

 

还有个一个难以解释,达旺所在的北岸,不同于南岸山脉里的原始森林。

这张卫星拍摄于1月4日,是藏南山区“凉季”的典型特征

它正好地处一个环形的心形山谷,这个山谷方圆十公里,足够开阔、广大,不是一会儿就能走得出的。

还有一个常识,在这种陡峭的山地里,人走了很久都走不远。正如班长说的,山上搬东西再下来,要一整天。

而达旺镇正好位于心形山谷的中央,又是一个突出的山头上,尤其是半山腰上矗立的达旺寺历史悠久,位置突出,可是一个非常显眼的地标啊。

12月、1月并非是藏南地带的雨季(夏季),降雨不多,天气晴朗,山区早间会有雾气,但10点过后就会散开。大晴天的都看不到么?

 

【还有例外吗?】

 

如果班长彻底记错了,如果军史和其他殿后的老兵也都记错了,自己也记错了,12月31日或者1月1日或者再多记差那么几天,这个工兵营大部队还在河南岸活动,那么一个士兵迷失在大森林,无意向南走去,最后在公路上遇到印度车辆人员,倒还有那么一点可能。

比如当时担负穿插的154团,通过吊桥走小道,手持指南针拿地图,一路急行军,两天抵达印军侧翼的前沿据点邦嘎江寺。

但接下来,工兵营的战友们全力找了两天,断断续续找了至少一周,他们就不赶回北岸了?不担心被印度军队吃饺子么?

所以,军史、班长、其他部队老兵全都记错了的可能,实在是不存在。

12月31日或者1月1日,他也不是敌后侦察兵,的确是和大部队一起,在河北岸的达旺。

从目前所掌握的全部信息来看,绞尽脑汁还能想到唯一的例外剧情,就是他在北岸中国军队的控制区的公路上,被一辆秘密闯入的印度红十字会的车拽了上去,然后捂住他的嘴,驾车穿越火线,把他绑架到了南岸的印军控制区……

这大片……

 

【请假之谜】

 

当然,还有众多熟悉军队纪律、当过兵的网友都早已指出的。

由于大军都返回了一河之隔的北岸,凭险据守,加之战胜军威,印军构不成威胁态势,的确也正在准备过节。

正如这个连处于一半人休息,一半人上山(应该是后方的较高处)背补给,领慰问物资的相对放松状态。王琪的确有时间去森林里玩耍。

但是,尽管已经停战,这里依然是作战区域,而且是占领管辖不久情况复杂的藏南地区。

根据解放军的条令制度,脱离营区(那怕野战帐篷临时营区)是需要严格请假报告的,战地纪律十分明确,不得单人外出,外出要有干部带队,甚至上厕所也要结伴同行,以防万一。

那么,他请假通报了么?口头说周围溜达溜达了么?班长答应了么?

班长都没说,只说直到中午要开饭,才发现一个兵找不见了,谁也不知道去哪了。

所以,即使是年轻人贪玩好奇私自出去溜达一下,最后迷了路,那也是违反纪律的行为。即使不算大错,但是绝不可以反过来无限拔高,甚至到英雄的程度。

基本可以确定的,这算是自己私自离队。

当然,离队的时候,没有携带枪械,也没有带什么对他有利的东西。而且以目前得到的信息来看,也没有向敌方提供我方的情报。

在印度居住地,还有一位同龄的叫刘树荣的原中国老兵,他是重庆江津人,于1961年在不丹方向进入印度边境,1969年被印度政府释放,后也在蒂罗迪村娶妻生子。据报道,也和家里父母取得联系多年,但父母去世后,家里只剩姐姐后,就不再联系了。并表示不想回国,已经是“印度心”了。

半个世纪过去了,他在印度吃了那么多的苦,己为自己的离队付出了代价,从人道主义角度,他当然有返回祖国、落叶归根的最基本权利。

现在,国家帮助了他,接纳了这位“滞留印度的中国老人”,曾经为保家卫国出过力的中国老人。同样白发苍苍的老战友、老上级接受了他,当年的战友们,有着宽阔的胸怀。

 

【人世沧桑】

 

把难堪重负的“英雄大义”卸去,从一个普通人的命运来解读吧。

要知道,当时部队招兵,能有一个初中生,就算是了不得的大知识分子。

而一个响当当的高中生,还读了一年技校,不管是在部队提干,还是几年后复原到地方,即使过着再平淡的生活,无论如何,至少命运和流落印度是天差地别。

人生,太遗憾太可惜。

其实,笔者还想说,当时同在55师,还有一个留守在后方农场的164团8连兵,虽然他当兵晚一年,可能也和张琪不认识,但两家直线距离不过才3公里,是绝对的老乡。

但他却以初中读一年的“较高文化水平”和积极表现顺利提干,又以较高的军事素质一一步步成长为高级军官;最后机缘巧合,直飞登天,官拜上将,尊荣无限;可孰想,到头来贪赃弄权,锒铛下狱,囹圄残生,万人唾骂,千夫所指。

显然,这位更加赫赫有名、人尽皆知的郭姓乡党显赫一时,最终也走了错路,严重得多的错路。

从悲欢离合的人间世情角度去阅读,岁月最终让一切回归人最基本需求。

当硝烟散尽后,只要不背叛国家和人民,忠实履行了职责,平安就好,活着就好,回家了就好。

——也希望,未来能一起回家的,还有美丽的藏南;几万将士、十余万支前民众为之浴血奋战的中国领土藏南。

但无论时间如何流逝,从老山云,藏南天,再到长津雪,每一位真正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和发展而作出牺牲和贡献的老兵,他们都应被真正长久的铭刻在历史的天空中,发出闪亮耀眼的光芒。

(唐驳虎凤凰新闻客户端主笔)


雪球:说说你所见证的破产、巨亏的故事

$
0
0

大雪球小学生:

我是来找平衡来的。

自己的痛苦重得无法自拔,需要别人的痛苦压下另一端,让自己浮出水面喘口气。

看了这个贴子的人,回了这个贴子的人,祝你们好运。

似火:

1.不走歪门邪道,除非你能欺骗所有人一辈子

2.用杠杆前想清楚了,你是有能力还是有运气,两者都没有就不要用了

3.不做没有价值的赌博,哪怕有价值的赌博也要定死仓位,愿赌服输,立刻停手

4.不要轻易放贷收息或担保,只借小钱除非救命,赌嫖毒者不借;担保要质押物,不承担连带责任,只承担有限责任

5.自己结交的人最好戒赌嫖毒

6.不懂得行业先下小成本试试水,不对就收手;熟悉的行业认清自己的能力与运气哪个起了决定作用

7.他人的话先想想,找找风险在哪里,再决定干不过

8.贪恋使人进步,但小心能力与运气不能满足贪恋

9.防人之心不可无,公司的破产清算也要小心

10.不怕犯错就怕一错再错

个人总结,以下原文
1.我一个朋友开娱乐城的,最开始主要是经营KTV、看球赛、做生日PARTY、按摩什么的,后来看到他人搞三陪服务很挣钱,于是就学别人这样做,结果就出事儿了,2014年的一天,被100多个公安封了场地,还把他自己关进了,最后还是找朋友帮忙才捞回来,娱乐城经此事之后,生意一下子没有了,最后他1000万投资的娱乐城,被他用500万给卖了,这事儿给他的教训是千万别做违法的事儿和挣快钱,很多人之所以破产或者巨亏就是他想挣快钱。

2.网络赌博,那种信用卡大额赌博 国外服务器 弹指一挥间 200万就没,妻子走了 房子没了

3.我曾经的一朋友1000万做棉花期货,翻了一倍之后换车换房。兴致大增加码入市。最后亏了6000万,连自己的棉纺厂都亏掉。

4.亲友中就有两个:一个60岁,先安利学习冲业绩,都是自己买,把实业的钱亏的差不多了。接下来做高利贷,把亲友的钱骗光。一个40岁不到,做高利贷的金融公司,把朋友的房子也坑进去了(因为他自己的房子属于小产权不能抵押)。两个人都为躲债人间蒸发。

5.我舅,搞长途客运,八十年代万元户,老牛逼了。然后喝酒赌钱,老婆也不会持家,败光家产离婚,妻离子散,身无分文,现在不懂在哪里。

6.我一个大学同学,做机械设计的。毕业后去了南京一家效益很好的国企,娶了一个漂亮的高中同学。当大家都还在上海打拼的时候,他已经买房了,也买车了,车还是途观。大家都觉得他很如意。父母在身边,家里有娇妻,工作有盼头。2015年股市大火,他赚了很多,从此信心大涨,把家里的现金70万全部投入了股市,然后跟银行贷款,还接入场外配资4倍杠杆。在中车停盘前买入这只股票。后面的故事大家应该猜的到。复盘后连续跌停,无法卖出止损,大家可以去看一下k线图。然后欠了银行和配资公司一两百多万。配资公司找上门也还不出钱。后面的事情就像电影里一样。配资公司先到单位闹,然后单位把他开除了。配资公司再到家里闹,然后车子卖了,房子卖掉了还了一部分钱,小娇妻也含恨离婚了,配资公司到父母家里闹,他大哥想帮他把剩下的还了,大嫂不同意。我这同学也硬气,直接逃了。在我们母校的公共自习室躲了一个多月。唉,从幸福美满到四处流窜也就短短几个月。这个故事到此结束,现在没人能联系上我同学,是不是被人干掉了也不知道。更讽刺的是,他如果那套房子没有卖,拿到2016年再卖,欠的钱都能还清咯。

7.事情发生在10年前,我发小
他小时候搬家去了深圳。
他爸妈的公司市值十亿,服务行业,已上市。
他一个人在美国上学,天高皇帝远,生活糜烂。父母娇纵,对他经济方面从无二话,一夜花几十万什么的,最多就是骂他几句
但是最近几年公司下滑,硬撑着,结果有天资金链断了。涉嫌各种诈骗,跑路了。而给他们公司放
贷的银行人员也面临牢狱之灾。现在欠三四个亿吧
他家名下所有房产都被收了,豪车也卖了
给他们借的钱像无底洞,借第一次肯定还有第二三四次,一次给他们借了三万,不到一个月又没了。他
们解释说还没适应破产生活,但我一个工薪阶层也没那么多钱再为他们的大手大脚买单。就这么亲眼看着他们从普通人变得穷凶极恶,他们为了避免吃各种官司,把帮他们的人也套进去了。有人为了帮他们,自己家也破产,甚至差点人亡
我觉得福气是有配额的,细水长流,别提前把下半生透支了
踏踏实实生活,有自己兴趣爱好,好好爱父母,有一个知心爱人,这一辈子就够了

8.我认识个人开餐厅的结果开在了没有人气的地方顾客很少最后就关门不做了亏了一些。所以做餐饮业选址很关键

9.本地建筑起家的赖老板,95年就有上千万资产了,出手极阔绰。那时我读初中,老爹让我喊他赖伯伯,我注意力都在赖老板的假发上,没出声,赖老板就说孩子真腼腆喊一声伯伯给100元,喊了20声,2000元还没揣热老妈就拿过去了。第二年赖老板在旋转餐厅和人打牌,中了局,一天一夜就输光了,回到农村混吃混喝。当年和老爹去看过他一次,老爹感叹“老赖又变回农民了”。
自家,97年20万收了铁路局下面的一个砖厂,然后有一天砖窑垮了……

10.我哥当年倒腾煤炭,里面掺了过多的矸石,结果被举报,扣煤扣车罚款,然后破产了,再然后我这个担保人也跟着破产了。

11.我妈做了差不多三十年生意,做到当地家具最大的经销商,前几年误入保健品,目前欠了百来万债,自己的房子卖了住在我家。还好她还有个铺面,卖了的话能抵债,剩余的钱够她后半辈子花没问题。目前努力卖铺面ing

12.太多太多了。最惨的几个90年代初起家的实业大佬,2010年前后投身房地产最后却资金链断裂,销许还没下就被熬死了,以前实业的家底也全部被没收拍卖。电器,水泥厂,煤矿……而且家族同乡生意圈之间互相担保互相借贷,团灭。
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13.住在我家楼下的邻居,男主人常年在家炒股,而且前些年确实赚了一些钱,房子都是炒股赚的钱买的。2015年自觉在股市的操作水平已经很牛,将房产抵押全数投到股市,恰好遇到崩盘,几夕之间输个精光;后来闹得很大,有黑社会样子的人上门来收房,女主人还是中学教师,也闹到了她所在学校,再后来就再也没见到这家人了

14.朋友家的邻居,做外汇的,高杠杆,白手起家,住高档小区,开豪车。
近期外汇波动剧烈,卖车卖房,变现财产。据说又准备白手起家了

15.我们温州80年代很多人就出去做生意了,我们村很多去北京的,就是北京大红门那一块。邻居做了二十几年窗帘布料生意,到14年应该有几千万。上波牛市的时候刚开始就赚了几百万,哪见过这阵仗,辛辛苦苦二十几年攒了几千万。这下几个星期就进账几百万,加杠杆进场。结局当然是一地鸡毛,亏了至少1500万,好在北京房子和生意都在。

16.吃喝嫖赌毒,都是不太好的,但其中以赌和毒最为伤筋动骨.。2016年初,我两个远亲,都是千万身价的,一个在澳门赌博,一个在网络赌球。下场是一个非法集资,大部分亲戚被拖下水,资产倒贴不够,入狱服刑。另一个稍微好点,从大老板到面包车司机。所以,有时,快就是慢,慢就是快。做人做事到最后,还是靠拼人品。

17.我在澳门百家乐从10几个赢到50多个,后来全输了,那年国庆忍不住,又去送了50多个,把通行证护照都撕了,后来没去了,安心炒股。
朋友买球,在365上从10多个赢到70多个,当场去订车,后来老婆说说还差个车位,就买了场1.2几的友谊赛,最后全输了,当场把电脑砸了。

18.股灾1.0,本来滿仓分级A的南宫杠杆加入救市,7月9日早盘底部割肉成功,巨亏,7天把上半年的62.5%收益全部抹平。从此以后,股市我不再相信任何人、任何组织,从此远离杠杆,不此不愿承担任何激进操作带来的风险。

19.哦。去年股灾前,一帮大佬吃饭。个个几亿身家。面色红润!股灾后,好多亿万的灰飞烟灭。最惨的一个剩下最后5000万市值股票。可是自有资金只有2000万。复牌,一字跌停连续。眼看要破产。群里各位大佬们奋力相助。买开了他的跌停。他排在最前面。当日群里没有其他话。都是各种问他成交了多少。他不停的贴还有多少没成交。如果当日他卖不掉。次日完了。负资产。他孩子还小,努力了那么多年的积蓄。那天是我混投资群多年来最感动的一天。投资人天生的是互相拼杀获利的。可那日,大家明摆着亏也认购。也算一个巨亏的故事吧。差点破产。股市风险,慎用杠杆!

20.自己家,在湖南湘西这边
九几年,一直开采小金矿,这个不多介绍肯定赚钱的,即便当时金价就八九十一,后来找到一脉看起来很不错的矿山,于是拉着亲戚家一起,因为这个亲戚的两个兄弟一个在县城是公安的领导,一个是银行的领导。股份是送的,开矿的钱是自己家投的,结果请神容易送神难,最后被各种玩,玩没了

21.单位一位退休老领导最高四百万,最后配资1500万,原计划赚到一千万收手,结果股灾1.0爆仓。一位同学中学老师,150万本金,融资经历股灾1.0’2.0以后爆仓。另外一位朋友逃过前面两个股灾,却在股灾3.0爆仓。股市的风险必须时刻记心头,轻易不要融资,配资更不可取。

22.本家堂哥,03年左右跑去山西包煤矿。06年过年的时候用旅行箱装了500多万钞票回家现场分给他爸妈和他老婆儿子。07年我爸出差去看他,说他让司机开了一辆玛莎拉蒂来机场接他。给我爸开的是五星酒店的总统套房。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煤矿收归国有了。现在堂哥和他家小孩在镇上摆个摊子卖拉面为生,我爸说他还欠着别人一千多万没还。我老家这号称中国矿山井巷业之乡,这样的不是个例。

23.我好多这个案例,说个贴近生活的吧,上海金山枫径的服装城项目10多年前来浙江招商,有个公务员借了很多钱买了12套,波折了十多年,项目没有起色,因为服装城有大产权证,其中10套拖着不给办证,最后还被服装城抵押给了民生银行和徐汇区抵押金融公司了,至今没有一分钱的租赁收入,服装城长满荒草,十多年间从富裕沦为赤贫,负债不但没还完,利滚利大概比当初还翻了一倍。现在嘛……呵呵,豪赌失败的结果就是被时间磨掉所有人格。

24.本地一个轧辊厂,本来做的不错。从2012年开始吸收本厂职工的资金,说是作为流动资金,承诺每年大概百分之十的利息吧。没多久,厂子经营不好的事开始传来,厂子给结了部分利息,职工不再闹事啦。大概到2014年厂子给工人结息也困难啦。工人再次闹起来的时候,发现厂子不仅借银行的钱数量惊人,外面了借了不少高利息贷款,资不抵债。多个债主全都围着要借款!工人见势不妙,开始搬厂子的设备。银行派人堵住厂子的门口,但也晚了,厂子已经没什么设备产品了。2015年,工人开始上访要钱,企业破产被列到政府工作中。后来政府和法院协调处理啦。毕竟,厂子占的地是经过正当程序办的,拍卖了也是不少钱的!

25.我弟15年本金60万,一直1:1融资,到6月份做到600多万带融资,本来打算做到1000万收手呢,大跌前几天未爆仓,后轻信证券人员坚持持有,反弹两天并未减仓,继续大跌后爆仓,前十年收入瞬间消失,倾家荡产…融资是把双刃剑

26.一个朋友,做药的,厌倦了天天跟医生打交道的日子,开了一个中型沐足中心,前期投入100万的样子,没什么客人帮衬,每月亏4-5万的样子,先是借光女朋友的积蓄,再向所有的亲戚朋友们借钱维持开支,我也借了两万给他,到最后实在借不到了,就开了5-6张银行信用卡来套钱过日子,还把他父母在五线县城唯一的一套2居室抵押贷款,熬了一年半,山穷水尽,欠了一屁股债,后来想把沐足店转手,一直找不到人接手,花了7000大洋给一个著名的网上二手中介公司,承诺一定会转手成功,不久来了一个买家,敲定价钱为21万,先付7万。然后买家把店里的东西全部变卖,并且把一些客人的预付款也卷走了,余款?当然没有了!想想都是套路啊

27.小时候,附近街上有个和父亲一般年纪和蔼可亲的大叔,开了个卖香火的店,童叟无欺,又乐善好施,人缘口啤很好,店里生意非常兴隆。据说家境几百万,那是在九十年代,简单就是巨富。
转折来了,那时刚兴起彩票合法,宣扬利国利民,这个大叔开始玩,结果新鲜事物上瘾了,越买越亏,越亏越买,每天至少都几千,尽管也中过几万的,但长期下来,没几年就耗光了家底,变卖了店面,甚至向别人借钱,由于人缘好,借了很多钱,我们家以前很穷也借了他两千块钱,最后还是赔进去了,无力偿还,上吊自杀了。
这事对我触动极大,一个和气友善的大叔说没就没了,又震惊又伤心。此例说出来,提醒大家,不要总想着一夜暴富,赌博,毒品等千万别沾,不要高估自己的自制力,即使在合法的A股,我们也要心存畏惧、留有余地。愿大叔天堂走好!

28.0年前,我们公司前总经理靠我们公司地理位置优厚,用我们公司的临街门面开了饭店,挖了第一桶金,然后越滚越大,开饭店,开煤矿,铁矿,甚至在我们公司不远买了一块地皮 盖了一座大楼。可是风云突变,她大量融资,煤矿和铁矿货发出去了,钱却要不回来,她也还不了大量的融资。于是资金链崩塌了,她也锒铛入狱了……

29.本地一个石材老板,2014年入市,投入2000万赚到最多6000多万,2015股灾前全仓融资买进了辽宁成大,连续跌停的最后一天早上,被证券公司平仓,然后看着连续涨停而去,最后只剩下20多万。对我说起此事,他满含眼泪。当然,他没有破产,生活过得还是很好,只是这一笔巨亏,对他来说,永远抹不掉的记忆。

30.哈哈,小编是不是想幸灾乐祸下,开个玩笑。和其他人相比,我见证的可能不是多大事,但也震撼到了我。我爸一铁哥们,在15年股市激进,最多10倍杠杆场外配资,赚了一大笔。在顶点时候觉得风险太大,改成了场内1倍杠杆,但仍禁不住股市暴跌,最后赔了2000多万,本金也赔了不少。我爸说认识他二十多年从没见过他如此消沉。不过现在应该好了很多。p.s我家非常走运,顶点8倍左右,股灾之后仍然接近5倍收益。不过周围人的经历让我现在的投资非常注意安全边际。

31.破产、巨亏,是因为超出自己承受力去运作。因杠杆而破产的人,都是不大会控制杠杆的。证券商“最高杠杆率+满仓”是非常危险的,我看到有些客户就因此在2015年巨幅震荡中被消灭了。使用杠杆需有度,对波动率小的品种(比如ETF)可以加点杠杆;对杠杆率很高的品种(比如期货、期权)等应该人为地降低杠杆率才对。对波动适中的股票加杠杆,我的看法是应人而异,可根据每个人的风险承受力”适度”地使用杠杆或不使用杠杆,使用杠杆的前提是自己要对杠杆的运作和后果有清晰认识,然后才采用适合自己的“杠杆倍数”。用杠杆有一定风险,但也不必把杠杆妖魔化。有人靠杠杆翻身崛起,也有很多人失败的,关键是如何驾驭它。杠杆本身无大罪,多是使用者的问题。

32.因为他前半生过得大顺了。跟本就不知风险为何物。一个连老虎都不认识,不了解的人,终于最后见到一群老虎时就完全菜到家了。那这种人的人生最危险的。要么那一天傻傻的闯个天祸,什么都糟逼了,对付不了,责也担不。就彻底塌陷了。这也是从小没进行失败训练和风险教育的给果。真正的好风险教育就是让人摔些可控各种的跟头,一些可承受的失败。这就如同小孩被火炀过,长大后就不会无节制去乱玩火。小时打架时打伤过人后后悔过,大小时就不会冲动下去杀人。

33.老家坐标,长三角某三线城市。个人职业金融行业,某客户2000开始做外贸,那时候阿里巴巴刚起步,外贸生意需求很大。老板当年25出头,因为老家本地有特殊产业。所以天时地利,到2008年金融危机的这段时间里,老板赚了差不多2000多万。当时真的是春风得意,家庭事业到了人生顶峰。08年后,老板也意识到外贸很难做了,于是决定转型。因为做外贸的时候,接触过服装这一类,也有下游客户。于是决定贷款买地建服装加工厂,记得很清楚注册资金200万美金。前两年里,因为有下游几个大客户的生意,日子过的还可以。然而最近几年,服装行业不景气,下游客户要么纷纷倒闭,要么开始要求拖欠货款。然而上游原材料客户的钱缺不能拖,于是厂里资金越来越紧。老板夫妻在各自信用卡刷爆的情况下,开始被逼到处借高利贷,甚至向企业内部员工集资。最后在去年下半年,终于顶不住压力,丢下一帮拖欠大半年工资的员工跑路了。
回头想想,当年该老板要是用2000多万,在当地买房置业,商铺之类的。或许现在的生活真是无忧无虑。有时候,前十几年太顺,后面懂得不折腾要适当守城的人,实在太少。因为他们总把运气当成自己的实力!

34.我二姑,就是普通人,做鸡蛋生意,几年下来辛辛苦苦的积累了几十万,等着给我表弟结婚用。13年相信一个生意伙伴,把抢全部放给他收利息,三分利,我二姑就是那种能吃苦肯干,也喜欢走捷径的人。自己的几十万放进去不说,还让同学朋友在她这儿放,她从中间再赚些差价。甚至还借了朋友几十万放进去。这几年利息赚了不少,再加上卖鸡蛋挣得钱,反正有了钱就放进去。我们家对这件事都反对,她却认为那人可靠.不会有事。16年11月那人突然死了,所有钱一分拿不回来。不仅自己全赔进去,还欠了几十万。哭哭啼啼回家让我们帮忙说不想活了,你说这事一开始我们都是不同意,你不听,现在全砸里面了你来找我们帮忙了,自己的亲人又不能见死不救,只能帮。唉,这事不仅仅坑了自己,也坑家人啊

35.权证最疯狂的时候,旁边一股友赌博成性。有一个权证当天就要退市了,他还在炒。权证上窜下跳,他全部资金压入,然后权证一路暴跌,然后股市3点停牌他都没有出来。他立马蒙了。脸色苍白。幸亏他买的是认购权证,还挽回来一点点的损失。

36.东莞一开厂的朋友,与哥哥一起开工厂,当时说自己在厂里有300万的股份,2013年赌博,应该是被人设局,最后赌输了很多,欠了高利贷200万吧。最后带着老婆,儿子,女儿跑路了。现在也杳无音信。

37.我一个同学,前两年聚会,喝酒高了,说惨痛经历。中学毕业就进厂,成为厂子老板的女婿,08年一年就纯赚200多万。结果管不住老婆,一晚上就把家里资产亏光。好在农场建了栋别墅。现在,跟老婆离婚。接手不死不活的厂子,带着儿子生活。

38.15年5月,一姓李的哥们眼红牛市,卖掉了仅有的两套房子和车子再加融资全仓炒股,大慨有资金近500万,鼓动我也跟着入市,他是全部身家加融资,我就投了十万积蓄。紧接着股灾至,两人都是硬扛,我最多时亏损百分之六十,后来到16年买中高送转的爱康科技然后中了几次新股慢慢回来了,略有小赚;哥们比较悲惨,3.0时被强平,仅剩的余资一条道走到黑……现在基本上淡出了朋友圈,听说一屁股债,租房子都出不起租金了……

39.评论里都是巨亏后一蹶不振的悲惨故事,很心酸,我深有体会。因为我也有巨亏的经历,一样的悲惨:一零年我做期货几乎赔光了。伤心欲绝了一年。然而我并没有就此消沉,在暗自拟定目标,积极调整心态重回股市后,今天已经重回市值高峰,不胜唏嘘,无限感慨。经此一难,我做人做事的心态平和了许多,不亲身经历过的人断难体会。我在想,有时候,巨亏经历也可以是漫漫人生路中的宝贵财富。唯如此,方知财富得来不易,就会倍加珍惜。守护财富,远离杠杆。

40.本地某钢贸老板,两千年就开上了大奔,过年给红包以千为单位的,不知道为什么08年迷上了炒期货,加杠杆最高赚到了两三个亿,然后又经历了爆仓,借钱加杠杆爆仓,躲债,离婚的凄惨命运,现在在做卤味供应给各个酒店、饭店,也重新买房买车。

41.广西支教的时候认识的某大哥,缺一个小手指头。是他自己剁下去了。2000年左右他家养珍珠和水产,可以说是富甲一方了。后来03年赌大钱,产业被输的半死不活,别墅抵押,老婆带着孩子不跟他了。幸好是家族,有人拉扯,不至于落魄,但也没有当年富贵了。他讲完自己的故事后,语重心长的跟我们说:这赌博太害人了,你们别沾啊。说完后掏出电话下单,买了一千块的世界杯小组赛盘口。当时都不知道说啥了。太尼玛戏剧了。

42.老家在黑龙江省某县城,去年中旬开始,稳定发展了七八年的非法集资陆续爆掉,这七八年发展到什么地步了呢?收钱的组织起码十个以上,基本全县人民甚至周边县城的都来这里放钱。爆掉的后果十分惨烈,身边的叔叔阿姨哥哥姐姐同学朋友甚至我父母基本都中招了,去派出所报备,多的亏几百万,少的几十万,有在银行工作的同学甚至还欠了自己单位十几万贷款。听说有几个自杀的,认识的就我这个同学的一个同事,跟很多人借钱,在单位割腕,后来被救活了,虽然她欠了别人不少钱,但是也没人敢要了,怕再逼得人家自杀,人死了债肯定就瞎了。过年回家的各种聚会上,任何一场都会有人聊到这个话题,虽然很多人存款都消失了,不过日子还是那样过,只不过之前一些富裕的叔叔大爷从半退休状态重新想办法赚钱了。
我每年回家都会和我爸妈说千万别在外面放钱,然而二老还是瞒着我放了,不论我怎么强调风险,过去几年的高额稳定收益是实实在在的,根本不听劝,其他亲戚朋友可能多半也都是根本不懂,只知道这是靠谱赚钱的方法,根本不知道风险。
以我浅薄的认知,只能认为政府不作为,没有在苗头刚刚出现的时候及时遏制,导致这么巨大规模的集资,基本影响了全县人民的生活,全县经济倒退几年都是乐观的估计了。

43.我有一个亲戚搞美术的,后搞装潢,县城里四五套房产,一年几十万,媳妇漂亮,两个儿子子承父业,乡亲羡慕;后来当地兴起吊车生意,就是去上海等大城市接活干的那种,他也买了几辆,应该也上了杠杆,没有经过严酷商业训练的他,要账拉不下脸,欠别人钱不好意思不还,卖了所有房产还钱,连吊车都被干活的人低价买去,可能也涉嫌被骗。最后,抑郁生病而死。

44.我原来所在公司的销售老大,四十多岁,阅历多,巨亏于担保公司。
让他相信的原因无非两条,一是每年15%左右的固定收益;二是所谓的黄金担保,即签订购买金条的合同,实际上不拿金条,用金条做担保(当地数家连锁店,每家店都搞的富丽堂皇)。
收益取得的很幸福也很短暂,不到两年资金链就断了,先是没有利息,后来本金无法取出,关店,跑路,金条早都没影了。目前案件还在处理中,不知道最后能剩余多少本金,或者说不知道还能不能剩下本金。

45.儿子幼儿园同学的爸,开厂做手机配件行业的老板,之前住着大房子,老婆在家带小孩,日子过得不错。后来厂里拖欠供应商货款停工,一度跑路,又回去重组,还是支撑不下去全家彻底跑路,银行贷款货款高利贷总共几个亿;后来孩子妈发现男人养了小三好多年,还生了个小孩,只好离婚,彻底被坑了。。。

46.资产保值增值最可怕的做法:放贷收利息,炒股加杠杆!

47.听说的不讲,亲身经历。我一个阿姨,经常见面,家里就是普通双职工,吃饭都要计算成本,直到退休积攒了100多万。本来一直买信托理财,后来嫌利息太低,把钱借给她妹妹熟悉的一个老板。二分息。老板请她吃了几次饭,一桌人都借了钱给他那种,说他到处都是房子,就很相信那人。后来还请我妈吃了几次饭,逢人就借钱的人。我妈当时就劝她,年纪大了输不起,听不进去。据说那人研究了什么包赢的方式买彩票。赚过上亿。后果可想而知。一群债主闹了半天,打了官司,赢了。那老板进了监狱。但他们一群人一分钱没拿回来。她妹300多拿不回来,现在日子更紧,培养孙女都只有到处蹭课听。

48.本地房产商,拥有一集团公司和一家房产商,3亿多拿了一个地搞房地产开发,一切都很顺利,儿子在矿产价格最高峰看中一矿产资源公司,融资投入,结果悲剧了,房地产被银行抽贷,房产成烂尾房,集团被银行查封抵押,最后在政府出面下房产逾期半年才交付,逾期赔付都没有,老板的所有支持被查封,还上了老赖的榜单。本来这个房地产项目,3千多拿地,均价9500一平方出售,销售十分好,挣一亿没有什么问题。运气不好啊!

49.我原来小区的隔壁邻居是一对安徽的老头老太,他们的小女儿帮他们买了这套三房,让他们在上海帮子女带小孩。小女儿自己住洋房,开宝马,老公是在上海徐家汇做电脑器材发家的,后来不做了,就买了洋房(永嘉路)和别墅(闵行)。14。15年听说女婿做期货还是什么亏钱了,把洋房给卖了,小夫妻只能去广东和朋友去做LED生意,老头老太也跟着去了几个月照顾他们。今年过年回去一次得知,隔壁的房子去年16年低价出售了,安徽老夫妻也回老家了,小女儿离婚了,宝马别墅也都卖光了。

50.见过一个客户发家,破产,大概是这样的,十多年前我这里的一个放牛娃去深圳打工偷学厂里的配方,回家自己开了个低成本高利润的厂,不到几年生意做到几千万,因我去他厂里多了打听他本人大概有俩仟万左右家产。但他觉得厂太小生意不大,去外地买了土地搞大厂,听说投资不少一亿,好几年没跟他做生意了,今年跟朋友谈到这人时候才知道他前年破产了,是因他建厂资金不够大量借高利贷,就因他心太高,想发展快点而破产。

51.这个我最有发言权了:一个同事,是个拆二代,2014年中入市,本金10万,年底券商行情过后,小赚20%,都说牛市来了,觉得本金太少,于是配资两个账户,每个配25万,2015年初,创业板最后行情开启,一个账户全仓买了华中数控,一个买了机器人,2015年6月,华中数控高位停牌,证监会清理配资,配资公司打电话,说证监会正在清理场内配资,要不你补钱把账户拿走,要不里面的股票给你折成本金年化8%现金还给你,当时那种行情同事哪里愿意被收回账户,于是又问家里要了将近30万买回账户,然后,放出来都是一轮股灾以后的事情了,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听说他仍然奋战在市场里,据说还加大了投资

52.浙江有一位房地产的前辈,在那边也算知名人士了。八十年代就做房地产了。他是一个传奇!文化水平不高,小学。从做泥工开始。做到几十亿。往年每年过年都见面的。一家人和和气气。在当地名声也很不错。因为,他盖房子,是有良心的,用工用料都实在。自己就住在自己盖的小区里,办公室也在自己盖的小区里。每次去看,那办公室都安安静静,里面的员工都是动辄十几年几十年跟随他的。为人真是不错!
结果,前些年,经营方面出了问题。因为他借了很多民间借贷,我知道的一笔就是,找浙江一家非常有名的上市公司周转了大约五千万,利息一年一年五百万左右,借一年。结果,后来回款了,想提前换,人家不让,非得全额算利息。为什么他会这样呢?因为,他不太管具体经营,可能本身也不太精通,加上人很实在,所以,周边很多打他主意的人。这个弄一点那个弄一点,像一艘船,破了很多小洞。各种奇闻,都是他那里得知的。有旗下老伙计,承包钢材木材的,卖给他,一车拖进工地,然后转一圈,拖出来,再转回去,又算一车的钱。可是,早些年,利润高,这些小钱,根本不算什么,也就算了,都是老伙计了~
大约前几年的时候,市场不好了,加上,屋漏偏逢连夜雨,几块地由于拆迁,领导换届等问题,拖进去了。这下子,就倒霉了!话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这一下,摧枯拉朽,处处碰壁。就去民间贷款,银行贷款。最后绷不住了。要知道,有些钱,放贷给你的人,你是不得不还的!一旦出了问题,变卖各种资产,先把这些不得不还的大爷的钱还了,才有机会往后走。好了,拆东墙补西墙,这样搞了一阵子,还是绷不住。我那时候看他,真是感叹,他很早就开奔驰600了,老款的,巨大无比,然后,他身高不高,从车里下来,再加上比较憔悴,真是看上去难过…再后来,被以非法集资抓进去了。至今关了好几年了,听说可能快出来了。这几年,年年都和家人在监狱过年,他儿子也被抓进去了,当时在另一个城市被手机定位,一下子就抓到了,飞快的!这我党要抓人啊,哪里跑都跑不脱。最后清算,我都傻了,创业三十多年,最后倒欠国家几十亿。我都不知道怎么算的!当时想引入新房产公司收购或者入股啥的,都到这一步了,谁还雪中送炭?都跟秃鹫一样等着,那是世态炎凉!
由于他整个发展历程,这几年我都多有耳闻,我前些年还专门请我的伙伴们去了浙江,专门在他工地待了好久,开会,检讨,那一片别墅,真是好位置好房子,可是,无人开工,落寞异常,我们待在那里,就感叹!真是要保守!保守一点,方能去求长治久安!你钱多,身边很多人可能就冲着你的钱来,你权利大,那么,就冲着你的权利来!
经营一个事业,随时要想到万一发生最坏的情况,我该如何面对,应对!
投资理财,随时要想到,万一再有股灾出现,我该如何处理!
我想,我可能这辈子都不会去尝试满仓了,更不用说融资融券那种杠杆了。这位前辈带给我的冲击太大了。后来我写了一些文章,也是从这里面感悟到的。
事业做得再大,倘若没有腾挪的空间,没有弹性的策略,只要一次,只要一次突发状况,很可能就要收走你之前累积的所有!
后来,我对欧文卡恩那句话,有了很深刻的体会——格雷厄姆教给我最大的一点就是抵御赚取快钱的诱惑!
以及,巴菲特说——人一辈子富一次就好!那真是充满智慧的格言!
一辈子富几次,能留下传奇的经历,能留下动人的故事。
一辈子富一次,只能留下从容安逸的人生,没有故事,没有传奇!
……我要那么多故事干什么?我又不是故事会…

53.本人即亲身经历过炒股巨亏和破产。作为有过亲身经历的我来说,我觉得比看到别人类似的故事,可能更有些发言权。
简单说说我的巨亏经历吧!我是1999年入市,2003年开始专职炒股,2005年开始帮着打理几个亲友的账户,到2007年底累计收益7倍多,还算顺风顺水。但08年股灾来临,我因为没有及时离场先是大亏,后来又急于翻本使大亏变成了巨亏。到2008年10月,最大亏损75%,全年亏62%。有些06和07年才代管的亲友账户亏损幅度过半,当然,自己的账户也是一样的损失惨重。自己的损失自己担,但别人的损失即便不承担,我也有责任把它赚回来。如果加上需要我赚回的这几百万损失,名义上我是已经破产了的。
直到2014年,过去整整七年,我用7年4倍的收益挽回了全部损失并市值创新高。从05到16年底,实现了25.7%的年化,让6000点高峰时进场的亲属账户也实现了收益翻倍。经历的这一切,既与自己性格比较执拗有关系,也来自不断学习后的进化,更离不开一直信任我的人的鼓励。
巨亏或破产虽然不是好事,但在某种程度上也不完全是坏事。至少我的这次巨亏,让我重新审视自己和投资,并在此后用几年的时间实现了投机者向投资者的转型,也为今后的投资之路找到了方向。
详细的经历我有过长文记载,有兴趣的雪友可搜索“不忘初心二十载 我的投资理论和体系”和专访“从巨亏到11年盈利1188% 访雪球财经博主儒峰”一文。

54.一个普通朋友,农村家庭没啥资本,没啥钱,自己心高气傲,上班坐不住也瞧不上,14年跟人学用信用卡套钱出来各种折腾,动员身边亲人全部都办了卡给他,自己老婆,姐姐,姐夫,,,等等,,,一开始蛮顺利,挣点钱天天吃喝玩乐,(其实后来才知道开始也没赚到啥钱,但是套出来贷款手里上百万就是天天玩,还赌钱)后来开始抵押车子房子,又在身边朋友同学借钱,五万十万的借,骗,最后沦落到没钱吃饭两百块也要借。大概一年后,瞒不下去了,跟家人交代一共欠了200万左右吧,中部地区农村家庭这算一笔巨债,各种银行信用卡现金分期,各种小额贷款,网络贷款,车子房子抵押贷款,连她老婆名下也不能幸免,父母家天天被各种银行贷款公司委托的讨债人闹得一塌糊涂,一气之下把他赶出门,媳妇直接诉讼离婚孩子也不要了直接走了,真正的妻离子散,家人不容,有家不能回,凄惨!!!16年5月份后到现在就没消息了,,,,这人是我朋友圈一个最负面的警醒,整个圈子朋友都常谈起以此人为戒,坚决不做超出能力圈的事,不管赚再多钱,再风光,坚决不碰赌,不沾毒品,风光时要给老婆孩子,父母留一个保他们生活的安全垫。

55.亲身经历的一家国企公司从诞生到破产关闭。
2000年A公司成立,注册资本3000万,00年,01年亏损几百万。找到家台湾大企业合资注册资本一个亿。02年盈利几百万,03年顶峰,盈利3000万。04年盈利一千万。05,06年小盈利,07年公司几千万货款被一台湾人拖欠,A公司近一半产品由该台湾人包销,小亏。08年亏损几千万,其中有800万是前些年倒卖进口原料被海关发现,罚款800万,欠款几千万的台湾人无钱支付所欠货款,以质量问题为由做退货处理。同年本地媒体报道,金融危机影响严重,盈利几千万的龙头企业因金融危机影响亏损几千万。A公司库存混乱,盘点存货,盘亏上千万。总经理年终总结,行业性亏损,集体理解。09年-10年,行业萎缩,公司每年不再谈经营亏损状况。2011后一直亏损数额不详。12年因为与公司打劳动官司,在工商所查到官司09年后每年亏损千万以上。12年本人离开公司。14年A公司兼并集团下另一家公司。16年,公司与一家私人企业建立合资公司试图转型,注册资本500万,集团有参股,公司骨干有参股,总经理参股300万。新公司法人为A公司经理。新公司部分费用从A公司走账。16年底,当年设立A公司的集团负责人退休,集团新上任负责人决定破产关闭A公司止血。因为A公司关闭不支付补偿,A公司骨干与集团谈判:”请集团公司注意,某年,公司在长期亏损的情况下购买行业某公司二手生产线花了几千万,该生产线购回后花钱安装好就没有开工过,说是经营状况变化止损,行业持续亏损几年了,为何收购了二手设备才发现经营环境发生变化,请集团注意该收购行为是否存利益输送,存在在国有资产流失。”并发送举报信到相关部门。谈判结果集团支付补偿款。A公司进入破产清算手续中。
个人印象,部分国企,即便是成立了合资企业,建立了董事会,年年有审计,当企业处在内部人掌控中,破产关闭是迟早的事。

56.讲个自家的故事,2013年老爸进入电商服装行业,以为自己20年的服装经历可以面临一切,没想到电商的规则不一样,新客推广才是最重要的,老客才看质量,300万砸下出到现在都没利润。

——-

浙江有一位房地产的前辈,在那边也算知名人士了。八十年代就做房地产了。他是一个传奇!文化水平不高,小学。从做泥工开始。做到几十亿。往年每年过年都见面的。一家人和和气气。在当地名声也很不错。因为,他盖房子,是有良心的,用工用料都实在。自己就住在自己盖的小区里,办公室也在自己盖的小区里。每次去看,那办公室都安安静静,里面的员工都是动辄十几年几十年跟随他的。为人真是不错!
结果,前些年,经营方面出了问题。因为他借了很多民间借贷,我知道的一笔就是,找浙江一家非常有名的上市公司周转了大约五千万,利息一年一年五百万左右,借一年。结果,后来回款了,想提前换,人家不让,非得全额算利息。为什么他会这样呢?因为,他不太管具体经营,可能本身也不太精通,加上人很实在,所以,周边很多打他主意的人。这个弄一点那个弄一点,像一艘船,破了很多小洞。各种奇闻,都是他那里得知的。有旗下老伙计,承包钢材木材的,卖给他,一车拖进工地,然后转一圈,拖出来,再转回去,又算一车的钱。可是,早些年,利润高,这些小钱,根本不算什么,也就算了,都是老伙计了~
大约前几年的时候,市场不好了,加上,屋漏偏逢连夜雨,几块地由于拆迁,领导换届等问题,拖进去了。这下子,就倒霉了!话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这一下,摧枯拉朽,处处碰壁。就去民间贷款,银行贷款。最后绷不住了。要知道,有些钱,放贷给你的人,你是不得不还的!一旦出了问题,变卖各种资产,先把这些不得不还的大爷的钱还了,才有机会往后走。好了,拆东墙补西墙,这样搞了一阵子,还是绷不住。我那时候看他,真是感叹,他很早就开奔驰600了,老款的,巨大无比,然后,他身高不高,从车里下来,再加上比较憔悴,真是看上去难过…再后来,被以非法集资抓进去了。至今关了好几年了,听说可能快出来了。这几年,年年都和家人在监狱过年,他儿子也被抓进去了,当时在另一个城市被手机定位,一下子就抓到了,飞快的!这我党要抓人啊,哪里跑都跑不脱。最后清算,我都傻了,创业三十多年,最后倒欠国家几十亿。我都不知道怎么算的!当时想引入新房产公司收购或者入股啥的,都到这一步了,谁还雪中送炭?都跟秃鹫一样等着,那是世态炎凉!
由于他整个发展历程,这几年我都多有耳闻,我前些年还专门请我的伙伴们去了浙江,专门在他工地待了好久,开会,检讨,那一片别墅,真是好位置好房子,可是,无人开工,落寞异常,我们待在那里,就感叹!真是要保守!保守一点,方能去求长治久安!你钱多,身边很多人可能就冲着你的钱来,你权利大,那么,就冲着你的权利来!
经营一个事业,随时要想到万一发生最坏的情况,我该如何面对,应对!
投资理财,随时要想到,万一再有股灾出现,我该如何处理!
我想,我可能这辈子都不会去尝试满仓了,更不用说融资融券那种杠杆了。这位前辈带给我的冲击太大了。后来我写了一些文章,也是从这里面感悟到的。
事业做得再大,倘若没有腾挪的空间,没有弹性的策略,只要一次,只要一次突发状况,很可能就要收走你之前累积的所有!
后来,我对欧文卡恩那句话,有了很深刻的体会——格雷厄姆教给我最大的一点就是抵御赚取快钱的诱惑!
以及,巴菲特说——人一辈子富一次就好!那真是充满智慧的格言!
一辈子富几次,能留下传奇的经历,能留下动人的故事。
一辈子富一次,只能留下从容安逸的人生,没有故事,没有传奇!
……我要那么多故事干什么?我又不是故事会…

——

本地建筑起家的赖老板,95年就有上千万资产了,出手极阔绰。那时我读初中,老爹让我喊他赖伯伯,我注意力都在赖老板的假发上,没出声,赖老板就说孩子真腼腆喊一声伯伯给100元,喊了20声,2000元还没揣热老妈就拿过去了。第二年赖老板在旋转餐厅和人打牌,中了局,一天一夜就输光了,回到农村混吃混喝。当年和老爹去看过他一次,老爹感叹“老赖又变回农民了”。
自家,97年20万收了铁路局下面的一个砖厂,然后有一天砖窑垮了……

——–

04年期货入行时遇见的一个比我早入行两年的朋友,我记得05年1月他开始用30万资金买铜,价格大概是27000附近,一路买盈利也用来买,一直做到06年4月,总共大概赚了6000多万。以为从此他就发达了,有段时间他小打小闹做期货,08年5月进去做橡胶,投入巨额资金,到六月底盈利就有500多万,好景不长,天胶从7月开始不停下跌,特别是国庆放假后连续跌停,,最后到11月全部清盘,亏了将近7000万,据说把家里所有能卖的都卖了,还是欠了很多,有江湖人追杀他,那年12月一起吃了个饭,很惨,后来就再也没见过他。天胶价格后来从08年12月底开始上涨,11年达到高点43500。。。。。。。

——-

去年下半年听过一个招商银行的讲座,请的是大成律师事务所的,讲座的内容是家庭财富怎么传承的,讲了无数个案例,都是身价几十上百亿的,有企业家在美国投资了几千万美元房产然后去世了,企业不在自己子女手里没有了控制器,然后自己的老婆子女连遗产税律师费都交不起,美国几千万房产眼睁睁看着就是没法拿过来(当时听完这个案例我知道美国的遗产税真尼玛可怕呀,美国一号公路旁有个赫斯古堡,很多人走一号公路都会过去看,极尽奢华,家里有电影院和动物园,想想有多NB了,为什么这个没有传承给下一代呢?因为尼玛遗产税太高,所以,索性捐给政府了),还有企业家给孩子存了几千万觉得这辈子都够孩子花了,然后突然离世公司被兄弟姐妹霸占了银行存款也被提走了,自己的孩子很可怜的。

确实很多人别说富不过三代,可能一代都过不去。

赫氏古堡 编辑赫斯特城堡是20世纪美国报业大亨威廉·蓝道夫·赫斯特在加利福尼亚州圣西蒙附近滨海的一座小山上建造的。这座私人庄园1919年开始规划建设,直到1947年才基本建成。赫氏古堡占地超过8300平方米的庄园建筑混合着欧洲和地中海建筑风格,丰富的收藏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赫斯特死后,由于难以承受高额的遗产税,其家族于1957年将城堡及附近庄园捐献给加州。如今,城堡作为加州的州立历史公园对游客开放。
大家路过这里的时候一定要去看看,比中国现在任和一个富豪的宅邸都更土豪!

———–

第一:千万别赌,一个亲戚的朋友,跟他吃过几次饭,喊他叔,九十年代从广东拿服装到内地卖,到后来自己开服装厂,多的时候厂里有一百多人,九十年代资产过百万,结果一夜之间赌博全输光。零几年的时候抓住房地产风,搞房地产,人生第二次腾飞,有车有房有存款,资产多少不知道,结果好景不长,又去赌,房子车子全部输了,据说有一夜现金都输了一百多万,现在落魄到混吃混喝,以前风光的时候给女朋友买了一套房,一辆车,没钱了之后,女朋友也分了,房车一分钱也不给他,原配老婆在他第一次曙光额度时候就跟她离了,现在50多快60了,要再翻身也难了。
另外一个朋友,以前是某游戏的一个大区代理,也是赚钱太快,内心膨胀把持不住去赌,结果钱输完了,代理丢了,现在一切又从头来过。
第二:别做自己不熟悉的行业,看到别人挣钱了以为自己做也能挣钱,一个同行,前两年的时候碰到聊了一会,问他最近忙什么,怎么好久都不见他人,他说和三个朋友合伙开一个休闲山庄,一人投了一百多万,后来陆陆续续又投了。一些,开了一年做不下去了,钱也抽不出来,也没人接盘,现在打算撤出,重新开始,陷在里面。只会越陷越深。

—–

十一二年前,我在广东,广东流行外围六合彩,就是以香港马会结果,广东内地人外围坐庄跟你对赌。
有一天我走在路上,捡到张卡片,样子跟银行卡类似,上面好像有之前7期的结果,当然都是正确的,这其实是个老掉牙的骗局,但当时我昏了,然后我照着卡片上的电话号码打过去,对方叫我打3000元过去会寄近期的结果过来,当然我付钱得到号码,然后我将全部积蓄三万元(其中大部分是从股市中取出的,讽刺的是如果放在股市会有不错的收益)中的二万五千元(真是个百分百的二百五)平均分在十个地方下注,因为如果中的太多会担心拿不到钱,毕竟这是非法的,外围六合彩赔率1赔41,如果中了我会赚40倍,当然我没中,然后我醒过来了发现自己上当了,然后我报警了,然后我回来等消息,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最后我再也不相信天上掉馅饼的事。天上会不会掉馅饼?会,但概率太低,你做某个决定不能基于这个理由,而是你想到最坏的结果后,你是否能接受,如果你接受那你就可以去做。
很有意思的是,我第一次破产,并不是在股市,事实上我没有在股市亏过钱[害羞]
今天,我很庆幸那时发生那样的事,有人说过一个人一生要经历一次破产,越早越好,太早经历你会有时间爬起来,我同意

———–

这个真实故事,但不是巨亏。
2016年初。
岳母出租的房子换房客,帮忙去搬家具。结果发现,房客原来住大宁,去年配资炒股票,尝了甜头后把唯一住房给抵押了炒股票,最高净赚600万,然后股灾来了,全部吐出去,还把房子给亏了一半。所以,现在从大宁住房里搬出来过渡一下,准备买一套小户型以后再说了。
一家三口,儿子毕业不久。


创始人别那么抠门

$
0
0

创始人别那么抠门

09 年以来,我几乎一直在创业公司,要么自己创业,要么合伙加入朋友的公司。我发现了一个很明显的现象,10年、11年的时候我在极客公园工作,当时招人我只需要发一条微博、一篇博客,在文字里透露出各种情怀,就会有志同道合的人加入。但在近两年,我发现情怀已经不能吸引人才加入了,他们已经不相信创业梦想,只相信现金了。

与其说他们不再相信情怀和梦想,不如说年轻人们变得更实际了,以往可能到了 30 岁的年龄才能深刻意识到创业的高风险性 — 因为这个年龄的人已经不能毫无顾忌地拼了,但现在新一代的年轻人,比如刚毕业的,很多已经变得很实际,他们不再相信期权,不再相信创始人的承诺,你付我多少工资,我就干多少活。

这种心态的变化可能与一些创业公司创始人不兑现承诺有关。

Artboard 2

年轻人不再谈梦想

比如,我的好朋友冯大辉,在一家名为丁香园的公司工作了数年,按常理来说,股权应该已经 100% 解除限制了,但在他准备离开时,创始人并没有兑现给他的承诺,这其中有很多细节,也有不少法律上的模糊地带,当事人没公开说,我也就不说了。但在外界看来,这个故事就是一个 CTO 为公司尽心尽力,不仅把技术带好,还把公司的新媒体做了起来,最后却被踢出局,没有得到应有的利益。

类似的事还有很多,比如某云服务厂商的员工就曾经在 V2EX 论坛吐槽股份问题,当时这件事在技术圈也引起了广泛讨论。

昨天,相信大家也看到一篇关于某游戏公司技术合伙人干了 7 年被无情踢出局,一点股份没拿到的文章。文章矛头直指该公司 CEO,到目前为止,CEO 或 CEO 的夫人均未出来回应。也许像很多刷屏的文章那样,过一段时间剧情说不定会反转,但无法改变的是,一件又一件合伙人、员工被创始人在股份、利益分配问题上设坑的事都在让年轻人加入创业公司失去了信心。

这是一件好事吗?说好不好,说坏不坏。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着想

有人可能会说,为什么以前没怎么听说这种事,现在却越来越多?以前也不是没有,只是创业大潮来了,创业的人多了,里面的坏人也就自然多了,就好像不是老人变坏了,只是坏人都变老了而已。

合伙人是弱势群体

员工也好、合伙人也好,在创业公司里都是弱势群体。说得不好听一点,如果创始人想耍小心眼,哪怕合伙人被写到工商注册里面,创始人都有办法联合投资人把合伙人踢出局,这里面可以有 10000 种操作手法(这里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最简单的,创始人联合投资人成立一家新公司,把资产全部转移,在新公司里剔除合伙人。这种操作方法是可行的,如果创始人有意在创业初期就把公司资产放到个人名下,而不是公司名下,这种转移简直是易如反掌。

员工也好、合伙人也好,在创业公司里都是弱势群体。我的一个朋友,曾经短暂加入一家创业,他被创始人忽悠加入时被承诺了一定的股份,以及未来几年的股份外的利润分配,具体的,就是未来几年,公司如果盈利到达某个数值,利润按照特殊的比例分成,而不是股份比例。合伙人们当然很高兴,觉得这位创始人很厚道。

但是,当我这位朋友加入这家公司后才发现,一些后期的合伙人根本没在工商注册的名单里,股份和利润分配也只做了口头承诺,于是他牵头起草合伙人协议,试图把这些细节都落实到纸质文件上。无奈,在利润分配的问题上,创始人反复变卦,甚至把已经签署的文件强行收回希望修改后重签。

后来,我这位朋友离开了这家公司,他的离开已经快一年了,至今那份利润分配协议还是没有签署。因为这位朋友在设计协议时咨询过我,那家公司的一些合伙人也知道,今天看到刷屏的那个故事,有位合伙人跟我说,「这里边故事比较多,不方便多谈。我相信你懂我懂,不用聊的」。

员工也好、合伙人也好,在创业公司里都是弱势群体。他们在创业过程中付出的总时间不比创始人少,因为相信创始人才加入,最后发现被坑,却鲜有利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这里有一个原因是,大多数创业公司给员工的都是「期权」,有的是创始人「代持股份」。如果公司是一家在中国注册的公司,期权都是无效的,中国的法律不认期权。

代持股份,在《公司法》里有相关条文承认其有效性,但这里其实有潜在的风险,实际出资人享有的是投资权益,没有股东权益,股东权益全部都在代持人身上,大多数情况下,也就是创始人。这种操作方法很普遍,其实对双方来说,都是有风险的,在双方和谐相处时当然没有任何问题,而一旦出现意见纠纷,假设代持人想坑出资人,他可以不向实际投资人转交资产收益,而滥用股东权利擅自处置股权(转让、质押)等。

一般来说,出现纠纷时,创始人会和合伙人商量,以「适当」的价格回收其股份。但什么价格是「适当」的,这里又是一个模糊地带。如果合伙人不认可这个「适当价格」,创始人大可以说期权在中国是无效的,但如果适当价格是过低的,自己心里又爽不到哪里去。

说到这里,似乎我们都认为合伙人挺难的,一方面要付出自己全部精力,另一方面,随时都可能被坑。然而,创始人也好不到哪里去,他心里也有很多苦。

创始人心里也有苦

投资人股东一般是站在创始人那边的,当公司有重大决策,比如踢走一个合伙人时,他们大多数情况下会合力去做。有良心的创始人这时会和合伙人商量一个退出机制

比如一家公司的成立时公司估值 1000万,合伙人占 10% 股份,股份价值 100万。公司运作 4 年后,估值已经到了 1 亿,合伙人的股份可能被稀释到 7% (假设),这时他的股份价值应该是 700 万。如果这个时候合伙人退出,公司理应回收他的股份,但大多数创业公司很难在这个时候拿出 700万现金。

于是双方就开始扯皮了,合伙人认为这是合理的价格,但创始人心里知道,如果公司掏出那么多钱,公司就没法周转了。双方谁也不让谁。这时,解决方法有两个。

一是商量。双方协商一个合理的价格,比如 300 万,如果双方都满意,好聚好散。

二是查看当初签订的股权退出协议,有些制度比较完善的公司,会在签订股权协议的时候就规定行权价格,如果是这样,事情也是比较好办的。但是,很多时候创始人还会认为行权价格过高,这时又不得不使用第一个办法:商量。

有些创始人为了避免合伙人退出导致资金短缺,会给合伙人限定行权比例,比如工作满一年,释放股份的 25%,4 年全部释放完毕。有些过度保护自己利益的,会在协议上写上「市场公平价」,什么是市场公平价?谁来定义?这种模糊的说法,对合伙人是不公平的,但反过来想,创始人难道不应该最大限度保护公司的利益么?

创始人保护公司利益无可厚非。在创业初期,每个创始人都很抠,除了那些拿了巨额投资的明星创业者。不管是多熟悉的朋友、多靠谱的合伙人,创始人总会留一个心眼,总会设想最坏的情况,避免合伙人离开导致公司的利益和股东的利益损失。

甚至,在关键的时刻,采取特殊手段把合伙人踢出局。像这两天刷屏那篇文章里说的,虽然这个合伙人在公司干了 7 年,领着比同行低的薪水,但在创始人眼里,他可能认为他已经给这位合伙人合理的退出价格了,因为他在几年前已经给这位合伙人奖励了 100 万(文章里说的)。

7 年,除了基本工资外,获得 100 万收入,这算高么?其实不高,但我们其实无法从文章里获知公司的目前的营收状况,可能 100 万对于公司来说已经是一笔巨额支出,创始人自己已经觉得对得起这个兄弟,已经心安理得了。

又或者,在公司关键时刻,这位 7 年的合伙人的一些做法阻碍了公司进展,创始人不得不把他踢掉。我们当然可以认为这位创始人很无情,但从公司的利益角度去看,可能是对的。但这里,理应有合理的赔偿,至少从外界的报道来看,未见有赔偿的迹象。

当然,这些都是猜测,我们现在只看到一面之词,其实没法客观去评价这件事。但无论如何,创始人最大限度地维护公司利益,这个出发点是对的,只是有些人的做法不厚道,有些坏人混入了创业圈

创业维艰

创业公司初期没什么钱,用股份吸引人才加入是合理的,我在两次创业里都这么做,并且和赠予股份的员工签署了纸质协议。在这件事上,我自认为问心无愧。

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我也作为合伙人被坑过,我知道合伙人的弱势,当我创业时,我不能让我的合伙人付出了但没有得到合理的回报。梦想要有,人民币也需要有。

但我也不得不留心眼,我也会和合伙人签署代持协议,也设定行权比例和行权价格,公司和股东利益是最重要的,我不能容许一个合伙人离开,导致公司的资金链断开或出现大缺口。

合伙人、核心员工与创始人之间的沟通很重要,而且,所有沟通的成果都应该落到纸面文件上,不管是哪一方,都怀着最大的好意去创业,但再好的人,总会有使坏的时候,不落实到纸上,没有法律的承认,所有口头的承诺都是扯蛋。

希望创始人们不要太抠门,我们自己在付出时间和精力的同时,合伙人们、员工们也都付出同样的时间和精力,他们理应得到合理的回报,维护公司利益没错,但应该同时在制度上让员工切切实实地感受到:创始人是慷慨的,是愿意分享利益的,是想和我们一起财务自由的。

不然,谁还愿意参与创业?谁还相信情怀?谁还愿意付出青春给梦想?

创始人别那么抠门,合伙人多留心眼。


Article 0

$
0
0

创业七年却被净身出户,CTO 们在创业时都会遇到哪些坑?

Melody13 小时前
创业七年却被净身出户,CTO 们在创业时都会遇到哪些坑?

昨天,我的朋友圈被这样一篇文章刷屏了。

《就算老公一毛钱股份都没拿到,在我心里,他依然是最牛逼的创业者》

WechatIMG292.png

文章以一个妻子的口吻讲述了一个厚道又勤恳的 CTO 是如何在创业七年后被净身出户的故事。文章的主角和大多数对创业充满了热情的码农一样,他技术过硬,整日加班,即使常年拿着远低于市面平均水准的工资也毫无怨言。然而,创业 7 年,眼看着公司从 30 人发展到 150 人,作为公司技术合伙人的他每月也仍然只有 1 万多的薪水可以拿。当孩子出生,家庭遭遇经济危机,他才想起要和 CEO 确认当初承诺过的股份,然而,CEO 早在之前就巧立名目成立了一家全新的公司并将股份全部转移到自己一人身上,他只给了 CTO 两个选择,要么净身出户,要么留下来继续拿每个月的死工资。

看到这里,可能很多人都会说这个 CEO 真是太可恨了,是的,CEO 的确可恨,但这件事情之所以会传播的如此之广,除了文中妻子对丈夫的支持令人分外感动外,更重要的是,这件事情本身也非常具有普遍性。

「技术合伙人」这个词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所谓技术合伙人,其实就是企业的 CTO。对于创业公司来说,CTO 的重要性想必已经不用我再多说,对于企业来讲,CTO 的工作往往就是企业金字塔中最重要的那块基石。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CTO 这个群体却经常都会遭受到一些不太公正的待遇,而期权纠纷就是其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情况。

股权激励是什么?

如今,在创业公司里,用股权期权吸引员工已经成为业内常识。

众所周知,在创业早期,公司是很难为员工提供丰厚的报酬和福利的,而股权激励就是初创公司为了吸纳和引进人才而发明的一种福利,它相当于公司为你提供的一张暂不可支取的未来股票。

作为一种特殊货币,股权经营的是信用。它的信用取决于股东对它未来价值的预期与信任,本质其实是一种投资行为,所以,当你加入了一家公司并接受了公司给你的股权激励计划,其实也就代表了你愿意用自己的青春岁月和聪明才智去长期持有这家公司。

虽然股权激励设立的初衷是为了让企业和员工达到一种共赢的状态,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很多人对这件事情不了解,不清楚,导致最后落地时往往都会引起纠纷,前有曹政与 4399 的纠纷,后有冯大辉与丁香园的纠纷,今天又有了这位 CTO 净身出户的事件。

每一次的纠纷和讨论,撕裂的都是股权激励赖以存在的信任基础。想想看,如果创业公司的股权普遍出现信用危机,还哪有人才愿意为了这些虚无缥缈的股权而放弃大公司的高薪酬高待遇而转投创业公司呢?最终,撕裂的信用影响到的将会是整个行业的基础生态。

而经过这次事件,相信技术合伙人们也应该吸取一些教训了。

技术合伙人在创业时应该避免哪些坑?

1、CEO 拥有公司 90% 甚至是 100% 的控股权,CTO 名义上是合作伙伴,但实际上只被当成了普通员工。

这在初创公司是挺常见的一种状况。

因为其实有很多的 CTO 在被人拉伙创业时,自己心态都没有摆正,也就是说,即使他成为了合伙人,但在心态上,他也仍然是在为人打工。

事实上,合伙人是一种合作关系,而任何的合作关系,都应该在初期将利益和责任分配到位。

然而,现实生活中,很多 CEO 都会告诉合伙人,公司在创立初期股权不宜太过分散、否则会不利于公司的决策和快速发展云云。但其实,这种做法并不十分合理,虽然不排除很多人用这种方式成功了,但这种方式的弊端就在于,后期利益分配不均几乎是一个大概率事件。

尤其是像技术合伙人这种为公司贡献研发成本的高端人才,他们的工作很多时候都是难以在业绩上有所体现的,很多创始人甚至根本不懂技术,也并不能够合理的评估一个 CTO 的价值,所以,入伙前期谈好一切几乎是技术合伙人保证自己合理权益的唯一途径。

2、警惕公司的改革调整期

在文中,作者也提到了,15 年初的时候,这家公司就已经准备上市了,但是,「因为之前老公司的帐做的不好有些东西比较乱,所有要注册个新公司,这样上市可能更顺利。」这是这位 CTO 的说法。

但事实上,当 CTO 的妻子去查公司的公开信息时,才发现「老公只是老公司的董事,新公司完全体现不出他的存在,新公司是 CEO 一个人独资的,公司业务早已经从老公司转移到了新公司,而且由于他之前从未签署过任何合伙人协议,和新公司只有雇佣合同,所以他的处境是特别被动的。

对于初创公司来说,企业架构中途发生调整是比较常见的事情,如融资、并购、准备上市等等都有可能会让公司的架构产生调整。

冯大辉的好友白鸦之前就曾通过社交媒体发声称:冯大辉因为公司 VIE 架构的问题,自己的股份一直没有转过去,冯大辉对丁香园持有的只是期权,对外融资的文件中,融资文件上描述的冯大辉也是「高级管理人员」而非「股东」。

很多 CTO 都会觉得,公司架构这种事情,太复杂了,我只要管好技术这块就好。但其实,每一次公司的架构调整都和你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如果你是合伙人,那有关公司的每一份文件,你都应该认认真真的浏览每一行字,保证自己的利益不受侵害。

3、没有书面协议的口头承诺不具有法律效应

很多技术合伙人都认为公司还没有上市,虽然之前就已经谈好了股权的事情,但正式的手续可以不用走的太早。

但口头承诺并不具备法律效应,在公司一无所有时,利益还好分配,但公司一旦做大,人心就杂了,此时再去追讨自己当初被承诺的权益,个人就会处于一个完全被动的状态。

文中的 CTO 从未签署过任何的合伙人协议,在公司架构发生变化时,也没有去确认自己的股份是否有同时转入新的公司,以至于最后,七年劳苦,一朝流水。

创始人之间相互信任,是保证一家公司能够走的长远的基础,但如果这份信任只是单方面的,那就难免会让人寒心。

所以说,说再多道理,谈再多感情,最后也不如一纸协议来的实在。


JavaScript Top 10 Articles for the Past Month (v.Feb 2017)

$
0
0

JavaScript Top 10 Articles for the Past Month (v.Feb 2017)

For Jan-Feb 2017, we’ve ranked nearly 1,600 JavaScript articles to pick the Top 10 stories (0.63% chance) that can help advance your JavaScript career.

This JavaScript list includes topics such as: Webpack, Performance, Functional Programming, ES6, ES7, Interview, Scope, Prototypal Inheritance, Promise, Open source. The list for React, Angular and Node will be posted separately.

Mybridge AI ranks articles based on the quality of content measured by our machine and a variety of human factors including engagement and popularity. This is a competitive list and you’ll find the experience and techniques shared by JavaScript leaders particularly useful.

Rank 1

Front-end Developer Handbook 2017. Courtesy of cody lindley


Rank 2

JavaScript Start-up Performance. Courtesy of Addy Osmani


Rank 3

A simple interactive ES6 Feature list.

……….. [Also read: ECMAScript 2017: Final feature set by Dr. Axel Rauschmayer]


Rank 4

A Detailed Introduction To Webpack. Courtesy of Smashing Magazine and Joseph Zimmerman


Rank 5

Learn the fundamentals of functional programming — for free, in your inbox. Courtesy of Preethi Kasireddy and Free Code Camp


Rank 6

Master the JavaScript Interview: What is a Promise? Courtesy of Eric Elliott

…………… [ JavaScript Interview: Functional Programming ]


Rank 7

Glossary of Modern JavaScript Concepts: Part 1. Courtesy of Auth0 and Kim Maida


Rank 8

Understanding Scope in JavaScript. Courtesy of Scotch Development and Hammad Ahmed


Rank 9

JavaScript’s Prototypal Inheritance Explained Using CSS. Courtesy of Nash Vail



How to make your React Native app respond gracefully when the keyboard pops up

$
0
0

When you’re working with React Native apps, a common problem is that the keyboard will pop up and hide text inputs when you focus on them. Something like this:

There are a few ways you can avoid this. Some are simple, some less so. Some can be customized, others can’t. Today I’ll show you 3 different ways you can avoid the keyboard in React Native.

I’ve put all the source code for this tutorial on Github.

KeyboardAvoidingView

The most simple solution, and the easiest to install, is KeyboardAvoidingView. It’s a core component but it’s also pretty simple in what it does.

You can take the base code, which has the keyboard covering the inputs, and update that so that the inputs are no longer covered. The first thing you have to do is replace the container View with the KeyboardAvoidView and then add a behavior prop to it. If you look at the documentation you’ll see that it accepts 3 different values — height, padding, position. I’ve found that padding works in the most predictable manner. So that is what I’ll use.

This gives us the following result. It’s not perfect but for barely any work, it’s quite good.

One thing to note is that on line 30 you’ll see a View that has a height set to 60px. I found that the keyboard avoiding view doesn’t quite work with the last element, and setting padding/margin didn’t work. So I added a new element to “bump” everything up a few pixels.

The image at the top gets pushed out of the view when using this simple implementation. I’ll show you how you can fix that at the end.

Android users: I’ve found this to be the best/only option. By addingandroid:windowSoftInputMode="adjustResize" to your AndroidManifest.xml the operating system will take care of most of the work for you and the KeyboardAvoidingView will take care of the rest. Example AndroidManifest.xml. The remainder of this article likely won’t apply to you.

Keyboard Aware ScrollView

The next option is the react-native-keyboard-aware-scroll-view which gives you a lot of bang for your buck. Behind the scenes it’s using a ScrollView or ListView to handle everything (depending on the component you choose), which makes the scrolling interaction pretty seamless. The other major benefit to this package is that it will scroll to the input that is in focus, which gives the user a nice experience.

Usage is also very easy — you just need to swap out the container View, again starting with the base code, and set a few options. Here’s the code, then I’ll describe it.

First off you want to set the backgroundColor of the ScrollView that way (if you were to re-enable scrolling) the backgroundColor is always the same. Next you want to tell the component where the default position is so that, once the keyboard is closed, it goes back to that spot — by omitting this prop the view could get stuck at the top after closing the keyboard, like this.

After the resetScrollToCoords prop you set the contentContainerStyle — this essentially replaces the containing View styles you had before. The final thing I’m doing is disabling the scrollview from user interaction. This may not always make sense for your UI (such as an interface where a user is editing many profile fields) but for this one it does, it doesn’t make much sense to allow the user to manually scroll because there is nothing to scroll to.

Combining these props together you get the following result, which works quite well.

Keyboard Module

This is by far the most manual option but also gives you the most control. You’ll be using the Animated library to help give smooth interactions like you saw before.

The Keyboard module, which isn’t documented on the React Native site, allows you to listen keyboard events emitted from the device. The events you’ll use are keyboardWillShow and keyboardWillHide, which return the length of time the animation will take and the ending position of the keyboard (among other information).

When the keyboardWillShow event is emitted you’ll set an animated variable to the final height of the keyboard and have it animate for the same duration as the keyboard sliding animation. You then use this animated value to set padding on the bottom of the container to bump all of the content up.

I’ll show code in a moment, but doing what I described above leaves us with this experience.

I want to fix that image this time. To do so you’ll use an animated value to manage the height of the image, which you’ll adjust when the keyboard is opened. Here’s the code.

There’s certainly a lot more to it than any of the other solutions. Rather than a normal View or Image you’re using an Animated.View and Animated.Image so that the animated values can be leveraged. The fun part is really in the keyboardWillShow and keyboardWillHide functions where the animated values are changing.

What’s happening there is that two animated values are changing in parallel which are then being used to drive the UI. That leaves you with this.

It’s a fair amount more code but it’s pretty slick. You have a lot of options for what you can do and can really customize the interaction to your hearts content.

Combining Options

If you want to save some code you can combine a few options, which is what I tend to do. For example by combining option 1 and 3 you only have to worry about managing and animating the height of the image.

The code isn’t much less than the source of option 3 but as a UI grows in complexity it can help you out a bit.

Each implementation has its pros and cons — you’ll have to choose the most appropriate one given the user experience you’re aiming for.



React.JS Top 10 Articles for the Past Month (v.Feb 2017)

$
0
0

React.JS Top 10 Articles for the Past Month (v.Feb 2017)

For Jan-Feb 2017, we’ve ranked nearly 1,200 React.JS articles to pick the Top 10 stories (0.83% chance) that can help advance your career.

This React.JS list includes topics such as: Performance, Redux, React Native, Angular to React, Ruby on Rails, Best Practices, Animation, Open source libraries & projects. The list for JavaScript, Angular and Node will be posted separately.

Mybridge AI ranks articles based on the quality of content measured by our machine and a variety of human factors including engagement and popularity. This is a competitive list and you’ll find the experience and techniques shared by React leaders particularly useful.

Rank 1

Our Best Practices for Writing React Components. Courtesy of Scott Domes


Rank 2

27 Projects for learning React.JS with Ruby on Rails. Courtesy of Hrishi Mittal


Rank 3

Setup a React Environment Using webpack and Babel. Courtesy of Scotch Development


Rank 4

How I built a super fast Uber clone for mobile web. Courtesy of Narendra N Shetty


Rank 5

How React Native drastically improved developer velocity at Instagram. Courtesy of Instagram Engineering


Rank 6

How I converted my React app to VanillaJS (and whether or not it was a terrible idea). Courtesy of David Gilbertson and Hackernoon


Rank 7

Our journey migrating 100k lines of code from AngularJS to React


Rank 8

Optimizing the Performance of Your React Application. Courtesy of Auth0and Alex Sears


Rank 9

6 weeks in hell I spent rewriting bumpers in React.JS. Courtesy of fat


Rank 10

How to build animated microinteractions in React. Courtesy of Christian Sepulveda



Node.JS Top 10 Articles for the Past Month (v.Feb 2017)

$
0
0

Node.JS Top 10 Articles for the Past Month (v.Feb 2017)

For Jan-Feb 2017, we’ve ranked nearly 1,000 Node.JS articles to pick the Top 10 stories (1% chance) that can help advance your career.

Topics included in this list are: Best Practices, Home Automation, Notification, Interview Q/A, Docker, NASA, APIs, Microservice, Digital Ocean. The list for JavaScript, React and Angular are posted separately.

Mybridge AI ranks articles based on the quality of content measured by our machine and a variety of human factors including engagement and popularity. This is a competitive list and you’ll find the experience and techniques shared by Node.JS leaders particularly useful.

Rank 1

Best Practices for Writing Node.js REST APIs. Courtesy of Trace by RisingStack


Rank 2

Retrogames Library with Node, React, and Redux 1: Server API and React Frontend. Courtesy of Samuele Zaza and Scotch Development


Rank 3

How to build your own Uber-for-X application [Part 2]. Courtesy of Ashwin Hariharan and Free Code Camp

…………. [ Part I ]


Rank 4

Node.js Interview Questions and Answers (2017 Edition).


Rank 5

Docker Introduction. Courtesy of Tobias T—


Rank 6

Ground Control to Major Tom: How NASA Uses Node.js [Pdf]. Courtesy of Node.js Foundation

…….……. [ Medium Post ]


Rank 7

Beautiful APIs in Node. Courtesy of Azat Mardan


Rank 8

How to Host a Node.js App on Digital Ocean. Courtesy of Chris Ganga


Rank 9

Enlightenments from the Node Gurus. Courtesy of Azat Mardan, Software Engineer at CapitalOne



中国国内可用API合集

$
0
0

中国国内可用API合集

目录

笔记

  • OneNote – OneNote支持获取,复制,创建,更新,导入与导出笔记,支持为笔记添加多媒体内容,管理权限等。提供SDK和Demo。
  • 为知笔记 – 为知笔记Windows客户端开放了大量的API,其中绝大部分,都通过COM提供,可以在javascript, C#, C++, Delphi等语言中使用。接口通过IDL(Interface description language)语言描述。
  • 印象笔记 – 印象笔记提供了ActionScript 3, Android, C++, Windows, iOS, Java, JavaScript, OS X, Perl, PHP, Python, Ruby等平台的SDK和完整的API参考文档,可通过API进行认证,笔记,笔记本,附件,搜索,同步等操作,同时提供企业版和本地API。
  • 有道云笔记 – 有道云笔记提供了Android SDK,同时Open API允许进行授权,用户,笔记本,笔记,分享,附件等方面的操作。

出行

  • 滴滴 – 滴滴提供了iOS和Android SDK, 可实现拉起滴滴叫车等方面的操作。
  • 神州专车 – 神州专车提供了API模式和H5模式两种接入模式,允许进行基础信息,订单,支付,充值,用户,发票,代金券,企业等方面的操作。
  • Uber – Uber提供了Android和iOS的SDK,允许进行乘客,行程体验,司机,派送次数等四大方面的操作。

词典

  • 百度翻译 – 百度翻译支持多种语言互相翻译,包含PHP, JS, Python, C, Java版Demo。
  • 必应词典 – 微软翻译API支持文字和语音两种类型,支持多种语言互相翻译,提供C#版本Demo。
  • 金山词霸 – 金山词霸允许进行简单的翻译操作。
  • 扇贝 – 扇贝提供了完整的API,允许进行用户,查询,添加学习记录,忘记单词,例句,笔记等方面的操作。
  • 有道词典 – 有道词典允许进行简单的翻译操作。

电商

  • 当当 – 当当允许商家用户和网站接入授权,可进行商品,订单,图片,问答,店铺和促销等方面的操作。
  • 京东 – 京东提供了Java, PHP, .net的SDK,授权后可进行多种操作。
  • 苏宁开放服务 – 苏宁提供了Java, PHP, .Net, Python版本的SDK,授权后可进行多种操作。
  • 淘宝开放平台 – 淘宝提供了Java, .Net, PHP, Python版本的SDK,授权后提供多种操作。
  • 亚马逊 – 亚马逊提供多种语言版本的SDK,授权后允许多种操作。

地图

  • 百度地图 – 百度地图提供了Android, iOS版本的SDK和JavaScript API,可进行定位、地图、数据、出行、鹰眼轨迹和分析服务。
  • 高德地图 – 高德地图提供了JavaScript和web服务API,Android和iOS SDK,支持地图,定位,搜索,路线规划,导航和室内地图等。
  • 腾讯地图 – 腾讯地图提供了JavaScript API,Android和iOS SDK,支持定位,地图,地点搜索,路线和导航等。
  • 天地图 – 天地图提供了H5 API和JavaScript API等web API,同时提供了Android和iOS SDK,支持基础地图服务,图层管理,地图覆盖物,地图工具,地名搜索和出行规划服务。
  • 图吧地图 – 图吧提供了JavaScript和Flash API,Android和iOS SDK,支持定位,地址解析,位置标注,位置截图,路线规划,周边查询,兴趣点搜索和在线导航。

电影

即时通讯

  • 环信 – 支持Android, iOS, WebIM, Linux, REST集成,支持多种消息类型。
  • 融云 – 支持Android, iOS, Web, 游戏集成,支持多种消息类型。
  • 网易云信 – 支持IM实时通讯,实时音视频,教学白班,专线电话,短信,聊天室,提供iOS, Android, Windows和Web SDK。
  • 腾讯云通信IM – 提供iOS, Android, Windows和Web SDK,支持多种消息类型。

开发者网站

  • Coding – 授权后可访问coding.net网站的内容。
  • 干货集中营 – 提供妹子图和Android, iOS, 前端,拓展资源等内容。
  • diycode – 授权后可访问diycode网站的内容。
  • 开源中国 – 授权后可访问开源中国网站的内容。
  • Laravel China – 授权后可访问 Laravel China 网站的内容。
  • Ruby China – 授权后可访问Ruby China网站的内容。
  • V2EX – 可访问V2EX网站的内容。

快递查询

  • 爱快递 – 爱快递支持国内90多家快递物流订单查询服务,免费版有使用次数限制,可用于电子商城单号跟踪,手机应用,微信快递接口等服务。
  • 快递100 – 快递100支持300家国内国际快递,免费版有使用次数限制。
  • 快递鸟 – 快递鸟支持国内外400多家快递公司,免费版有使用次数限制,包含.Net, PHP, Java版Demo。
  • 快递网 – 快递网支持上百家快递查询服务,免费版有使用次数限制。

旅游

  • 去哪儿 – 支持获取去哪儿网的内容。
  • 途牛 – 支持途牛网的内容,仅开放给供应商系统。
  • 携程 – 支持携程网的内容。
  • 艺龙 – 支持获取产品数据,完成用户的预订,进行订单查询、更改或取消。提供在线工具,以及H5, Java, C#, PHP, Ruby版本的Demo。
  • 12306(非官方) – 支持获取12306火车票票数、票价查询。 #非官方

社交

  • 钉钉 – 支持免登,企业通讯录,服务窗,钉盘,地图,会话,DING,电话,音频,扫码,支付,分享等服务,提供SDK和Demo,PC版UI规范,调试工具和钉钉UI组件库。
  • 豆瓣 – 支持图书,电影,音乐,同城,广播,用户,日记,相册,线上活动,论坛,回复和我去等功能,提供豆瓣组件,豆瓣标示和Demo。
  • 开心网 – 支持用户信息,登录授权,好友,传播应用,支付,分享内容,消息,交互,开心网应用等内容,提供SDK,开源插件和标示素材。
  • QQ互联 – 支持用户资料,QQ会员信息,空间相册,腾讯微博资料,分享到腾讯微博,微博好友信息,财付通信息等内容,提供SDK, Demo, 以及设计资源。
  • 微博 – 支持粉丝服务,微博,评论,用户,关系,账号,收藏,搜索,提醒,短链,公共服务,位置服务,地理信息,地图引擎,支付以及OAuth2.0授权等内容,提供微博标示及SDK。
  • 微信 – 支持移动应用,网站应用,公众账号,公众号第三方平台等内容,提供SDK, Demo, 以及设计资源。

视频

  • 爱奇艺 – 支持弹幕,全色彩播放器,高清码流,视频托管,播放爱奇艺视频,应用分发,IOCP等内容。
  • Bilibili(非官方) – 支持登录,我的信息,番剧专题,视频/专题收藏、关注,番剧,弹幕等。 #非官方
  • 乐视 – 支持标准直播,标准点播,视频发行平台,移动直播等内容,提供SDK下载。
  • 搜狐视频 – 支持一二级内容获取,内容分类获取,视频详情信息,专辑详情信息,分级列表获取,关键词搜索等内容。
  • 土豆 – 支持视频模块,豆单模块,影视库模块,用户模块,转帖模块,字段定义模块等内容。
  • 优酷 – 支持内容输出,视频搜索,智能推荐,用户登录,用户互动,用户信息,视频上传至优酷,视频互动等内容,提供SDK。

天气

  • 彩云天气 – 支持全球天气数据,两种空气质量数据,天气预报,实况天气,独家降水预报,独家空气质量预报,六种天气数据,四种生活指数数据等内容,部分功能收费。
  • 和风天气 – 支持7-10天预报,实况天气,每小时预报,生活指数,灾害预警,景点天气,历史天气,城市查询等内容,仅国内数据免费。
  • 心知天气 – 支持天气实况,逐日预报和历史,24小时逐小时预报,过去24小时天气历史记录,气象灾害预警,空气质量实况与城市排行,逐日和逐小时空气质量预报,过去24小时空气质量历史记录,生活指数,农历、节气、生肖,机动车尾号限行,日出日落,月初月落和月像,城市搜索等内容,仅国内数据免费。

团队协作

  • Teambition – 支持详细的文档说明,部分平台提供demo。

图片与图像处理

  • Bing每日壁纸(非官方) – 支持图片URL和图片描述,可获取不同地区的数据。 #非官方
  • Camera360 – 支持全帧率直播美白滤镜,提供SDK和Demo。
  • 嗨图 – 支持图片标注,仅提供iOS版本SDK。
  • 名片全能王 – 支持精准识别几十种语言的名片,自动切边并美化名片图像,自动返回识别结果,提供多种版本SDK,收费。
  • 企业证件识别 – 支持身份证,驾驶证,护照等,收费。
  • 扫描全能王 – 支持图像智能剪裁,五种图像增强模式,手动调节图像细节,自动返回扫描结果等,提供iOS与Android版本SDK,收费。
  • 我知图 – 支持相似图像搜索,图像识别匹配,图像识别关键词推荐,重复图片探测等内容。
  • 银行卡|信用卡识别 – 提供SDK和API,收费。

外卖

  • 百度外卖 – 支持商户,菜品,商品,订单和基础数据等内容,提供SDK和Demo。
  • 大众点评 – 支持商户,团购,在线预定,商品点评,数据统计,元数据等内容。
  • 饿了么 – 支持查询,预定,订单,其他订单,数据推送,支付,评价,活动,账户同步,数据落地同步等内容。
  • 美团外卖 – 支持门店,配送范围,菜品,药品,订单,订单推送等内容。

消息推送

  • 百度云推送 – 支持iOS, Android和服务器端,支持推送,统计,组管理等Rest API接口。服务器端支持Java, Python, PHP, REST API。提供所支持各语言版本的SDK。
  • 华为推送 – 支持Android,提供SDK。
  • 极光 – 支持Android, iOS, WindowsPhone, 服务器端REST API, 提供Java, Python, PHP, Ruby, C#, Node.js等版本的SDK。
  • LeanCloud – 支持Android, iOS, WindowsPhone和Web网页推送,使用云引擎和JavaScript创建推送,使用REST API推送消息。提供Objectvie-C(开放源码), JavaScript(开放源码), Android, Unity, .Net, WindowsPhone, Java(开放源码), Python(开放源码), PHP(开放源码), C++(开放源码), Swift(开放源码)版本SDK。同时提供Demo。
  • 腾讯信鸽 – 支持iOS和Android平台,服务器端采用Rest API, 同时服务器端支持Java, PHP, Python等语言并提供SDK。
  • 小米 – 支持Android和iOS平台,服务器端支持Java, Python并提供SDK。
  • 友盟 – 支持Android和iOS平台,服务器端支持PHP, Java, Python并提供SDK。

音乐

  • 百度音乐(非官方) – 支持频道歌曲列表,专辑的歌曲列表,歌曲的详细信息,歌手专辑信息,搜索,歌手的所有歌曲,排行榜,所有专辑,所有歌手,歌手的专辑列表,歌手信息,歌词搜索,歌曲文件详细信息。 #非官方
  • 豆瓣音乐 – 支持音乐信息,评论信息,标签信息,搜索音乐,某个音乐中标记最多的标签,发表、修改、删除评论,用户对音乐的所有标签等内容。
  • 考拉FM – 支持获取指定分类下列表和内容,搜索指定关键字内容,专辑/电台/直播详情,指定专辑下列表,指定电台播单,分类下专辑TOP50,指定期(碎片)所在专辑最新分页功能,分类下全部直播计划,版本升级接口,排行榜,精选,传统电台列表/详情/地区等。
  • 酷狗音乐(非官方) – 支持搜索,各种排行榜,歌手专辑信息,下载和获取播放地址。 #非官方
  • 企鹅FM – 支持获取电台分类列表,电台分类下的专辑信息列表,专辑下节目信息列表,电台节目播放链接,搜索关键字相关主播/专辑/节目,主播名下专辑,特定时间段内新增主播/更新的专辑/新增的专辑等。
  • QQ音乐(非官方) – 支持歌曲榜单,歌曲/歌词地址,歌曲图片。 #非官方
  • 蜻蜓FM – 支持OAuth2.0授权,音频数据中心,分类,点播,直播,临时直播,排行榜,搜索,内容更新状态,主播,此刻,专题,活动等内容。
  • 网易云音乐(非官方) – 支持获取用户歌单,歌单详情,歌曲URL。 #非官方
  • 喜马拉雅FM – 支持Android和iOS平台,并提供相应的SDK和Demo,具体支持内容请下载相关文件查看。

  • 阿里云 – 支持弹性计算,数据库,存储与CDN,网络,应用服务,域名与网站等类别的内容,并提供了相关SDK。
  • 百度云 – 支持计算和网络,存储和CDN,数据库,安全和管理,数据分析,智能多媒体服务,物联网服务,人工智能,应用服务,网站服务,数字营销服务等内容,并提供相关的SDK。
  • Bmob – 支持云数据库,容器服务,消息推送,文件存储,短信验证码,及时通讯,云端逻辑,定时任务,地理位置等。
  • LeanCloud – 支持云存储,数据分析,用户关系,实时通讯,消息推送,移动统计等。
  • 七牛云 – 支持对象存储,融合CDN,直播云,数据处理等。
  • 腾讯云 – 支持计算,网络,存储与CDN,数据库,安全服务,监控与管理,域名服务,视频服务,大数据与AI等内容,提供相关SDK。
  • 野狗 – 支持实时数据同步,实时视频通话,及时通讯,短信,身份认证等。

语音识别

  • 百度语音 – 支持全平台REST API, 离线在线融合模式,深度语义解析,场景识别定制,自定义上传语料、训练模型,基础服务永久免费。提供相应SDK和Demo应用。
  • 搜狗语音云开放平台 – 支持在线/离线语音识别,在线听歌识曲,离线语音合成等内容。提供相应平台SDK。
  • 讯飞开放平台 – 支持语音听写/转写,在线/离线命令词识别,语音唤醒等内容,平台支持广泛,提供相应SDK。

杂志

  • 豆瓣一刻(非官方) – 支持获取指定日期文章列表,栏目总览,推荐作者,作者信息,作者更多文章信息,栏目文章列表及翻页,文章评论及热门评论列表。 #非官方
  • One一个(非官方) – 支持获取首页图片,文章,音乐及电影。 #非官方
  • 知乎日报(非官方) – 支持获取界面启动图像,软件版本查询,最新消息,消息内容获取与离线下载,过往消息,新闻额外消息,新闻对应长/短评论查看,主题日报列表,主题日报内容,热门消息,栏目总览,栏目具体消息,新闻的推荐者,某个专栏之前的新闻,Editor的主页等。 #非官方
  • 知乎专栏(非官方) – 支持获取指定专栏的信息,指定专栏的文章列表,指定的文章内容,评论列表,点赞信息。 #非官方

综合

  • 阿凡达数据 – 支持金融股票,充值认证,便民类,新闻文章,医药交通,科教文艺,创意数据,及时通讯等内容。
  • 阿里大于 – 支持验证码,短信通知,语音通知,流量钱包充值,私密专线,群发助手等内容。
  • APiX – 支持基础征信数据,信用分析服务,支付缴费接口等数据,部分免费。
  • 百度API STORE – 支持多种类型数据,部分免费,提供SDK。
  • HaoService – 支持多种类型数据。
  • 聚合数据 – 支持多种类型数据,部分免费。
  • 通联数据 – 提供金融类数据,支持免费试用。
最后更新时间:2017年2月6日 11:31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microzz.com/2017/02/03/API/

Swift Top 10 Articles for the Past Month

$
0
0

Swift Top 10 Articles for the Past Month

Between January and February 2017, we’ve ranked nearly 1,300 Swift articles to pick the Top 10 stories (0.8% chance) that can help advance your iOS development career.

Topics included in this Swift list are: Testing, Toolset, Compiler, Algorithms, Performance, Memory Management, React Native, UI Framework, Job.

Mybridge AI ranks articles based on the quality of content measured by our machine and a variety of human factors including engagement and popularity. This is a competitive list and you’ll find the experience and techniques shared by iOS leaders particularly useful.

Rank 1

14 must knows for an iOS developer. Courtesy of Norberto Gil Vasconcelos


Rank 2

Swift + Keywords (V 3.0.1). Courtesy of Jordan Morgan, iOS Engineer at Buffer.


Rank 3

Testing an Untested App. Courtesy of Michael May


Rank 4

My Development Toolset 2017 for iOS. Courtesy of durul


Rank 5

Building a Compiler in Swift with LLVM [Part 1]: Introduction and the Lexer. Courtesy of Harlan Haskins

…………. [ Part II: AST and the Parser ]

…………. [ Part III: Code Generation to LLVM IR ]


Rank 6

Comparing the Performance between Native iOS (Swift) and React-Native. Courtesy of John A. Calderaio


Rank 7

Swift Algorithm Club: Graphs with Adjacency List. Courtesy of Vincent Ngo, iOS Engineer at Capital One


Rank 8

Replicating Apple Design Awarded Applications in Swift. Courtesy of Igor Zapletnev


Rank 9

Make Memory Management Great Again: Swift 3 Automatic Reference Counting explained. Courtesy of Bob Lee



jwt

$
0
0

Nginx通过CORS实现跨域

$
0
0

Nginx通过CORS实现跨域

什么是CORS

CORS是一个W3C标准,全称是跨域资源共享(Cross-origin resource sharing)。它允许浏览器向跨源服务器,发出XMLHttpRequest请求,从而克服了AJAX只能同源使用的限制。

当前几乎所有的浏览器(Internet Explorer 8+, Firefox 3.5+, Safari 4+和 Chrome 3+)都可通过名为跨域资源共享(Cross-Origin Resource Sharing)的协议支持AJAX跨域调用。

Chrome,Firefox,Opera,Safari都使用的是XMLHttpRequest2对象,IE使用XDomainRequest。

简单来说就是跨域的目标服务器要返回一系列的Headers,通过这些Headers来控制是否同意跨域。跨域资源共享(CORS)也是未来的跨域问题的标准解决方案。

CORS提供如下Headers,Request包和Response包中都有一部分。

HTTP Response Header

  • 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 Access-Control-Allow-Credentials
  • Access-Control-Allow-Methods
  • Access-Control-Allow-Headers
  • Access-Control-Expose-Headers
  • Access-Control-Max-Age

HTTP Request Header

  • Access-Control-Request-Method
  • Access-Control-Request-Headers

其中最敏感的就是Access-Control-Allow-Origin这个Header, 它是W3C标准里用来检查该跨域请求是否可以被通过。(Access Control Check)。如果需要跨域,解决方法就是在资源的头中加入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指定你授权的域。

启用CORS请求

假设您的应用已经在example.com上了,而您想要从www.example2.com提取数据。一般情况下,如果您尝试进行这种类型的AJAX调用,请求将会失败,而浏览器将会出现源不匹配的错误。利用CORS后只需www.example2.com 服务端添加一个HTTP Response头,就可以允许来自example.com的请求。

将Access-Control-Allow-Origin添加到某网站下或整个域中的单个资源

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http://example.com
Access-Control-Allow-Credentials: true (可选)

将允许任何域向您提交请求

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
Access-Control-Allow-Credentials: true (可选)

提交跨域请求

如果服务器端已启用了CORS,那么提交跨域请求就和普通的XMLHttpRequest请求没什么区别。例如现在example.com可以向www.example2.com提交请求。

var xhr = new XMLHttpRequest();
// xhr.withCredentials = true; //如果需要Cookie等
xhr.open('GET', 'http://www.example2.com/hello.json');
xhr.onload = function(e) {
  var data = JSON.parse(this.response);
  ...
}
xhr.send();

服务端Nginx配置

要实现CORS跨域,服务端需要下图中这样一个流程

Nginx通过CORS实现跨域

  • 对于简单请求,如GET,只需要在HTTP Response后添加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 对于非简单请求,比如POST、PUT、DELETE等,浏览器会分两次应答。第一次preflight(method: OPTIONS),主要验证来源是否合法,并返回允许的Header等。第二次才是真正的HTTP应答。所以服务器必须处理OPTIONS应答。

流程如下

  • 首先查看http头部有无origin字段;
  • 如果没有,或者不允许,直接当成普通请求处理,结束;
  • 如果有并且是允许的,那么再看是否是preflight(method=OPTIONS);
  • 如果是preflight,就返回Allow-Headers、Allow-Methods等,内容为空;
  • 如果不是preflight,就返回Allow-Origin、Allow-Credentials等,并返回正常内容。

用伪代码表示

location /pub/(.+) {
    if ($http_origin ~ <允许的域(正则匹配)>) {
        add_header '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http_origin";
        add_header 'Access-Control-Allow-Credentials' "true";
        if ($request_method = "OPTIONS") {
            add_header 'Access-Control-Max-Age' 86400;
            add_header 'Access-Control-Allow-Methods' 'GET, POST, OPTIONS, DELETE';
            add_header 'Access-Control-Allow-Headers' 'reqid, nid, host, x-real-ip, x-forwarded-ip, event-type, event-id, accept, content-type';
            add_header 'Content-Length' 0;
            add_header 'Content-Type' 'text/plain, charset=utf-8';
            return 204;
        }
    }
    # 正常nginx配置
    ......
}

Nginx配置实例

实例一:允许example.com的应用在www.example2.com上跨域提取数据

在nginx.conf里找到server项,并在里面添加如下配置

location /{

add_header '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http://example.com';
add_header 'Access-Control-Allow-Credentials' 'true';
add_header 'Access-Control-Allow-Headers' 'Authorization,Content-Type,Accept,Origin,User-Agent,DNT,Cache-Control,X-Mx-ReqToken,X-Requested-With';
add_header 'Access-Control-Allow-Methods' 'GET,POST,OPTIONS';
...
}

如果需要允许来自任何域的访问,可以这样配置

add_header 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

注释如下

第一条指令:授权从example.com的请求(必需)
第二条指令:当该标志为真时,响应于该请求是否可以被暴露(可选)
第三条指令:允许脚本访问的返回头(可选)
第四条指令:指定请求的方法,可以是GET, POST, OPTIONS, PUT, DELETE等(可选)

重启Nginx

$ service nginx reload

测试跨域请求

$ curl -I -X OPTIONS -H "Origin: http://example.com" http://www.example2.com

成功时,响应头是如下所示

HTTP/1.1 200 OK
Server: nginx
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example.com

实例二:Nginx允许多个域名跨域访问

由于Access-Control-Allow-Origin参数只允许配置单个域名或者*,当我们需要允许多个域名跨域访问时可以用以下几种方法来实现。

  • 方法一

如需要允许用户请求来自www.example.com、m.example.com、wap.example.com访问www.example2.com域名时,返回头Access-Control-Allow-Origin,具体配置如下

在nginx.conf里面,找到server项,并在里面添加如下配置

map $http_origin $corsHost {
    default 0;
    "~http://www.example.com" http://www.example.com;
    "~http://m.example.com" http://m.example.com;
    "~http://wap.example.com" http://wap.example.com;
}

server
{
    listen 80;
    server_name www.example2.com;
    root /usr/share/nginx/html;
    location /
    {
        add_header 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corsHost;
    }
}
  • 方法二

如需要允许用户请求来自localhost、www.example.com或m.example.com的请求访问xxx.example2.com域名时,返回头Access-Control-Allow-Origin,具体配置如下

在Nginx配置文件中xxx.example2.com域名的location /下配置以下内容

set $cors '';
if ($http_origin ~* 'https?://(localhost|www\.example\.com|m\.example\.com)') {
        set $cors 'true';
}

if ($cors = 'true') {
        add_header '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http_origin";
        add_header 'Access-Control-Allow-Credentials' 'true';
        add_header 'Access-Control-Allow-Methods' 'GET, POST, PUT, DELETE, OPTIONS';
        add_header 'Access-Control-Allow-Headers' 'Accept,Authorization,Cache-Control,Content-Type,DNT,If-Modified-Since,Keep-Alive,Origin,User-Agent,X-Mx-ReqToken,X-Requested-With';
}

if ($request_method = 'OPTIONS') {
        return 204;
}
  • 方法三

如需要允许用户请求来自*.example.com访问xxx.example2.com域名时,返回头Access-Control-Allow-Origin,具体配置如下

在Nginx配置文件中xxx.example2.com域名的location /下配置以下内容

if ( $http_origin ~ http://(.*).example.com){
         set $allow_url $http_origin;
    }
    #CORS(Cross Orign Resource-Sharing)跨域控制配置
    #是否允许请求带有验证信息
    add_header Access-Control-Allow-Credentials true;
    #允许跨域访问的域名,可以是一个域的列表,也可以是通配符*
    add_header 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allow_url;
    #允许脚本访问的返回头
    add_header Access-Control-Allow-Headers 'x-requested-with,content-type,Cache-Control,Pragma,Date,x-timestamp';
    #允许使用的请求方法,以逗号隔开
    add_header Access-Control-Allow-Methods 'POST,GET,OPTIONS,PUT,DELETE';
    #允许自定义的头部,以逗号隔开,大小写不敏感
    add_header Access-Control-Expose-Headers 'WWW-Authenticate,Server-Authorization';
    #P3P支持跨域cookie操作
    add_header P3P 'policyref="/w3c/p3p.xml", CP="NOI DSP PSAa OUR BUS IND ONL UNI COM NAV INT LOC"';
  • 方法四

如需要允许用户请求来自xxx1.example.com或xxx1.example1.com访问xxx.example2.com域名时,返回头Access-Control-Allow-Origin,具体配置如下

在Nginx配置文件中xxx.example2.com域名的location /下配置以下内容

location / {

    if ( $http_origin ~ .*.(example|example1).com ) {
    add_header 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http_origin;
    }
}

实例三:Nginx跨域配置并支持DELETE,PUT请求

默认Access-Control-Allow-Origin开启跨域请求只支持GET、HEAD、POST、OPTIONS请求,使用DELETE发起跨域请求时,浏览器出于安全考虑会先发起OPTIONS请求,服务器端接收到的请求方式就变成了OPTIONS,所以引起了服务器的405 Method Not Allowed。

解决方法

首先要对OPTIONS请求进行处理

if ($request_method = 'OPTIONS') {
    add_header 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
    add_header Access-Control-Allow-Methods GET,POST,PUT,DELETE,OPTIONS;
    #其他头部信息配置,省略...
    return 204;
}

当请求方式为OPTIONS时设置Allow的响应头,重新处理这次请求。这样发出请求时第一次是OPTIONS请求,第二次才是DELETE请求。

# 完整配置参考
# 将配置文件的放到对应的server {}里

add_header 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

location / {
    if ($request_method = 'OPTIONS') {
        add_header 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
        add_header Access-Control-Allow-Methods GET,POST,PUT,DELETE,OPTIONS;
        return 204;
    }
    index index.php;
    try_files $uri @rewriteapp;
}

实例四:更多配置示例

  • 示例一
The following Nginx configuration enables CORS, with support for preflight requests.

#
# Wide-open CORS config for nginx
#
location / {
     if ($request_method = 'OPTIONS') {
        add_header '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
        add_header 'Access-Control-Allow-Methods' 'GET, POST, OPTIONS';
        #
        # Custom headers and headers various browsers *should* be OK with but aren't
        #
        add_header 'Access-Control-Allow-Headers' 'DNT,X-CustomHeader,Keep-Alive,User-Agent,X-Requested-With,If-Modified-Since,Cache-Control,Content-Type';
        #
        # Tell client that this pre-flight info is valid for 20 days
        #
        add_header 'Access-Control-Max-Age' 1728000;
        add_header 'Content-Type' 'text/plain charset=UTF-8';
        add_header 'Content-Length' 0;
        return 204;
     }
     if ($request_method = 'POST') {
        add_header '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
        add_header 'Access-Control-Allow-Methods' 'GET, POST, OPTIONS';
        add_header 'Access-Control-Allow-Headers' 'DNT,X-CustomHeader,Keep-Alive,User-Agent,X-Requested-With,If-Modified-Since,Cache-Control,Content-Type';
     }
     if ($request_method = 'GET') {
        add_header '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
        add_header 'Access-Control-Allow-Methods' 'GET, POST, OPTIONS';
        add_header 'Access-Control-Allow-Headers' 'DNT,X-CustomHeader,Keep-Alive,User-Agent,X-Requested-With,If-Modified-Since,Cache-Control,Content-Type';
     }
}
  • 示例二
if ($request_method = 'OPTIONS') {  
    add_header '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https://docs.domain.com';  
    add_header 'Access-Control-Allow-Credentials' 'true';  
    add_header 'Access-Control-Allow-Methods' 'GET, POST, PUT, DELETE, PATCH, OPTIONS';  
    add_header 'Access-Control-Allow-Headers' 'DNT,X-Mx-ReqToken,Keep-Alive,User-Agent,X-Requested-With,If-Modified-Since,Cache-Control,Content-Type,Authorization,token';  
    return 204;
}
if ($request_method = 'POST') {  
    add_header '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https://docs.domain.com';  
    add_header 'Access-Control-Allow-Credentials' 'true';  
    add_header 'Access-Control-Allow-Methods' 'GET, POST, PUT, DELETE, PATCH, OPTIONS';  
    add_header 'Access-Control-Allow-Headers' 'DNT,X-Mx-ReqToken,Keep-Alive,User-Agent,X-Requested-With,If-Modified-Since,Cache-Control,Content-Type,Authorization,token';  
}  
if ($request_method = 'GET') {  
    add_header '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https://docs.domain.com';  
    add_header 'Access-Control-Allow-Credentials' 'true';  
    add_header 'Access-Control-Allow-Methods' 'GET, POST, PUT, DELETE, PATCH, OPTIONS';  
    add_header 'Access-Control-Allow-Headers' 'DNT,X-Mx-ReqToken,Keep-Alive,User-Agent,X-Requested-With,If-Modified-Since,Cache-Control,Content-Type,Authorization,token';  
}

其它技巧

Apache中启用CORS

在httpd配置或.htaccess文件中添加如下语句

SetEnvIf Origin "^(.*\.example\.com)$" ORIGIN_SUB_DOMAIN=$1  
Header set 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ORIGIN_SUB_DOMAIN}e" env=ORIGIN_SUB_DOMAIN

PHP中启用CORS

通过在服务端设置Access-Control-Allow-Origin响应头

  • 允许所有来源访问
<?php
header("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
?>
  • 允许来自特定源的访问
<?php
header('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_SERVER['HTTP_ORIGIN']);
?>
  • 配置多个访问源

由于浏览器实现只支持了单个origin、*、null,如果要配置多个访问源,可以在代码中处理如下

<?php
$allowed_origins   = array(  
                            "http://www.example.com"   ,  
                            "http://app.example.com"  ,  
                            "http://cms.example.com"  ,  
                          );  
if (in_array($_SERVER['HTTP_ORIGIN'], $allowed_origins)){    
    @header("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 . $_SERVER['HTTP_ORIGIN']);  
}
?>

HTML中启用CORS

<meta http-equiv="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content="*">

参考文档

http://www.google.com

http://t.cn/RZEYPmD

http://t.cn/RhcAN2d

http://to-u.xyz/2016/06/30/nginx-cors/
http://coderq.github.io/2016/05/13/cross-domain/

作者:Mike

文章出处:运维之美

 

推荐阅读

Nginx与httpd对比

nginx 利用 proxy 反向代理解决 Ajax 跨域访问,浏览器不显示跳转后的链接


知乎:中国房价涨成这样,为何没有任何经济危机的征兆?

$
0
0

知乎:中国房价涨成这样,为何没有任何经济危机的征兆?

中国房价涨了十几年,我2004年毕业到北京,眼看着自己住的周围房价翻了十几倍。2004年房山通州都是2000块钱一平,现在已经4,5万了,其他的区域就不要说了,让人望而却步,望而生畏。我买房子买的比较晚,并没有赶上低房价的末班车。买了房子开始生活拮据,但我发现我并不担心,因为一心在期盼涨价。按理说这种高房价模式并不合理,所有人都在赌明天涨价,可是什么支持十几年房价一直在涨?这些和我学到的经济学理论并不相符。有人说政府不愿意房价降,可是90年代海南房价暴跌政府却没能阻止。有人说是货币超发,可是为什么不流向别的领域,比如食品,交通,为什么一定是房地产?按照我们学到的经济学,十几年怎么也够一次经济危机了,为何现在看不到任何征兆?

这个答案很长,干货很多,没耐心的可以拖到底下一点看央妈创世纪。
一、中国房价涨成这样?
事实上,自从2009-2010年全国范围的房价狂飙突进运动之后,各城市之间的房价就悄悄开始了分化,再也不是铁板一块、共同进退。
以下来自国家统计局在2016年1月公布的数据:
上述的走势图可以看到:二三线城市的总体房价从2011年以后就一直处于相对蛰伏状态,在2012年和2014年出现了小幅下跌;而一线城市房价在2013年就出现了一次抛离,到2015年到2016年则出现了大幅抛离。
现实经验也告诉我们,在这几年中,很多二三四五线城市的房价即便没有大幅下跌,也是多年企稳,涨也没涨多少。从2015年开始,中国各城市之间的房价分化趋势越来越加剧。2015年下半年到2016年上半年出现了一线城市大涨,重点二线城市(如苏州、南京、合肥)整体上涨,而多数二三四线城市房价不涨或下跌的现象。
2016年1月各城市的房价涨幅,就反应了这种冰火两重天的境况:
当然,从去年到今年,由于央妈赤裸裸的把企业杠杆转到居民储蓄部门,部分二三线城市也开始上涨;但至于“涨幅”如何,则更多来自于媒体和房产中介的鼓噪。神州大地上几百个城市,其中大多数城市的房价早已涨不动了。
另外,早在2011-2012年时候,某些过度炒作城市的房价,如温州、鄂尔多斯,就已经率先发生了泡沫破灭。杭州的房价也曾在2012年出现过下跌的情况。
以下为温州房价自2011年8月至2013年6月的走势图。可以看到,一度高高在上、甚至可以与一线城市平起平坐的温州房价,却在2012年出现了大幅下跌。
时至今日,我们再也不能说“中国房价将会上涨”或是“中国房价将会下跌”,而只能说“某个城市房价将会上涨/下跌”。
插播一个小福利:今天早上买蛋饼的时候,一个顾客跟蛋饼摊阿姨说:现在房子太贵啦!(我在魔都)正在铺蛋饼的阿姨头也没抬:房子不贵啊,我老家那儿的房子可便宜了。
所以说智慧在民间啊。
二、经济危机征兆?
2008年9月18日,雷曼兄弟倒闭,国际金融危机突然爆发。几乎是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传染到了中国,GDP倏地一下降到了6%上方。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信号——这告诉我们,在中国这样的非典型市场经济国家,GDP增速低于6%,很可能就表明“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危机”已经到来。
下面我们先来看看经济危机这个术语的本来含义,以及历史回顾。
经济危机是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下的一个术语,其含义是: 经济危机指的是一个或多个国民经济或整个世界经济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内不断收缩(负的经济增长率)。经济危机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爆发的产能过剩的危机,也是经济周期中的决定性阶段。
西方经济危机的经典图景就是产能严重过剩,也就是我们中学政治课本上看到的那个烧不起煤因为煤生产得太多的对话。另外,经济危机也导致GDP出现负增长,宏观经济学概念中认为连续两个季度GDP负增长就可以定义为经济衰退(Recession)。
资本主义世界中的产能过剩是由于自由市场竞争中市场失灵所导致的,是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的内在弊端。因此欧美各国开始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罗斯福新政,甚至是纳粹主义,都是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缓解、避免经济危机。其本质是凯恩斯主义。
凯恩斯主义鼓吹什么呢? 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即扩大政府开支,实行财政赤字,刺激经济,维持繁荣。
翻译成人话就是:政府要印钱。
在古典自由市场时期,西方国家政府除了打仗时候要发国债,和平时期哪敢卯足了劲开动印钞机啊?但是自从发现了自由市场的缺点以后,还真得依靠政府来推动。很形象的一个比喻就是,一个国家经济不景气,国王找了经济学家来出谋划策。经济学家说你在地上挖一个大坑,再把它填起来就是了。挖大坑、填大坑都需要政府调动人力物力财力,于是进一步促进上下游产业繁荣,经济就这么搞活了。但是自由市场下谁会脑抽了去挖坑?这就是政府在经济活动中发挥作用。请大家记住这个比喻,下面还会提到。
但是在二战以后,政府印钱一度是有节操的。用术语来说就是有“锚”的。这个锚就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由于黄金储备是有限的,是硬通货,美元一挂钩,也成了硬通货。
这个森林体系的初衷是好的:美元以黄金为锚,你政府印钱就不能哗哗哗地把钱印成废纸了吧?像1920年代德国那样,钱比废纸还废,一美元能兑换42万亿马克就没意思了。
但是再好的体系设计,也抵不过人类的瞎搞。人类最大的瞎搞就是总要到处打仗。美国陷入越战泥潭之后,背上了巨额战争债务。但是美国人背债有个特点:咱善良的中国人是欠人家一百,就得努力赚钱,赚一百来还。老美是欠人家一百,我就印一百美元来还。这可真是无本万利的生意,利用的就是美元的国际霸权地位。
很快,狡猾的法国人就发现:你老美那点黄金储备根本就没法兑换市场上全部的美元。于是嚷嚷的要兑换黄金。尼克松一看,这还了得,造反了不成?于是美国人又有一个特点:虽然平时咱是法治国家,律师地位比谁都高,compliance讲的比谁都起劲,但是关键时候,我违约起来可是一点都不含糊。于是很干脆地宣布布雷顿森林体系作废,黄金与美元脱钩!只留下干瞪眼的法国人,转身拂袖而去,深藏功与名。
布雷顿森林体系尚健在的时候,我在上面说过政府印钱是有节操的。那么破灭以后呢?
毫无疑问:无节操无下限咯!
于是全世界开始了这一轮为期四十多年的、波澜壮阔的利率下降周期。直到现在,降无可降,日本欧洲央行都开始采取负利率了(指的是央行对商业银行的负利率)。
然后大家都发现了一件事:
过去自由市场体系下的经济危机,开始被金融危机取代了。而且几乎是每十年一轮!
1987年黑色星期一
1987年,因为不断恶化的经济预期和中东局势的不断紧张,当日纽约股票交易所的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直线暴跌,造成了华尔街股市的大崩溃。这便是”黑色星期一”。标准普尔指数下跌了20%,无数的人陷入了痛苦。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
亚洲四小虎一朝回到解放前。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
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美林“委身”美银、AIG告急等一系列突如其来的“变故”使得世界各国都为美国金融危机而震惊。华尔街对金融衍生产品的“滥用”和对次贷危机的估计不足终酿苦果。此次金融危机迅速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基础遭到重创,堪比1929罗斯福执政时期的经济大崩溃。
(黑色星期一)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钱多必妖。
市场上钱一泛滥,就很容易给一些高智商犯罪分子兴风作浪的机会。
市场上钱一泛滥,政府一个不留神就会打趔趄(中国政府没打过趔趄?不要太多)
市场上钱一泛滥,就会由于某个突发事件/黑天鹅事件而引发系统性危机,戴维斯双杀,多米诺骨牌。
好了,历史回顾部分结束,先去看球了。
***********************
车子在客场极其艰难情况下绝杀拿下3分,继续写。
前面说到,资本主义国家经典经济危机的特征就是产能相对过剩。这会导致什么连锁反应呢?
产能过剩 – 产品卖不出去 – 工厂/公司亏损 – 裁员 – 工人普遍失业
产能过剩 – 产品卖不出去 – 工厂/公司亏损 – 债务违约 – 上下游公司应收账款收不回来 – 上下游公司亏损裁员
社会普遍债务违约 – 银行坏账增加 – 银行破产
失业率上升,银行破产,经济衰退,这就是我们概念中的经济危机(大家要牢记失业率这个概念,美联储加息有两个重要参考指标,一个是CPI,另一个就是新增非农业部门就业人数和失业率)。
但是你可别忘了,我们是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用人话说就是:我们可不是什么西方市场经济,更不是自由市场经济。我们现在这种官商结合的资本主义,赤裸裸的资本倒是有了,但可不是马克思韦伯说的那种新教伦理的资本主义精神。
所以我们看到下面这个逻辑和事实链条:
普遍的产能过剩 – 产品卖不出去 – 国企亏损 – 不裁员 (国家买单了,大量僵尸国企继续存在)
普遍的产能过剩 – 产品卖不出去 – 私企亏损裁员 – 鼓励全民创业万众创新 – 大量失业青年在街头让人扫二维码
社会债务违约 – 银行坏账增加 –
等等,银行坏账增加那可是实打实的,政府还有什么办法?
办法有的是。早在21世纪初,中国四大国有银行的坏账已经超过1万亿人民币了。就是这时候,长城、信达、华融、东方四大派闪亮登场。别误会,这四家可不是p2p理财平台。而是国家大手笔组建的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用人话说就是坏账处理公司)。
他们很慷慨的大笔一挥就把银行的坏账全都接盘接过来了。光阴似箭岁月如梭斗转星移,一晃十多年过去了,这些坏账终于处理了……百分之四十左右。而与此同时,四大国有银行无债一身轻,早就前赴后继的上市了。虽然这个时候四大行的坏账再次超过了一万亿,但人有的是办法,上市公司嘛!而且背后还有国家买单,大不了我再成立四家资产管理公司。
说了这么多,聪明的你估计该有个疑问了:这些手段这么绝妙,能化银行坏账于无形,妙手回春赛华佗,那为什么诺贝尔经济学奖不是每年都颁给中国政府?
答案很简单:所有的风险、债务、后果、损失,已经全都转嫁给普通居民咯。尤其是比较穷的那些。
转嫁的方式就是M2每年蹭蹭的涨,CPI每年蹭蹭的涨,国家向人民征收铸币税,那向来是连眉毛都不会皱一下的。
那么上面说的僵尸国企由国家来买单呢?那照样是通过国家给债务买单的方式间接转嫁、稀释给全体居民。
企业部门尤其是房地产部门去杠杆谁来买单呢?居民把储蓄拿出来,再加上拼命借入银行贷款,房贷创下天量(见下文中的表格),从而以居民加杠杆的方式来帮助企业去杠杆。
鼓励万众创新全民创业,让街头到处是扫二维码的呢?国企我能控制得了失业率,私企控制不了,那我就利用你中国人的智慧(小聪明)啊,善于发财喜欢发财的本能啊,鼓励你上街给人扫二维码。那不是又解决私企的失业问题了吗?
于是,经济危机的两大经典图景——银行破产和大量失业,就全都消融于无形。代价是什么呢?就是屁民们享受不到太多经济发展结果,证据就是(1)国民平均收入的增长小于GDP增长速度;(2)财富基尼系数不断扩大。从而导致一小部分富人得到(说难听就是窃取)了大部分经济发展的果实,而绝大多数穷人,包括那些从来没上过知乎的穷人,手里那些钱却不断缩水。
*********************
说了这洋洋洒洒一大堆,该回到最上面我那个略有点惊悚的言论了:为什么GDP降到6%以下就说明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危机?什么是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危机?以及,我前面说过金融危机十年一轮,下一轮会是中国吗?
先说GDP。
根据经典经济危机定义,中国永远也不会有经济危机,永远也有不会有衰退(Recession)。那是因为经济危机的意思就是GDP增速为负。而中国现在还是六点几呢,按照知乎网友那什么图的说法(我一向看不起这人),比世界上绝大多数发达国家都高。多好啊!
但你别忘了,中国可不是自由市场经济。国家想拉动经济增长,那不要太简单。在地上挖个坑就完事了!
你别说,还真是这样。你看看遍地那么多高铁站,除了京沪的人满为患以外,小城市的高铁站很多都相对冷清,效益如何只有他们自己心里清楚。我经常出差,有时候看着那些装修豪华,冷冷清清的小城市高铁站就忍不住发愣。
那么每年,政府挖坑式增长会带来多少经济增长呢?根据我的测算,其实也不是测算,就看政府的口号就知道了:
保8那会儿,政府挖坑式增长的贡献差不多是5-7%
现在要保6.5%,那么很显然政府挖坑式增长差不多下降到4-6%
********插播GDP学术解释时间***********
这里我停下来稍微解释一下。上面这两句看似拍脑袋的结论其实是基于科学分析的,用术语说就是:
与政府推动和主导有关的项目占GDP的比重为70%-80%左右。“挖坑式增长”只是个比喻,指的是政府出面来推动经济增长(一般较注重解决就业问题而不太注重经济效益),而这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最大特色之一。
同志们,GDP的构成知道不?中学课本都教过:投资 消费 净出口。曼昆的宏观经济学还加上了一个政府采购,那么在中国的国情下其实也是政府投资的一部分。
投资指的是生产工具方面的产出,注重未来。其包括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现在问题是什么呢?就是民间投资极其萎靡。看两个数据就知道:1)2016 年1-6 月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 158797 亿元,同比名义增长 2.8%;2)2016年7月以来银行发放居民贷款的数据,其中房贷占很大一部分比例(2016年7月房贷甚至超过100%)。
好了,这就表明,当政府喊出“保***”口号的时候,说明民间已经开始不行了,得靠政府赤膊上阵了。
至于消费呢?消费指的是最终产品方面的产出,注重现在。要注意的是消费不是我们概念中的居民消费,工程项目中采购最终工业产品也叫消费。第三产业也不只是我们概念中的理发餐饮酒店,房地产和金融都是第三产业。从我的项目经验来看,消费方面也是政府主导占大头。何况中国GDP统计里面把政府采购也列在消费部门里面。
近年来消费占GDP的比重逐年上升,但正如上面的学术解释:投资与消费的比重调整只能说明经济体更注重未来的产出还是现在的产出,所以后发国家的投资比重较大,而经过高速增长基建完善的国家其投资比重必然逐步下降。
净出口就不提了,自从人民币启动对美元的升值周期以来,这个部门在GDP舞台上就长期没有存在感了。
政府投资和主导的形式当然是多种多样的,比如有人说高铁不是政府出钱啊?对啊,政府出钱有各种花式出法。比如什么PPP啦,BOT啦,都是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学过来的。换算成人话说就是:政府登高呼号,底下应者云集。钱是民间出的,或者东西是民间造的,但政府是牵头的。然而问题来了:东西造出来了效益不好怎么办?政府可不管,反正我登高呼号就行了。
现在第三产业发展不错,但是——我又要说但是——很多是政府无视经济规律,单纯为了制造新经济增长点解决就业而倡导的结果。就比如民间动漫产业,很多地方政府单凭生产的集数来给予奖励,这就导致内容上的粗制滥造。房地产和金融这种第三产业就更不用提了。
********插播GDP学术解释时间结束********
那么,如果GDP降到6%以下呢?当初金融危机,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印象。全社会普遍的哀鸿遍野,结果GDP还有六点几,这里面估计几乎全是政府挖坑式增长所带来的。
所以,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危机的特点就是:
1)经济增长全靠政府挖坑,其他部门奄奄一息。
2)政府继续大量印钱,把所有风险、债务、后果、损失转嫁、稀释给居民。
3)至于那些失业的、待业的、家里蹲的,政府鼓励你们创业,给你们画一个大饼,至于大饼吃不吃得到,政府不负责。
大家注意到没有,这不是西方国家那种猛烈的、突然的、让人来不及反应就被掐死的经济危机。
而是:温水煮青蛙式的、温柔的、缓释的、潜移默化式的经济危机。
这个话题太大,还有金融危机以及与房价互动没讲。先洗洗睡,之后有时间继续讲。
***********************
在此先感谢仁人志士出手相助,让我能继续编辑这个答案。
三、房价与GDP
GDP指的是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买卖二手房对GDP并无直接贡献,因为二手房交易额不统计在GDP里面。你去二手市场上倒卖个千百次都没有新的财富产生,自然就没GDP了。
那么为啥XX要纵容一线城市、包括若干二线城市房价上天呢?
我们来插播一段新闻。
3月14日,国新办举行2017年1-2月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发布会,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在会上披露,今年1-2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9854亿元,同比增长8.9%,增速比去年全年提高2个百分点,也创下了近两年以来的新高。有分析指出,尽管多地楼市调控相继收紧,但随着去库存政策生效,部分热门城市的土地市场竞争依旧激烈,成为推高商品房投资增速的重要原因。 去年全国房地产投资数据始终处于小幅波动的状态, 最高涨幅出现在1-4月,但也仅为7.2%,随即就在年中跌落至5.3%,对比不难发现,今年开年的投资数据确实出现了明显回暖。
国家最关心的是两件事:去库存 房地产投资增速。前者是给房地产商去杠杆、拆除债务定时炸弹;后者则是直接创造GDP引擎。那么要如何达成这个目标呢?
《圣经旧约 央妈创世纪》
起初,央妈创造天地。
第一日,央妈说:要有钱。于是楼市里就有了钱。
第二日,忽如一夜春风来,一线楼市梨花开。一线居民开始纷纷贷款买房,还吸引了二三四线的土豪过去买房,然后一线繁荣、其他城市萧条。这就是2015年第二季度的情况。
第三日,一线楼市的热度开始传染到少数二线楼市,比如苏州南京。苏州南京的楼市开始狂飙突进。这就是2015年第三季度到2016年第二季度的情况。这时候房地产投资开始回升,部分二线楼市去库存目标实现。但三四线跟不上啊?于是2016年年中房地产投资增速有所回落。
第四日,央妈下面的商业银行再接再厉不屈不挠,房贷不断创出新高,甚至创下在单月超过了全社会贷款总量的神迹,堪比耶稣用五张饼两条鱼喂饱五千人。于是一二线楼市的热度逐渐扩散到全国。这是2016年第三季度的情况。
第五日,大家开始看见很多过去销声匿迹很久的城市也出现在房价涨幅榜名单里面。国家终于开始实现三四线城市去库存目标,于是顺手把魔都给限购了。这是2016年第四季度的情况。
第六日,随着热点城市增加、成交量大大增加,开发商拿地投资的积极性也不断增加,房地产投资增速大大回升。央妈看着一切所造的都甚好。这是2017年第一季度的情况。
第七日,央妈造物的工已经完毕、就在第七日歇了他一切的工、安息了——北京限贷、常备借贷便利和中期借贷便利的利率上调,这波暂时进入喘息期。
用曲线图来表示就是这样:
再对比一下前几年,更有直观的感受(年增长率是年新增额度的增长率):
通过上面的推演,可能你们就明白了:一二线房价只是为了让房地产重新成为GDP重要引擎而打的掩护,而且还能让居民拿出储蓄、拼命贷款来为房地产企业债务买单。高房价创造不了GDP,但是房地产投资能啊。高房价无法保护经济安全,但是去库存能啊。
在这盘国家下的大棋里面,一线楼市房价是最重要的标杆,是全国所有大中小城市的希望灯塔,是《自由引导人民》那副画像里面半裸上身的女神。国家为了保住一线楼市房价,可谓无所不用其极的去呵护:严控一线土地开发(放弃一线这点小GDP);暴涨之后马上限购把价格装入冷冻柜;社会舆论集体造势,等等。
至于那些买不起房的北大清华硕士博士,只不过是这盘大棋里面丢卒保帅的那颗卒子……上的一点木屑而已。
先睡,有时间接着说。下期我们会接着讲:为什么我认为APP式创业的泡沫甚至比房价都大。
*****************************
评论区有人问:国家为什么要这么强调GDP呢?
其实说到底就三个字:保就业。
新增就业人口和失业率是每一个经济体都最为看重的数字。比如老美在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而至的时候,失业率从5% biu地一下就升到了10%。 我一个表妹,美国耶鲁大学法律博士毕业,正好赶上金融危机,结果一毕业就失业。所以美联储就忙不迭地连续推出三轮量化宽松(第三轮还扩大化),大幅扩张资产负债表(用人话说就等于印钱)。美国失业率就从10%慢慢降,一直降到现在只有四点几了。
所以国家必须维持一定的GDP增长率从而确保就业。一旦失业人口增多,社会就容易不稳定。而热火朝天的建设四个现代化呢,不管建设本身有没有效益,都能让人有事做,有事做就不会整天胡思乱想了。
就比如日本在上世纪60年代经济奇迹那会儿,东京的上班族几乎每天都要凌晨12点以后才下班,11点下班算是很早的了。这种局面是政府最为喜闻乐见的。而如果大家上班都很闲呢?甚至很多人整天家里蹲泡知乎看片玩游戏呢?这就说明经济萧条了(所以经济相对萧条时期,娱乐业总是会发展的比较好,比如直播这种无聊的东西)。
下面说正事。
****************************
四、创业、融资和泡沫
创业最要紧的是什么?有人说是idea, 有人说是人脉资源。都错。创业最关键的是钱。很多创业者的现金流都无法维持12个月,换句话说就是我满腔热情开创新天地,结果不到一年就因为资金短缺而歇菜了。
那么创业的钱一般从哪里来呢?
1)那些能把猪吹到空中迎风飞舞的,就有能耐吸引天使投资/VC来投资A轮。现在这年头,只要你故事讲得好,商业计划写得好,A轮的钱就有可能融到。然后做出产品了,有收入了,B轮C轮才能接踵而来(但也会有风投需要看到产品才投A轮的)。
2)但是更多的人,其实并没有那么伟大的idea. 他们的钱主要来自自己的积蓄(但个人积蓄通常很有限,我要有钱还创个嘛业?)以及跟亲朋好友的借款;也有相当一部分人,他们的钱来自高利贷。
说到高利贷,你可能立刻就想到了一样东西:这两年很火的p2p理财平台。其实,还有好多线下平台(就是我们常见的路边某某金融公司)也被人误认为p2p理财,比如中晋这种;不过为了方便起见我这里统称为p2p理财平台。
目前社会上高利贷普遍是20到30个点。那么一些有良知的p2p理财平台,就会这么规划:给投资者10个点回报;预期违约率大概8个点,那我就提供8个点的风险拨备金;剩下的就是平台利润。
那么没有良知的平台呢,有的是单纯骗钱,比如e租宝这种;有的是铤而走险,通过高额回报吸引投资者,其实自己压根没有风险拨备,于是一遇到大面积违约就立马跑路了。
介绍了这么多,有人要问了:那你说的泡沫在哪里?
泡沫就是,在中国,创业者的环境实在太好了,好过头了。
仅仅拿2015年的数据来说:
2015年的理财市场,最大亮点莫过于互联网P2P理财。尽管其占理财产品总规模的比例还很低,但增长速度却着实惊人——全年,P2P网贷成交额达到历史性的9823.04亿元,是2014年成交额的近四倍。截至2015年底,P2P运营平台数达2595家,网贷贷款余额达4395亿元,同比增长324%。
2016年的数据我还没时间找,不过估计也非常惊人。
创业者太容易贷到钱了。在这个过程中,必然没有像银行贷款那样严格的信用审核(除了少数良心平台),也没有考虑到创业本身的盈利前景。
资金端过于宽松,那么资产端(就是创业本身运营)呢?
严重过剩,严重重复。比如一个写字楼,同一层有20几家公司开发同一类app。
因为中国人创业(以及几乎所有的事情)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盯准热点,一拥而上。某类APP火了,一拥而上;外卖火了,一拥而上;共享单车火了,一拥而上。
而市场过于宽松的资金环境,包括无数不明来历的p2p理财平台、到处游弋的风险资本,也为这种过剩提供了融资条件。值得一提的是,这是一种相对过剩。与这厢热火朝天遥相对照的是,那些传统制造业、高精尖领域、需要沉下心研究的领域,严重缺乏资金,人才也不断流失。
但是市场经济有一个最大的特点: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用术语说就是:你的EBITDA不过关,牛B吹破天也没用。而且接下来就面临着还高利贷了。还不出?那你就只能去借更黑的高利贷,直到破产那一天为止。
而那些靠吹猪上天吸引A轮的创业者呢?别忘了人家风险资本的最终目的是要退出的。退出时候赚不到钱,还得让你创业者赔偿。所以这个世界上,拿到A轮的有很多,拿到B轮C轮的就呈几何级数下降了。
但上述泡沫也有其特殊性:那就是爆破的此起彼伏性。基本不存在全社会所有泡沫同时爆破的小概率事件。每爆一个小泡沫,就倒掉一批p2p理财平台,一批投资者遭殃。
所以,呈现出的是一个复杂的图景:一边有人牛逼哄哄的拿到融资,一边有人悄无声息的倒掉,而前仆后继者甚众——在“万众创新全民创业”的伟大号召下。
联系到我前文所说,可能你就容易理解了:为了确保GDP – 维持就业 – 鼓励创业 – 后果自负(我创业失败了还能怨谁,不就只能怨我自己吗)。所以p2p理财平台的审查标准、准入标准如此姗姗来迟,还无法全面强制执行。
结论就是:全民创业吹起一个大泡沫,但这个泡沫本身是为了XXXX(自行结合上文联想),而并不会导致一般意义上的普遍经济危机,但会不时导致局部地区局部人群的温柔型危机。
其实,我更愿意看到的创业形式是德国式的:从一个家族小作坊起步,慢慢研磨自己的产品,精益求精,渐渐做到业内最好,乃至世界领先——德国有无数个这样的从家族产业发展到行业龙头的百年创业公司。可惜,这种创业形式不适合中国人。
*********************
五、产业转型的实质:资本的盛宴
中国人在玩弄概念上始终是全球领先的。新常态、供给侧改革、产业转型等等。在GDP增速单调递减的周期内,还能通过玩弄概念给人一种经济欣欣向荣、前途远大美好的感觉,也实在是一门绝活。
但这些嘴上热闹的东西,能够真正解决下面这些严峻的现象么?
1)不可贸易商品对可贸易商品的挤出效应
不可贸易商品,指的是指不同地点的同一商品的价格差异不能通过套利活动消除的商品。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房地产。除此之外还包括各种个人劳务。
房屋是生活必需品中唯一的不可贸易商品,所以其定价只与社会中购买力最强的那部分人有关,价格是居民可以承受的极限,其本质是财富再分配的工具,是将穷人积累的积蓄搜刮到少数富人和政府手中的工具。
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促进了财产上的贫富分化,而这种分化导致住房价格高企,又进一步加剧了贫富分化,形成了一种对于中下层人民而言的恶性循环。
在这个过程中,住房作为不可贸易商品贪婪地吸收着可贸易商品部门的资源和养料。流动性呈现“一边是火焰,一边是冰洋”的局面,住房贷款不断创下天量,而制造业流动性紧缺。
另一方面,不可贸易商品中的个人劳务也与社会贫富分化形成着恶性循环。大家可能都有体会,现在各类高端服务价格,比如少儿培训、月嫂、美容、会所、高端餐饮等,其价格上涨速度要远远超过社会一般(中低端)消费品价格的上涨速度。淘宝爆款永远保持着低价,而白领则在哀叹自己无力承担高涨的子女养育和教育费用。
可贸易商品部门的相对低价带来的后果是什么?缺乏资源、缺乏人才,导致质量永远上不去。而产业转型的最关键一环,在我看来就是要解决可贸易商品生产的更新换代,加强技术含量,以使得国产品牌能拥有世界性地位。可目前除了依靠压榨员工的狼性华为之外,中国在国际上能拿得出手的品牌屈指可数,国人尤其是中产白领的日常生活仍然被各类洋品牌所占据。而这方面的产业转型,不仅没有加强,反而由于不可贸易商品对可贸易商品的挤出效应而渐行渐远。
2)资本对实业和内容的挤出效应
目前GDP当中,第三产业增速超过了第二产业增速。也许我们要凭借经验主义(比如美国的第三产业占GDP70%)对这种现象点赞;然而在此之前,你可能需要先知道一个事实(也是上文中就提到过的):
房地产和金融也属于第三产业。
而目前中国经济的最大引擎,正在从制造业转型为“房地产、金融、互联网”三驾马车。这就是我们所谓的产业转型。这对一个十三多亿人口的大国,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我们需要明白的是:
历史上没有一个国家依靠发展房地产成为强国。
历史上所有依靠金融强国的,其依据的不是金融,而是其世界霸权。比如美国人可以通过不断举债,把美元推向全世界,剪全世界的羊毛。而如果没有这样的霸权呢?那就只能关起门来印钞,剪本国人民的羊毛了。
像香港这样除了地产、金融及相关服务业、旅游之外几乎没其他产业的,只能作为一个低税率自由港,是资本的一个中转站而已,而绝不应该作为中国这样一个大国的追求方向。
互联网确实是新兴事物,但互联网提供的只是形式,真正实在的是内容。就算是用了互联网思维做出来的烧饼,只要不好吃,那就毫无价值。
而我们一直说的实业实业,就是第二产业,就是制造业。制造业发展缓慢,对中国来说无论如何都不是好事。因为房地产的增值主要依靠金融泡沫和贫富分化;而金融的目的是在于调配实业的资源,金融本身并不创造任何价值。如果一个项目只有大量资本但没有拿得出手的产品,那资本只是在自我狂欢而已。
资本的狂欢结束后,只剩下一地鸡毛。最典型的就是滴滴打车——从一开始的疯狂让利,到后来并购Uber,再到现在打车难、打车比以前更贵,消费者搞了半天,还是被资本剪羊毛的那一方。
3)老龄化——老年人对年轻一代的挤出效应
老龄化在我看来,其严峻程度不仅仅在于劳动力人口红利的减少;更在于,目前社会上拥有资本的这一代人,一旦大规模进入老龄化,那么会进一步占有社会大量资源,挤占年轻一代的资源。
这意味着,未来年轻一代在供养这些老人方面,要付出更艰辛的努力——还高额房贷、付高额房租就是其中一个缩影。
如果实业进一步萎缩,那么年轻一代还能有怎样的收入来源去供养高高在上的老人呢?产业转型能否解决这个问题?
当然,我不否认供给侧改革和产业转型中的确也存在产品更新换代、制造业技术升级,但这些微观层次上的“点”无法影响整个宏观的“局”。
****************************
六、金融危机?
最后,我们回到上面第2讲提到过的一件事:金融危机每十年爆发一次,那么2018-2019会不会再次爆发?会不会轮到中国?
在讨论中国会不会发生金融危机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另一个国家。
根据这个国家某大学的一份统计,现在其国内约30%的人处于贫穷状态,6.9%的人完全赤贫。通货膨胀加上生活补贴的减少让人民很受伤;政府部门腐败盛行。
这就是上届世界杯亚军——阿根廷。
阿根廷曾经历过一系列政局动荡和危机。尽管现在有所好转,但也给国家留下了一个巨大的烂摊子,一个贫富鸿沟更为巨大的社会,一群失去希望的中产阶级。
我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中国不会沦为阿根廷那样的局面。这是因为,在中国讲任何东西,归根到底都是讲郑智。以亨廷顿在《变动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一书中的评判标准(适应性、复杂性、自立性、凝聚性)来看,某国的体制已经是相当成熟的、久经考验的体制,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社会稳定则会带来经济稳定。
再让我们把视野放大到全世界。97年亚洲金融危机,其背后是美国经济景气和美联储加息,由此戳破了之前美元泛滥带来的资产泡沫。而08年世界金融危机,其肇始于美国次贷危机,而次贷危机之所以爆发也是因为之前美联储数次加息,导致资产泡沫破灭。
现在,美联储再次进入了加息周期——然而这却是史上最迟疑的一次加息过程。加息的相对缓慢和犹疑使得其对于资产泡沫(包括中国房地产市场和美国股市这两个巨大泡沫)并未带来很大的冲击。
现在,全人类都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全球化是否要退潮?光荣孤立是否会成为新的趋势?四十年货币周期是否如周行长所说会终结?政府不再印钱以后人类还能何去何从?人工智能对于人类工作会带来多大的颠覆?各个国家经济发展都在比烂,中国这个过去十年全球最大的发展引擎也要进入L型,美国经济复苏前景迷茫,欧洲日本苟延残喘,拉美中等收入陷阱,中东继续吃老本——到底谁会先坚持不住倒下?
与前面第2讲到第5讲所显露的悲观情绪不同的是,我认为在国与国的竞争中,最先倒下的必然不是中国。原因有两点:
1)上文提到的某国稳定成熟的体制,这比起某些demo国家反而是巨大的优势;
2)中国人民的吃苦耐劳和智慧。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年增长两位数的GDP,是靠着无数血汗工厂、农田、矿山、写字楼里蓝领和白领们的辛勤汗水,没日没夜的加班,牺牲时间、个人生活、健康乃至尊严所换来的。而在经济放缓、国家开始转嫁危机的时刻,又是需要依靠着无数人忍耐着与自己收入不匹配的生活品质、更多的加班和增长缓慢的收入、失业后绞尽脑汁的创业和面对失败、以及牺牲方方面面的利益,来维持着庞大的国家机器的运转。
由于这两点原因,我对中国的整体国运仍然抱有谨慎的乐观。
然而,我对于这个世界的整体走向却抱有较大的悲观。文明的冲突会重现,科技的发展会相对停滞,各国政府进行印钞竞赛的根本原因是人类找不到只有一次真正的科技革命才能带来的新经济增长点。
因此,未来三到五年内全世界必然会出现较大范围的危机,这种危机从根本上来自于人性的懒惰和贪婪。危机从欧洲爆发的可能性为60%;从美国爆发的可能性为30%;出于其他原因爆发的可能性为10%。
届时,中国如我第2讲所说,正在发生(或是会被触发)温和的、缓释的、不显山露水的经济危机。中下层人民会成为缓冲垫,被大范围割韭菜,但社会仍会保持稳定,因为人民的基本温饱仍然能得到保障,底层人民则是政府的重点照顾对象。一小部分富人在危机中破产,而更多富人会进一步拉开其与中产的差距。出国移民的会有很多,但只是身份移,人基本上还在中国,因为在中国他们能享受到欧美绝无可能享受到的特权。只有中产才有迫切的举家迁至欧美的需求,但这批人出去与否不影响大局,而且政府啥时候想阻断他们的去路只消一个红头文件就够了,他们Zaofan的胆子丝毫都不会有。
一线楼市的泡沫会直到老龄化的到来才会缓慢破灭,但目前已经无限接近以美元计价的价格上限。经济不太发达(或是衰退)的二线城市、广大三四线城市的房地产泡沫将在温和型经济危机中全面破灭。
42年前,这片土地上的人们还在为WENGE而疯狂,而今日的我们早已淡忘。同理,到了三四十年后,也许我们的后代都不会再记得,我们曾经为区区一套房子如此疯狂过。
事实上,我认为在我们的寿命范围内,中国社会始终会保持稳定。至于我们死后就不得而知,我也没必要去预测死后的世界。
(全文完)

房地产相关从业15年以上。见识过90年代房地产泡沫后的残局,也目睹了近十几年来的房地产的疯狂。鉴于身份的原因,可耻地匿了。
我谨代表个人意见胡诌一通,不保证质量亦不代表任何其他人或者组织。
首先回答有没有泡沫,答案肯定是有。
再回答是否有经济危机征兆,呵呵,这个很难回答。见仁见智吧。当然,所处的行业不同,感知亦不一样。对于实体经济而言,特别是传统型中小型生产型企业,感觉也许一直处在经济危机之中几年了。
工业企业不好过。
小型生产型企业倒闭量还是比较大的,不去现场看不知道,我参与过的某些工业区的调研,以前90年度红红火火的生产型企业,大多数已经倒闭了,墙壁上到处贴着“厂房招租”。90年代那里很多打工仔,下班时候热热闹闹的,现在冷冷清清。所以,对于他们来说,肯定是经济危机了。小厂所在的厂房,如果是村的土地,基本上现在是闲置,招租也没几个人去租。如果是内资企业自己的土地,基本上想方设法搞“城市更新”,也就是把工业用地改为商业用地,再建设所谓的40年使用年限的“公寓”卖掉。如果是外资企业的土地,他们一般把土地由政府的土地开发中心收储。我所在的区域,有几家知名的外企走了,土地由土地中心有偿收回。
当然,有人说“转型升级”。的确,高科技企业目前还不错的,所在区域的科技园还是有增长的,目前还不错,特别是那些能上创业板或者上新三板的,领导也很重视。当然,可能是运营成本的原因,很多工业型企业已经转移到内地或者国外,也说不定。我只说我看到的。
房地产企业也不轻松。
房价长时间的较快上涨,民怨好像比较大,好像把责任都归咎于房地产开发商。其实,他们也不轻松。当然,开发商早期拿的地是很便宜的,2003年之前都可以协议出让,我见过很多90年代拿的地块都是10元/平方的出让金(注意,不是楼面地价),开发出来卖几万,当然利润可观。不过,这样地已经不多了,基本上开发完毕了。现在拿的地多数都是通过拍卖,成本高了很多。不过,谨慎的开发商已经很少公开市场拿地了,都是想方设法与早期拿地的企业合作开发。特别是外资和港资的房地产企业,更是谨慎了。目前比较激进的,大多数是央企,因为银行借给他的钱多,即使经济崩盘了,也不是自己的钱嘛。所以,近些年玩地王基本上都是央企干的。08年的时候,房企资金非常、非常紧张,有些差点破产。所以,别看人家房地产企业好像很牛逼,其实,如果真的经济崩了,他们也会死的很惨。房地产是个高资产、高投入的行业,现在利润率已经不像那么高了。其实,近几年公开市场拿地的企业,如果在2016年前开发完毕卖出的,他们的利润率还不如2016年炒房的投资客赚的比例高。我跟很多中小房地产企业主或者大型房地产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聊过经济和房地产的话题,其实他们也看不准未来一定涨还是会暴跌,他们自己也如履薄冰。但是,不管房地产未来怎样,公司总是要运作的,有那么多员工需要养,资金需要周转。至于大家认为的房地产企业的暴利,现在已经不存在了。
房子真的很稀缺吗?
房地产已经不仅仅是个产业的问题,其实是个金融的问题。高层说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呵呵,如果不解决金融的问题,房地产永远都解不了被炒的怪圈。至于住,其实中国现有房屋存量,足够20亿人居住都绰绰有余。也许有人说我这个数据是瞎编的,的确,我是管中窥豹瞎猜的,呵呵,随便看看就好。其实,猜得很保守。那随便举一个某城市的一个区的农村房屋为例吧(城市人口变动大,农村人口相对固定),这个数据绝对是准确而且真实的。某区现有农户15万户(其实每户都很小,为了能分配宅基地和多获取征地补偿款,基本上满18岁就分出一户,真实的家庭还没有这么多),农村人口40万人,目前已登记的宅基地房屋是24万幢,未登记的违建宅基地还有22万幢。这个数据不包含农村人口买的商品房或者购买国有土地上建设的房屋,仅仅是集体土地上的宅基地房屋,是幢,不是套!你自己算算,40万人是不是可以每人一幢绰绰有余?(以上所有数据其实详尽到个位,为不暴露,故只说大数)这是东部某一线城市某个近郊区的数据,还不是人口输出地区的农村宅基地数据。在人口输出地区,大量的宅基地房屋,整幢就是住两个老人,或者空置。房屋的空置率,其实大大的超出你们的想象。城市稍好,农村尤甚。别信什么农村宅基地一户一宅,一户八宅我都见过,只是人家不办证。土著城市居民的房屋拥有量,也是一家有几套房。当然,近些年才进入该城市的年轻人不得不面对已经被超高的房价,压力很大。但是,他们的父母在老家基本上也是有房的嘛。不要轻信“一线房子永远不够”,那句话是建立在中国经济永远持续高速增长的前提下的。如果发生战争或者经济危机了,还有那么多人进入所谓的一线城市吗?
地方政府对房地产持什么态度?
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其实不是房价上涨的推手,他们也没那个能力。注意,是说的是地方!再上面的我不敢说了啦,也别问我。有人说国土部门坐庄,囤地等拉高再卖。呵呵,他们既没坐庄的能力,也没有坐庄的动力。土地拿不拿出来拍卖,都是市长一句话。市长想的是我只能干几年,有地赶紧卖,挂掉的钱才是我的政绩,难道去留给下一任?土地出让金是收支两条线,出让金多少与国土部门没关系,都是直接进入财政账户。卖多卖少反正都不是我的,也没有提成,关键是要完成市长交代的卖地任务。当然,底价设定不能低于成本也要考虑市场热度。最关键的是省以下没有农用地转建设用地的审批权,想多卖也没货。有人也许理解不来这种思维,好吧,那换位思考一下:假如你是现任某市市长,你能保证在这个位置呆多少年?你还想不想再上台阶?你想不想做点让人看得见的政绩?巨量地方债利息每年要不要还?假如现在有块地符合出让条件,也有有实力的开发商有意向,你会不会捂地不卖?当然,地方政府乐见房价永远上涨。第一,GDP数据好看。2016年经济很差,但是GDP增长率不能太丢人嘛,于是,某区长亲自督阵,要求负责房地产预售的部门给开发企业挨个打电话,多报成交量。这是真人真事。第二,地价高了,财政也水涨船高。领导都是炒短线的,我的任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服务,都是要花钱的。08年地不好卖,开发商没钱拿地。某宗地出让,收储成本是8亿,国土部门建议10亿为底价出让。市长发飙了,必须成本价赶紧卖了。说,我现在卖了能修路建广场,难道还留给下一任吗?第三,地方政府不负责房价的涨跌,也没能力负责房价的涨跌。你随便去查看一下你当地城市的所有政府部门的三定方案,有哪一个部门三定方案里写着要负责房价涨跌的?没有!房价涨跌是市场的行为。没有市长想囤地不卖,也没有市长想地卖不出去,没有市长能预测房价的涨跌。其实,房地产管理部门没人炒房,因为自己无法预测,而且他们普遍认为现在泡沫已经比较大,因为他们知道他们的成本有多低。现在对于房价最乐观的,往往是那些不怎么懂经济的普通市民。
房价暴涨的根源是什么?
就目前中国而言,影响房地产价格的根源在于金融!这个不多说,涉及整个国家的金融运作的问题。敢于高溢价拍地是因为货币宽松,敢于炒房是因为货币宽松,疯狂买房是因为对于货币贬值的恐慌。房价因为金融而疯狂,也最终因为金融而一地鸡毛。一切不以金融的角度下手的“调控”,都是忽悠!房价暴涨是不是金融问题,就用一个简单的例子说吧:你随便用你现在居住的房子的租金与房屋估价做一个对比,你自己算算,如果按照目前市价出租,你需要多少年才能达到目前房屋估值的金额?有很多房子,你的土地出让年限到期,建筑物寿命到期,按照目前的房租水平,仍然赚不回目前房子的估价,更别说银行利息和装修成本了。呵呵,这个时候你会说“要考虑人民币贬值”“未来租金会涨”,那么,你是不是又绕回到金融的问题上了?对于货币贬值的忧虑是不是金融问题呢?房价的问题,目前就是个金融问题。房子已经远远超出了居住功能,而是资金炒作标的物。假如最终一地鸡毛,虽然房地产会首当其冲,但是根源不是房地产这个产业。这个世界最能预测房价涨跌的,是前机械工业部部长的儿子,印钞印的头发都白了,辛苦了。
——————————————————————————————————————————-
非常感谢这么多的赞,出乎我的意料,竟然没被骂得狗血淋头。但是,我仍然不敢取消匿名。
鉴于网络评论与行业实情也许存在一定的偏差,感恩厚爱,那我趁空隙继续分享一下个人见解。
1.房价与地价,地方政府更关心哪一个?
很多人以为房价是地方政府预谋性炒高的。先说观点,免得有人说我“洗地”。地方政府没有这个预谋,也没这个能力,上面我不知道,也不敢瞎说。政府也许没有预谋性的炒高,也没有这个主观意愿,但是多重政策事实上造成了房价的上涨。主观意愿与实际效果是两码事。有多少想减肥的人,却又整天吃喝无度,效果如何呢?从业十几年,参加的会议无数,看到的文件也无法计数,但是我从来没有听到过要求把房价拉高的指示,也从来没有看到过这样的文件。甚至,饭桌上或者私下闲聊都没有这样的意向!当然,我这个层面最多接触到省市区级的领导,国家层面的也只是在电视上看过,我指的是地方政府。如果说政府有什么意愿的话,当然是永远平缓温和上涨最好,暴涨暴跌都头疼。不说别的,就是信访也够人烦。08年房价跌幅比较大,信访的怪事层出不穷。有个老太婆与开发商交了定金看中了某套房,当时房价是8K,但是眼看房价在跌,老太婆不去签约,开发商多次催促都不去,后来开发商把房子卖给了其他人,也办证了。09年在四万亿的刺激下,房价暴涨,那套房市价2.8W。于是老太婆多次信访,扬言跳楼,还拉来电视台。2013年房价微跌,某个楼盘业主集体拉横幅,说开发商违约和欺诈,说旁边宣称的省一级学校原来只是市一级,要求退房。现在经历2016年的暴涨,房价翻倍了,也就没人拉横幅了。说句实话,地方政府根本就不关心房价,领导层甚至不知道现在市场的疯狂,也不知道具体的市场价格走势。房价不像股市,有个分时图和K线图,一目了然。当然,领导要知道房价,很容易,但是他们都很忙,有很多事情需要关注,自己又不炒房,哪里会去关注房价的实时走势呢?再说了,即使他们关注房价,最多那个自己管辖范围的成交均价,那个有什么意义?郊区与市区差别大了。所以,某位600帝的笑话为什么会出来,不少他傻,而是因为他真的不知道市价如何。房价对于老百姓来说影响生计,但是领导与其说关注房价,还不如说他们关注房地产这个产业。政府关心地价,这是真的,因为土地财政,那是他的钱袋子。 在土地的开发利用上,国家层面与地方层面是存在不同想法的。地方为了政绩,恨不得所有的土地都批为建设用地,拿来出让。但是国家为了保住耕地和维护生态,那样是不允许的。所以,利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建设用地指标两个来卡。如果建设用地量已经超出了上一轮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那么下一轮你就得减量规划。所以我说,土地供给的总开关在上面,反而地方政府没那么大的能耐 。
2.政府能操纵房价涨跌吗?
呵呵,政府不希望暴涨,但是暴涨了;你说他能控制暴跌么?真正暴跌起来,一定是多方面因素的集中结果。当然,不是说政府的措施对房地产没有任何影响。影响一定有,但是不是决定性影响。比如,放开限购,比如增减土地供应。土地出让,是根据土地收储成本结合目前市场的反映。一般一块地出让前,都是会邀请多个开发商做个推介预热,了解他们的兴趣度,然后根据市场情况决定推出拍卖。这个对于市场肯定有影响。但是,世道不好的时候,虽然市长很想变现拿钱搞政绩,但是开发商没兴趣,也只能作罢,拍卖流拍也是蛮丢人的。当然,中央有这个能力,关键在水龙头的收放。不过,几次的刺激都是因为经济太差了。但是,水不是无止境可以乱放的,火玩多了也不一定控制得住。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政府希望房地产暴涨暴跌,市场表现形式都不是他们故意操控的结果。市场上没有神,政府也不例外。如果有一天暴跌,一定是多个因素的结合,而不是某个神一手遮天。理想与现实,往往是有差距的。如果神那么厉害,那么我们建国时的豪言壮语与伟大理想早就实现了,何至于今日仍在追梦?
3.关于房产税。
呵呵,本不想说这个,但是看到媒体又在预热了。作为普通市民,你根本无需关心这个。房产税会不会收?以后一定会收。我在2013就看到过几套方案,也征求过意见,其实一直在研究。什么时候拿出来?随时都可以拿出来,只是不想拿出来,也没必要拿出来。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17年1月印发了《关于创新政府配置资源方式的指导意见》中提到“在维护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前提下,支持各地区在新型城镇化、国资国企改革、区域性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房地产税、养老和医疗保障等方面探索创新”的表述,我个人认为,可能是权利下放,税率由各省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自行确定。房产税以后应该不是全国一刀切,应该是中央放权各地各省自行开征。某人搞得分税制,地方如果不给土地财政,那还让它活不?目前有土地财政,卖地收出让金比收房产税来的简单、来的快、来得多,在没有改革土地财政之前,房产税地方政府积极性没那么大。哪天改革土地财政了,房产税必须祭出,也许不需要那么久,在那之前就要搞。其实,不动产统一登记就是为了开征铺路嘛……全国一个汇总的数据库,别想蒙我少报。从目前来看,不管那套方案,对于仅仅是自住房屋的普通市民,都跟你没关系,你帮着利益集团叫嚷啥呢?人家房多多们还没出声呢。房产税能不能降房价?这个不一定,都说了房地产的根源在于金融。但是,房产税对于炒作和过量持有房产一定有恐吓作用。房产税会不会转嫁租客?转嫁肯定是会的,但是前提是你的房子能租出去且能转嫁到。租赁市场不一定由根据取得成本决定,更多是根据供需量或者需求方的承受能力而定。不然,就不会出现如此低的租售比。现在持有房产除融资成本外没有太多成本,租不租无所谓。但是当有了房产税,过量房屋持有者都希望能出租以抵扣持有成本,那时候租赁市场供货量巨大,你还想加租转嫁?这个想法很美好。
4.关于炒房团和中介从业人员。
炒房一直存在,这个无需隐晦。纵观近十来年的炒房人群,其实变化还是比较大的。2008年之前是一波,与2011年前的是一波,与现在的是一波,好像主体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记得08年之前,大炒家手上握着上百套房源的大有人在。山西的煤老板去北京都是论单元或者论幢谈价钱的,他们有比较大的议价能力。后来08年之后发现房价下行的时候根本好出手,就逐渐没那么疯狂了。2011年星空发现四万亿真的流毒无穷,于是搞出限购限贷打补丁,自此之后就没有大炒家了,但是那时候中小炒家崛起了。至于现在,是全民炒房了,连路边的老太太都知道炒房是个包赚不陪的好买卖。早期的大炒家早就全身而退了,有很多转向其他资本运作,有些转向国外炒。现在的炒家,其实是普通老百姓,不用去翻查房产档案,这个从交易中心门口的车与交易双方的气质就可以看出来。所以,不要憎恨现在的炒房人,其实他们跟你我一样,是普通的老百姓。他们最多是个中产,只是他们也想通过这个赚点钱。当然,行情好的时候,利润率真的很高,轻资产、高杠杠、高收益,他们的利润率甚至比开发商建楼的还高。不过,不要光看到贼吃肉,没看到贼挨打,不好卖的时候,交易量急剧下降,脱手非常艰难,比股市跌停板还难卖出,哪个时候就是拼买入成本的时候了。呵呵,真正的大老板是不炒房的,别说这几年投资移民较多,就是在十年前,我见到很多大老板都是外国公民了,这个完全不影响他在中国赚钱。当然,他们手上握有不少物业是真的,但是不是以炒房为目的。现在炒房的多数是这几年工厂做不下去了来炒房的小老板,还有就是普通工薪阶层,搞多一套以待日后大发。2016年的交易量还有个因素就是换房。A新白领全家攒了几年钱,于是在郊区买个小房子了;原来在郊区买了小房子的B把房子卖给了A,去C手里买了一套大一点的;C以上的资金流向就不一定清楚了,有些不排除流向国外异市场投资去了。所以说,其实国家现在不怎么害怕房地产问题,因为无论的自住还是投资现在都是刚需接盘为主了。高层一直强调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其实刚需接盘最稳定,降低金融风险。只要还有一口气在,按照中华民族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哪怕是负资产还是会咬着牙继续供的嘛。至于中国现阶段的中介人员,基本上都是只起到一个交易撮合的作用,距离专业水平和专业服务仍有很大差距。别以为中介群体有多高的专业见解,其实他们跟你差不多,鼓吹交易,他才能获取交易佣金,至于其他的,他回答不了,也没有那个想回答的意思。当然,他们的短线市场敏锐度不错,但是中长线他们自己也看不清楚。整体上而言,中介不是房地产也的正面力量,更不是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力量。房地产炒作,是一个系统性的多元一体运作,背后的主要推手的金融利益集团。这个不多说,了解不深也不敢多说。那家打个比方吧,经历了13年和14年的房市萧条,交易量急速下降,持房各方都很痛苦。15年底降息降转,金融集团就开始蠢蠢欲动了,怎么办?那家拿一个重点一线城市点火!中介、媒体、学者三位一体上,舆论最关键,预期是核心。媒体报道的上海“购房者”星期五就区交易中心拿着被子排队,为了等星期一能办理手续。我们看到这些新闻哑然失笑。呵呵,周末政府机关都不上班啊,再说了,你买了合同签了,非着急连夜排队办证?我相信买过房的都知道,你网签合同了,基本上已经是你的了,无需赶夜办证。真相如何无所谓,但是会带来恐慌。随着媒体的扩散,急速产生羊群效应,于是房市又热了,金融集团又赚了,也解套了,美哉!其实,真正的市场与媒体报道的市场是有差距的。中介除了怂恿交易,鼓动闹事,左右忽悠之外,其实没有太多技术含量。 当然不是说不需要中介,而是这个行业太需要真正的中介了,需要具有真正专业技能的中介,需要具有专业服务意识的中介。目前,中介行业从事得太low,进入门槛也很低,除了撮合交易好像就没啥服务了,其实还需要法律知识、财会税务知识和城建知识的服务,其实这个行业专业化之后有前景。其实,目前中介还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炒房,他们是房价炒作的重要力量之一。 房地产公司的人才储备那就高很多了。房地业是一个普通的行业,没太多技术含量,也不一定推动科技发展和人类进步,但是关联多个行业。所有在这个行业的从业人员和关联人员,大家都是打份工而已。
房地产市场的乱象,是一个特定区域特定历史发展时期的产物。如果从长远来看,都会回归常态。也许,等过几十年再来回首今日,你会唏嘘不已,无论是关于市场还是人心。
————————————————————————————————————————
再次更新一下,删除掉一些敏感信息,顺便贴出对某些知友的问题发表个人意见,因为字数太多,不能在评论里贴出。已经歪楼了,完全偏离了题主的答案,请见谅。
关于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土地出让期限、房屋所有权、土地出让金、房产税等问题的个人理解
1.国体不同造成的土地所有制差异。按照《宪法》宪法第一条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你且不要去考虑羊头还是狗肉的问题,这就是中国大陆的国体,所以,土地作为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之一,必须实行土地所有权公有制。土地所有权分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两种公有制所有权。这个,与国外的土地所有权私有制是不同的。所有权是绝对权,是最完全的物权,具有永久性。
2.为什么有个土地使用权?按照法律规定,国家所有的财产,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所有权。但是,国务院不可能去开发嘛,既与职责不符也没那实力。呵呵,《宪法》还说了“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嘛。那么问题来了,土地咱不能自己下地,又不能卖,那就得找佃农。这需要解决法律上的障碍,于是土地使用权就学着香港设计出来了。香港回归前有“官地”、“民地”之分,所以我们也有国家土地所有权和集体土地所有权。香港的批租制源于它是殖民地且新界是租借的。我们就搞土地使用权出让,根据土地用途给予一定期限的使用权,所有权仍然是公有,使用权可以私有。使用权就是一种用益物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都是用益物权。用益物权,就是你可以依法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所以,从法理的意义上来说,所有在中国大陆的土地使用权人其实都是租客,你交的出让金不是土地所有权的购买对价,是长期性的租金一次性缴纳。
3.土地使用年限怎么规定?住宅为什么是70年?70年后怎么办?土地出让年限的相关规定是依据《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 国务院令第55号)第十二条的规定,土地使用权出让最高年限按用途确定:居住用地七十年工业用地五十年;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用地五十年;商业、旅游、娱乐用地四十年;综合或者其他用地五十年。70年后怎么办呢?按照《物权法》第一百四十九条的规定,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间届满的,自动续期。所以,70年的土地使用权根本不用担心,到期后自动续期,当然土地出让金还是要再交的。不过,70年后的世界,也许没有人能预测吧,嘿嘿。
4.土地使用权的实质是什么?呵呵,法理上而言,土地使用权人只是长期性的租客。但是,实际使用的过程中与国外的土地所有权其实在绝大部分的权能上是没有差别的。土地是不动产,你无法抠起来背着走。不管是所有权还是使用权,你能利用的权利也无非是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继承等等。当然,有些地方是有差别的,比如,《物权法》第一百三十六条规定“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在土地的地表、地上或者地下分别设立”,也就是你的是地表使用权,地下和地上的没出让给你之前不是你的,还有地下资源也不是你的。还有,出让期限到期后还需要出让金的,不是一劳永逸的。既然大陆的土地使用权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与国外的土地所有权其实在绝大部分的权能上是没有差别,那么“土地所有权”是一个已经虚化了的概念,搞个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完美地用公有制的内裤遮住了私有制的隐秘部位。呵呵,你肯定不认同这个观点。那么,既然国有土地是全民所有,你作为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寸土地你都是共有权人之一,可是你享受过比私有制土地所有权的国家公民多一分钱的土地收益吗?
5.房屋所有权又是什么?房屋所有权就是房屋产权,不是房地产权,说白了就是那房子是你的。还是那句话,所有权是绝对权,是最完全的物权,永久性的。那么问题来了,房子是永久的,地的使用是有期限的,咋整?法律已经想好了套路,《物权法》第一百四十六条、一百四十七条、《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三十二条、《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第二十三条、第二十四条的规定,大陆实行“房随地走”、“地随房走”的“房地一体”原则。土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必须由同一主体享有,房屋和其占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必须一同转让、出租和抵押。你买了房子,其实也买了土地使用权。当然,对于初独栋别墅外的绝大多数有房阶层来说,你的房不是国外的house,而是apartment/flat,你分摊的土地使用权也就一丁点。土地使用权到期你据不续期,按照法理,你有本事是可以把房子抠了拖走的,那上面的都是你的。其实,国外也有这种。英国就有一些公寓,你买了房子,但是地是别人的或者是国家的,房屋所有权人只有土地的租借权,中国绝大多数房屋的性质其实就是这种。再白话一点,就是你买了房屋的所有权,租了土地使用权。虽然,房屋所有权与土地使用权是皮毛一体的关系,但是的确有差别的。其实,这种类似也存在于其他情况,比如,林地权和林木权。林地是某村的,树是你种的,树你可以砍走,地不能拿走。
6.出让金和房产税是什么东西?土地出让金,目前的全称应该是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集体土地使用权出让现实还不普遍),也就是政府在一定时段内将土地使用权出让给土地使用者,按规定向受让人收取的土地出让期间的价款。请注意关于时间的状语和定语。土地使用权出让金不是土地所有权的买卖价款。房产税就是以房屋为征税对象,向房屋所有权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主要是房屋持有阶段的一种税,不同于房屋取得、处分阶段的税种。注意:房产税不是房地产税!别以为房产税是什么新鲜事物,其实早已有之。政务院1950年1月公布的《全国税政实施要则》和1951年8月颁布的《城市房地产税暂行条例》(政财[1951]133号)就已经有了房产税、地产税等税种。只是,那会儿中国还没有搞社会主义改造呢,土地所有权还是可以私有的。后来,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土地已经全部公有了,对内也就没有必要征收了,只针对在中国有房产的外国企业和个人征收。再说了,那时候屁民也没几个在国有土地上有自己的房。1986年9月15日,国务院也发布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房产税暂行条例》(国发(1986)90号),规定房产税由产权所有人缴纳。只是,后来房地产立国,为了避免打击买房者,早就于2011年1月废止了。所以,别以为房产税是什么新鲜事物,也别以为要征收需要太大的动静,根本不需要上升到人大立法的高度。对比出让金和房产税,你应该已经知道两者根本不是一个东西,即使开征也在法理上也毫无障碍,不属于双重征税。只是,什么时候开征、怎么征收的问题。至于房产税会不会增加房屋持有人的税负,那是肯定的。不过,按照目前的思路和民意,仅仅自住的房屋,不需要担忧这个问题。未来是征房产税还是征收房地产税,现在还不明朗,目前试点的都是房产税。不过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17年1月印发了《关于创新政府配置资源方式的指导意见》中提到“在维护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前提下,支持各地区在新型城镇化、国资国企改革、区域性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房地产税、养老和医疗保障等方面探索创新”的表述,征房地产税也说不定。我个人还是认为,可能是权利下放,税率由各省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自行确定。
顺便声明下:本人不打算取匿,也不求关注,因为我很少发言。关注我也没用,如果要买卖房屋的知友最好听取银行和中介的意见,他们才是房价短线走势的知情人和推手。我也不是WPY,没用网评宣传任务,发言纯属个人瞎掰,不足为信。在这里对所有求关注的知友统一致歉!

这一波房价疯涨,成功把大家注意力吸引到地产上,忽略了我国更为严重的企业和地方政府债务危机。过去十几年,一直靠宽松货币政策刺激下的繁荣经济,导致中国银行积累了大量坏账,而坏账主要来源是房地产企业,大型国企,以及地方政府债务。2008年的4万亿最大的影响还是在企业债务上,2009至2016年,GDP大约翻了一倍多,但社会总债务却增加了约2.5倍。不计盈利的扩张和发展提高了居民生活水平,同时也使得地方政府债务和企业债务(特别是国企和房地产企业)成为了我国金融系统最大的风险。
下图为债务分布,最多的红色为非金融企业债务,绿色是地方政府债务,蓝色是居民债务。从2008年到2016年,4万亿导致非金融企业债务飞速增长(其中占比最大的是国企债务),占到GDP 169%。
下图为债务和GDP比,蓝色为中国,黄色为日本,绿色为美国。可见我国从2009年开始一路飙升至百分之200多。(这里是企业的银行债务credit to GDP,不要扯国债了)
在大部分居民感受到经济”欣欣向上”的同时,我国银行却承受了巨大的压力。知乎有个讨论说中国和希腊债务危机的区别,有个答案讲区别就是,你找你父母借了1万元,和找高利贷公司借了一千元,哪个压力大?我觉得这比喻还不错。父母(央妈)借的一万元,虽然得还,但是不着急,而且钱花起来压力不大,工资照发,福利照给,这就是大部分人觉得目前日子还不错的原因。
但是呢,你父母(央妈)压力大呀。
去年,我一个精英朋友辞去了纽约某基金公司副总裁的位子回国到某银行做ABS,这是干嘛呢?就是将不良资产打包转嫁给市场嘛。资产证券化也好,债转股也好,都可见目前银行急需转移债务风险。接上面的比喻,你(企业,地方政府)开了张1万元的欠条给你父母(央妈),你妈心里明白收回来几率不大,于是在三姑六婆(投资者)面前先把你偿债能力夸上天,然后再把这笔欠款转卖给她们,让大家一起分担分担。
这就容易解释为什么房价上涨了。
先看这一轮房价上涨最大受益者是谁?
首先是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又可以用起来,卖地还债。
其次是企业(国企和民营)。房地产企业去库存目标至少在一二线城市实现了,另外2016年共有百余家上市公司加入到“卖房”大军中来,“靠卖学区房实现保壳”而一鸣惊人的*ST宁通B就是其中之一。
债务转移给谁了?老百姓。在整个银行贷款中,相比之下房贷是最优质的资产,坏账率最低,中国的老百姓最守信用,宁可整天吃方便面,都不愿意拖欠银行的欠款。
2016年2月周小川在G20就讲过了:
“我们发现中国债务与GDP之比是比较高的,在宏观调控中是需要警惕的。“
”个人住房加杠杆逻辑是对的。住房贷款应该有大力发展的阶段。个人住房贷款在银行总贷款的比重还是偏低的,有的国家占到40%-50%,中国只有百分之十几。 “
财政部官网2016年6月24日政务新闻有一篇《我国总体债务水平属于中等》(然而国际上并不认为只是“中等”)的文章中也称:“根据我国债务杠杆分布情况,可以优化债务在政府,居民,企业之间的配置。政府和居民可以适度加杠杆,帮助企业去杠杆。”
而限购政策的推出,不仅将“接盘侠”往三四线城市引导,更是确保了债务是转嫁到居民手上,而非违约风险更大的“炒房团”。
2016年房贷猛增,70%新增贷款都是房贷。下图为房贷占总债务比值这几年的变化,一年间占比从百分之十几就已经到了20%。
房价下跌不会死人,债务违约导致的金融体系崩溃会直接导致失业狂潮,吃不起饭那可是要死人的。
综上,推高房价,是缓解我国更为严峻的债务危机方式之一(方式之一,当然不是完全靠这个)将风险较大的企业债转换为更为安全的居民房贷。有人说等房价降了就“为国接盘”,其实房价被推涨后买房才叫“为国接盘”。不光可以消耗两代人储蓄支付首付(周行长多次表示居民储蓄太多),还可以透支“房奴”未来收入来付房贷。直接点讲就是从高价接盘的居民口袋里掏钱来救企业银行地方政府。
经济萧条已经开始,解决了大量就业的“大而不倒”企业们盈利能力不足,要靠“卖房还债”就可见一斑,而无法举债为生的中小企业已在倒闭狂潮之中。若一系列举措都无法解决我国债务问题,更大的经济危机还将在后面。
—————————————————————————————————
看了昨天央行记者会又想说两句;
周小川在会上再次表达了房贷换企业债的愿景:“个人通过住房贷款购房以后,实际上资金就转到开发商。房地产开发是一个很长的产业链,会带动一系列产业供给,所以这个贷款不能简单看作是买房子,实际上会传递到相当大的产业链上。”
有了成交,开发商才会有钱,才能带动上游产业有钱,企业们有钱了才能还银行贷款。整个债务置换过程都必须源于居民贷款购房。而房地产企业之所以负债累累,还是由于库存太多,周行长也说“库存过多,本身就是占用流动资金,这是导致杠杆高的一个原因”,所以这波推动房价上涨的目的就是要老百姓拿出储蓄,再押上未来收入一块为国去库存。但是矛盾来了,房产库存70%在三四线城市,但由于教育医疗就业机会等等分配不均,大部分居民只愿意在一二线城市购买房产,因此结果是2016年推动了一二线城市房价泡沫,而三四线库存问题依然没有解决。库存问题没解决,企业债务问题就没解决,不仅如此,疯狂上涨的一二线房价,不理智的投资者还容易使本来安全的房贷变得不再安全。

在CPA里面,我的健身练得最好;在健身人群里,我的财务水平最专业!
本人79年的,制造业,以前是一家上市公司集团财务总监助理,整个集团财务二把手,持有中国注册会计师和美国管理会计师执照。我老婆也在上海的一家上市公司做ERP实施的,年薪15万左右。
因为买不起上海的房子,现在跳到浙江一家准备上市的公司做财务总监,年薪接近40万,但是生活质量完全不一样了,我的收入在浙江一个三线城市能够生活得很好了,现在每天下班和同事打羽毛球,感觉身体状况和精神面貌也好很多了。还有这边空气质量比上海好多了,没有雾霾!明年准备在浙江买房,让全家人都过来,现在家里人还在上海租房。
关于上海的房价,我不想说太多,我承认我是很多人嘴里的loser,买不起一线城市的房子,惹不起我还躲不起吗?人生匆匆几十年,没有必要为了房子蹉跎一生,身体健康家人幸福最重要,没有必要非要挤在一线城市,拼命死撑这辈子都不知道还不还得清的房价!

我看诸君皆装逼,料诸君看我应如是
好问题!
虽然你这个问题本身满是槽点,但从侧面反映出了互联网时代反而让人更加信息闭塞的事实。
所以是好问题。
1.中国房价根本就没涨成什么样,只是少数几个几个顶级城市和大型城市的房价一直在涨,媒体又天天在鼓吹,所以给人的感觉似乎是全中国的房价已经完全上天了。
但真实情况是广大三四线城市的房子积压严重卖不出去,价格是处在相对合理范围的。
况且不要整天盯着新房,一些配套完善的二手房也并不差。
所以如果把眼光放在全国的角度而不仅是北上广深的角度,其实房价的均值也没那么可怕。
PS.部分之前房价暴涨,但是明显虚火过旺且存在高投机性的城市,现在房价也正处在缓慢崩盘过程中。
(已经挂了好几天了,现在我把数据来源和城市删了,因为已经有人找我麻烦了,就当我啥都没说吧)。
这和大量的投机性购房以及曾经严重蔓延的高杠杆首付贷有关。
2.经济危机早已经发生了。
知道现在除开互联网和金融以外的行业,都是过得什么苦日子吗?
为什么千军万马转互联网?为什么现在是个大学生都想做金融都想当码农?
因为其他行业不赚钱!
知道现在整个制造业的供应链已经大多数都成了现款现结或者预付款了吗?
知道现在商票承兑基本走不通了吗?银行汇票都收的不情不愿。去东莞转转就知道遭了灾的不止下半身产业,大家都宁可关了厂拿钱买房。
真以为华为干34岁以上员工是因为闲着无聊吗?这还是行业龙头!
知道为什么政府不惜采用类似闭关锁国的方式来制止外汇流出吗?知道外企在华大量营业额汇不出去这种笑话都能发生吗?知道为什么政府现在下死手怼地下钱庄吗?
知道地方债恐怖到什么地步了吗?知道很多地方政府已经实质性破产了吗?知道为什么要开放普通人购买地方债?
知道现在大学生就业难到什么程度吗?知道为什么好公司的实习机会都能拿出来卖钱吗?知道待业青年这个贬义词为什么现在都被官宣为慢就业吗?
我一个岗位放出来原本就只是想招一个普通本科毕业的勤快点的学生就满意了,结果简历一收不仅数量超乎想象,而且内容多数都能闪瞎我的眼,真真是非常优秀的学生,期望薪资写得我都不好意思。
我要不是因为职业原因(风控)整天要和各行各业打交道,要看各种各样的数据,我都不会有这么深的感触。
我们已深处寒冬中。
3.你的眼看不到真实的世界,但不是你的错。
因为是互联网时代反而让人更加信息闭塞。
从今日头条,到UC,到各种新闻APP,甚至知乎,都有着精密的喜好算法,全天在向你推送你感兴趣的内容,号称千人千面精准推送,实则让人只能活在自己喜好的世界里,因为只会给你推送你乐意点开的内容,毕竟推送机构自己都有阅读量KPI。
不然你让UC震惊部,头条开战部,腾讯不转不是中国人部,网易地域黑部,微博情感撕逼部的人怎么赚年终奖?
知乎上多数年轻人都受过比较良好的教育,向往或者生存在北上广深,希望或者正在互联网or金融领域工作,考虑买房或背负房贷。
所以你们日常的关注点自然就在北上广深的生活,在金融工作和互联网工作,在超一线城市的房价,如何成为男神女神,情感撕逼,所以你们接收到的推送信息往往都只是相关信息,所以你才会有现在中国房价上天,金融互联网高大上,身边都是三观不正的人,自己长相中上其实是女神的错觉,这样恶性循环下去,要么你彻底成为煞笔,就像那些被情感公众号洗脑的人;要么就是推送的信息过分到你自己都觉得不对劲了,世界似乎不是这样的,然后走上求解之路。
你看到的,只是别人想让你看到的。
写到这我停了下,想到我上面叙述的,这些年见识到的,有可能也只是命运想让我看到而已。
突然没有了刚才指点江山的快感,反而开始觉得不寒而栗。
多走出去看看吧,希望我们都能早点醒过来,拥抱真实的世界。
尽管这世界可能并不足够美丽。

黑土:地产春风吹满地,中国企业真争气;齐心合力买地皮,一场限购没咋地。
谢谢!
白云:萨德烦恼吹进门,中国男足抖精神;正恩那旮哒挺闹心,美韩合伙欺负人。
合:一六一七不得了,实业大丰收,泡沫被赶跑。百姓安居乐业,齐夸党的领导。尤其人民警察,更是天下难找。国外比较乱套,成天勾心斗角。今天川普上台,明天槿惠被炒。闹完难民危机,欧盟眼看要倒。纵观世界风云,风景这边更好!
请自行配音食用2333

我有时候是真的佩服我们的zf,说一套做一套,完全照搬香港那一套,自己控制土地供给,高价卖地,价格低了宁可捂着也不卖。你说房地产商都是黑心王八蛋,可tm房地产商拿地的价钱就不低,银行还很乐意借钱,为什么?有屁民兜底啊,你要结婚吧,结婚得有房子吧,你不买房?你孩子要上学吧,我搞学区房。怪不得国外的经济学家总是摸不准中国的经济形势,有人还美其名曰中国特色,狗屁。垄断厂商如何获得最大利润,控制供给就能控制价格,最简单的经济学基本原理,只是他们没想到zf居然可以毫无下限地去薅羊毛。尤记得人日喊出4000才是牛市起点的时候,紧接着就是股灾,今天的疯狂,让我看到了当初的影子,就看什么时候收网了。经济危机?全世界经济都不好,美帝剪羊毛剪的不顺手,中国喊着制造业立国,实际上呢?各国都在超发货币,饮鸩止渴,就看谁先受不了忍不住先动手了。大炮一响,黄金万两啊,只希望祖国有能力剪全世界羊毛的时候,不要忘记屁民,给口汤也行啊。

你们都不在乎内需市场的
扣掉车贷房贷七七八八的月固定支出后,你们算下自己手上结余多少钱,结余的钱还得想着法子存着吧,理财有点点风险的都不敢投,一定得保本的才敢。
就这点可支配零花钱,去百货专柜买衣服?去进口超市买酒?一顿饭1k刷卡下去不算计不心疼?
高企的房价会打压人民对物质生活的消费欲望,转而求其次到廉价的渠道和成本更低的娱乐活动中。最后的结果就是服务业不断萎缩、内贸企业长期萧条,饿不死也发展不起来。最终small business全部被淘汰,各行各业留下的都是垄断企业。
现在好多经济报告都把房价和外汇储备挂钩,不管专家属于哪些派系在吹什么风,至少有一点是一定的,富有的人会越来越富,而中产被捆住手脚大气不敢喘一个。低收入则可能有望低价租/买到适用房,缓解社会矛盾。但这类土著被赶出市中心,落地在儿时打死都看不起的外围区域。城市越大越如此,幸福感还不如县城。
至于经济危机,目前离银行挤兑还远。党妈这点好,不要命地维稳。
最后,可以很肯定地说一点,某些地区房价谜之高,就是炒出来的,什么cpi什么刚需和他们无关,还管你内需疲软。

推荐几个新闻
> CPI和PPI不该总是出现跷跷板式背离
> 1-2月工业企业利润点评:价格幻象下的名义高增
> 找回人民币丢失的锚
> ********注册资金1亿,却倒在了17万的高利贷下,低端制造业恐将淘汰

我有几个朋友做类似借钱套利的生意,这些生意多少都和房地产有瓜葛。
其中一位是西安的拆二代,娶了一位很漂亮的老婆。小两口结婚小半年基本就是打麻将,啥工作不干,收房租放贷。放贷对象把这些钱基本投在房地产了。后来拆二代也借别人的钱套利。结果房地产破裂后,这些借钱的都跑了。拆二代娃刚满月没多久,为了还债,就出去到南方打工,他老婆坐月子刚满现在继续工作了。
之前我老家朋友的弟弟主要做两种生意,给房地产企业垫钱进水泥以及租吊塔。那段时间我们老家的房地产特别热,他基本就是坐家里数钱,于是问高利贷借来50w,买了一辆C系,剩余的钱开了一家洗车店。结果半年不到,房地产泡沫裂了,他玩完了。去年他进监狱了,原因是他用租车公司的车做抵押,借钱还高利贷。
我们县城的首富现在也成首负了,市中心那个百货商场楼烂尾两年了。供货商、民间集资人,甚至他亲弟弟,现在都不断去市里上访。
我想自己周边这类房地产事情,很多人也都遇到了,比如鄂尔多斯的鬼城。可是中国经济出现很多人预测那种全国性的次贷危机了么?
没有吧。所以我一直观点都是中国房地产存在风险,但不是全国系统性风险。原因在于中国的土地市场、信贷市场和房地产市场都高度分割。
中国各地土地供给并不是高度市场化的,具有极大的计划特征。有些地方土地供给过剩,有些地方稀缺。一二线城市的土地供给具有一定的离散性,和当地主政官员资历、当地的央地关系、中央规划等相关。
这造成中国有些城市房地产明明不愁卖,但是中央不给土地指标。有些地方土地供给即便算不上过剩,可存在结构性问题。比如明明是大学城周围缺土地,审批却将指标给了几公里外的地方。同样,还有广大的中小县城,由于不合经济规律的中小城市规划,导致土地指标超过了需求。
土地市场分割造成各地房地产供给不同,因此中国各城市住房收入比差距巨大,房地产市场往往出现一边火焰,一边海水的情况。就像我一开始提到的。中国大部分县市级地区的房地产市场早就死了,可去年北上广房价高涨。同样,2012年的时候西安曲江地区很多楼盘和天津市房价差不多一个价位,单价在1.2w左右,可是4年过去了,天津的房价几乎翻了一倍,而西安曲江大部分楼盘房价实际上是降了10%左右。
除了土地审批造成房地产市场分割,各地官员利用权力寻租非常常见,各地有大量依附于当地权贵的房地产公司。这导致中国大型全国性的房地产公司,占中国房地产总体份额比例不高。例如去年万科、恒大、碧桂园加起来才占市场份额10%,而香港仅仅李嘉诚的公司就占私宅业务的1/7。
在上轮房地产热时很多大房地产商投资三四线城市,比如万达在很多地级市建商场。如今这些投资大部分是亏本的,但由于这些大型房地产商进入相关市场比较迟,因此投资规模较小,很多房地产商可以利用自己一二线城市优质资产回血,规避了因为这些劣质投资带来破产风险。
总的来说,如果中国房地产市场存在系统性风险,就不应该出现一边崩盘,一边火热的现象。这正是由于土地市场、房地产市场分割。虽然市场分割本身违反市场规律,不过反过来却造成中国房地产市场很难产生系统性风险。



数据与城市正义:回龙观居民“身体被掏空”问题如何解决

$
0
0

数据与城市正义:回龙观居民“身体被掏空”问题如何解决

作者&演讲者:茅明睿 “城市象限”创始人

我们自发地在开展一些寻求城市正义的实践,但是仅靠我们自己,是没有力量跟公权力、跟开发商、跟市场的资本去博弈的,因为我们缺乏盟友。这些盟友是谁?就是在座的各位,是我们的市民。

我叫茅明睿,是一名北京的规划师。我今天说的是一个比较严肃的话题,是关于数据和城市的正义。乍一看这两个事物是不相干的,那我们就一个一个来看。

城市的正义 :一个人的城市观

首先来说一下城市的正义。从我自己的理解来说,所谓城市的正义就是一个人的城市观。我的城市观高度地受到这样一位老太太的影响,这位老太太的名字叫简·雅各布斯,去年是她诞辰一百周年。她有一本很著名的书,叫作《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1

在她的著作当中,她告诉我,一个好的城市,除了繁荣以外,它应该是民主的,它应该是有责任的,应该是公平的,应该是有活力的,应该是可持续的。

这位学者叫大卫·哈维,他是一个马克思主义地理学家,他指出城市的正义应该包括社会正义和空间正义两个方面。同时他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市民权。

我的理解,市民的权利,首先市民应该拥有居住权。

2

这是一个美国学者基于2012年互联网上的租房信息所做的一个图,蓝色的这些点是他收集的北京的保障房的位置。

3
图片来源:Annette Kim

北京的保障房其实基本上只能保证具有北京户籍的一些特定的人群。还有非常多的人是没有资格享受保障房的,因为我们的供给是达不到的,所以有非常多的人生活在图中黄色的这些点里面。黄色的这些点是北京的地下室。北京有上百万人曾经生活在地下室里面,这些人有一个名字,叫作“鼠族”。

4

还有一些人生活在城中村当中,他们曾经有一个名字,叫“蚁族”。这里是最有名的一个城中村,叫唐家岭。

5

当然还有一些人是流落在街头,这是在北京二环的护城河边上。毫无疑问,它是不适宜人居住的。它不能保障人的尊严,实际上连最基本的人身安全和健康都不能保证。

6

但是如果在政府不能提供对于这些人的居住权的保护的情况下,以改善他们的居住空间或者以消除安全隐患的名义,把他们从地下室、从城中村当中赶走,其实也就抽掉了很多在北京的打工者甚至刚毕业的大学生的第一个台阶。

那这种改造到底是不是城市的正义?

市民在城市里面还有第二个权利,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权利:就业权。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北京街景。北京并不是一个街道商业或者临街商铺很活跃的城市,这跟广州或者跟大多数南方城市不一样。所以在北京的街头,我们可以看到有很多传统的住宅进行改造形成的底商。

7
图片来源:百度街景

这些商铺我们一看,脑海里面会浮现一些词汇,比如说低端服务业,或者外地人。由于这种业态,第一它吸引了外地人的就业;第二它也谈不上街道品质。所以最近几年,北京包括上海,其实都在做一个很轰轰烈烈的行动,叫作封堵“开墙打洞”。然后刚才那个街道就变成这个样子。

8

那么这样的街道空间,比刚才的街道空间更有品质吗?在发生这样的改变之后,这个故事就变成了这个样子。

9
图片来源:王子耕

从管理者来说,这些外地人是顽固的、不服管治的。而从我来看,在这里我看到了两个词:第一个词叫刚需——这样的业态都能够生存下来,证明居民对于它们的需求是刚性的。

第二个我看到的是顽强。在这里工作的人,他们并没有破坏城市的秩序,并没有坑蒙拐骗。他们只是在提供最基本的公共服务,在城市里面在寻求最基本的就业权。

以恢复传统风貌的名义,或者以规范空间秩序或者法律性的名义去把这些街道空间进行改造、封堵,是不是城市正义?

还有我们每个人都有出行权。这也是北京曾经发生过的若干起案例当中的一个。有非常多的私家车侵犯我们步行者和骑行者的权利,有的私家车为了加塞就走非机动车道。绝大多数中国人对于这种事件是熟视无睹的,但是这个老外成功地将私家车给逼退了。

10

但是大多数情况下,步行者和骑行者都是失败的。

11
图片来源:冯斐菲

现在我们来想一想,其实政府或者规划师做出过很多跟城市的空间、城市的秩序有关的一些公共政策或者规划,有很多东西都存在很多值得商榷的点。比如说政府出资去修建过街天桥是不是城市的正义?应该算是,因为它给市民提供了一个过街的公共服务,而且是用公共财政去做的。但是反过来想,凭什么步行者要将地面的路权让给机动车,他有没有征求我们步行者的许可?

封堵“开墙打洞”,在恢复风貌和秩序的同时是否也伤害了街道的活力?清理地下室、改造城中村,是否也伤害了一些在城市里打工的人的居住权?

还有政府投资去建设和运维公共自行车。但是假设一辆自行车一年要花一千块钱甚至好几千块钱的情况下,这还是不是正义?为什么政府不去购买摩拜或者OFO的公共服务?所以坐在办公室里面去想的,拍脑袋的“一刀切”的政策,往往都很难真正地做到帕累托改进。总会有很多人被这些政策、这些规划所伤害。

而我们又看到另外一些力量。这是周子书在北京亚运村附近的地下室所做的一个叫“地瓜社区”的改造。他和社区的居民一起将这样一个传统的或者大家会认为没有品质、没有尊严的地方——居民楼的地下室,改造成了一个为社区服务的、有品质的、能够给市民找到尊严的地方。

12

所以在我看来,只有在实践当中才能真正地去发现正义。所以我们开始在城市的实际空间当中,跟社区的居民一起自发地做一些对城市有益的活动。

13
图片来源:北规院

在这些线下的实践当中,我们做了一个最有意思的案例是关于北京的菜市场。一般来说,菜市场不是一个很积极的概念,大家想起菜市场就会觉得污水横流,环境不好,比较嘈杂。北京的大栅栏就有这么一个菜市场。

在北京一个叫“农改超”——就是把农贸市场改变成超市的运动当中,北京有非常多的菜市场都被关掉了,大栅栏这个菜市场在2015年8月份也被关掉了。我们非常着急,为什么呢,菜市场是一个什么东西?它和超市有什么区别?

菜市场不仅仅是一个交易的场所,除了交易以外,它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职能:社交职能。老头老太太去赶早市,到菜市场里面去买新鲜的蔬菜,实际上就让他们在同样的一个时间点到达了一个同样的空间,去形成了一个社交。这也是社区的认同和社区凝聚力发生的一个机会。

14

如果把它改造成超市会有什么后果呢?第一,超市会有很好的保鲜措施,所以你去超市不会固定在那个时间,那大家的见面机会也就少了。更重要的一点,你在超市里买菜面对的是货架,而在菜市场里面对的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是一个菜贩子。今天我在菜贩子这儿,菜贩子少收了我两毛钱,我明天还会接着买他的菜,这就产生了人情味,这也是社区的人情味的来源。

所以我们非常着急,希望能够把一个菜市场保留下来。我们发起了一个行业的讨论,就是城市到底需不需要菜市场。这个讨论得到了整个规划行业的响应。我们取得了非常多的国际案例,告诉政府其实在很多先进的城市,像欧洲,像日本,都还保留了传统的农贸市场这样一个业态,所以城市是需要菜市场的。

回到大栅栏这个菜市场。我们跟社区街道办的主任说,能不能把这个关掉的菜市场借用几天,我们在北京国际设计周的时候用了它三天。我们把当时在这里卖菜的菜贩子给找回来了,把居民也找回来了,还把艺术家、建筑师都弄到这个设计当中。我们做了一个很漂亮的活动,叫“菜本味市集”。

15

这个市集我们做得很干净,很热闹,然后人情味也很浓。所以说我们想向管理者强调,菜市场的社交功能和交易功能,两个都要保存,不能简简单单地把它改造。

当时的几个方案,一个是停车场,一个是养老院,这是最后的一个结果。最后把这个菜市场大概四分之一的空间变成了一个便民的菜站,这个菜站还是由人去卖菜的。剩余的四分之三的空间变成了一个社区的公园。老头老太太买完菜之后,他们还会到公园里面坐一坐,这样还保留了它社交服务的功能。

16
图片来源:北规院

说了这些,实际上我想说的是,所有的线下活动,之所以能够实现一定程度的正义,很重要的原因是它不是规划师自己完成的,而是跟生活在那里的居民共同完成的,是由市民共同参与的。所以我们有一个朴素的认知:城市的正义来自于市民的广泛参与。

数据与城市正义 如何降低公众参与成本?

接下来我们就来想,公众参与是一个很麻烦的事情,假设我们在广州做,你不可能把广州所有的市民拉到身边来做一个公众参与。怎么能够比较方便地、快速地、廉价地去开展公众参与呢?

我们把视线放到了微信上面。微信凝聚了非常多的人,所以我们做了一个微信公众号,叫CityIF。我们在上面做了一系列的公众参与地图。像下面这两张图分别是北京市民给我们标的北京下雨之后积水的情况(左图),和他们家里的用水量的情况(右图)。

17
图片来源:北规院

这个地图是关于自行车的地图。市民会在上面填问卷,告诉我们北京哪里好骑车哪里不好骑车。

18

这是一个关于北京步行环境的评价地图。我们首先在设计周的时候做了这么大的一扇墙。在这个地方我们设了两种颜色的大头针,让参观者来帮我们扎。一种颜色的大头针代表这个城市里哪条街好走路,另外一种颜色的大头针就是这条街不好走路。

19
图片来源:北规院

然后就有非常多的参观者帮我们在墙上扎针,有一些地点被扎得最后放不下针头了。比如说像北京的CBD、北京站、北京西站、传说中的西直门,都是公众认为非常不好走路的地点。

20
图片来源:北规院

当然我们把这个搬到微信上,让公众继续在微信上给我们扎针。接下来,我们针对每一个地点去进行评价,去看公众为什么会觉得这儿不好走。

这是位于北京西直门北侧北京交通大学附近的一个点。公众觉得这儿不好走,我们看看街景就知道为什么大家觉得它不好走。

21
图片来源:北规院

在它的路边停满了汽车,这会阻碍我们的视线。更重要的是人行道上无序地停满了机动车,步行者的路权完全被破坏了,所以即便它有很宽的人行道,事实上这里仍然是不好走路的。

22

这是我举的第一个例子,就是我们怎么利用微信降低公共参与的成本。但是我们进一步来想,还有没有更简单的办法?事实上是有的。

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互联网上,有非常多的人每天都在互联网上吐槽我们的城市。所以我们想看一看,是否能够走到公众的身边去倾听他们,而不是把他们请到我们身边来。我们就做了这样一个实验。

这是在北京东四的一个社区,这是北京的一个胡同区域。我们把社区里的老街坊都叫到一起,让他们给我们写了这样一些小纸条,让他们告诉我们东四的这个社区到底存在哪些问题。

23
图片来源:姜冬睿

同时我们将互联网上包括微博、包括贴吧、包括一些论坛和游记里跟东四这个区域有关的语料全部抓下来,然后对语料进行了文本聚类。这是我们得到的结果。

24
数据来源:姜冬睿

我们惊讶地发现,在很多的领域,互联网上所反映的跟公众所反映的是一样的。这个一样,不仅是说他们把问题反映出来,甚至反映问题的比例都一样。所以互联网上的这种语意,是能够告诉我们城市的公共空间问题的。我们给这种方法命了一个名字,叫作“社会感知”。

基于北京一卡通数据 感知公众

基于社会感知,我们又提出来下一个观点。如果我能感知一个公众,实际上这个公众就参与到了城市的治理当中来了,所以感知就是参与。进一步来想,除了通过语意去感知公众,还有什么办法去感知公众呢?很简单,公众的出行。公众的线下行为、公众的行为轨迹都会成为我们感知公众的一种方案。

比如乘坐公交车或者地铁的刷卡记录,实际上就告诉我们在哪上车、在哪下车,生活在哪里、在哪里上班、喜欢去哪儿。实际上这是公众在用脚投票。你去分析这个数据,无异于在开展一次交通调查。

这是北京的地铁刷卡记录。

25

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数据看到北京每一个地铁站每一个小时的进站客流和出站客流,可以知道每一个站点客流的来源、客流的去向。我们还可以基于地铁的刷卡记录,去进一步分析不同的市民怎么使用城市空间。

26

比如说乞讨、卖艺、发小广告的人,这些人也会使用地铁,我们把他叫作“灰色人群”。这些人,他们一方面去从事这些行为,存在生活上的一些困难;同时他们在地铁这种狭窄的空间里存在,也影响到了普通乘客的出行权。

所以我们要去治理这个城市,首先要能够感知到他们。那怎么去感知这些人?我们开始分析乞讨、卖艺或者发小广告的人,跟一般的乘客在出行行为上有什么差别。

我们坐地铁,从A站上车、B站下车,把地铁作为交通工具。而灰色人群把地铁作为工作场所,所以他们在A站上车、在A站下车。同时由于每一次刷卡都会产生成本,他们会选择在地铁站里面待的时间特别长。而对于职业的乞丐,职业的卖艺的、发小广告的人,他们不会一个月只出现一天,他们会在一个月里面反复出现这种行为。所以我们开始研究这些人的行为模式,他们几点钟上班、几点钟下班。

27

28

最后我们在北京总共找到了多少个灰色人群呢?2014年我们找到了481个。他们分布在这些地铁站,比如说苹果园、天通苑等等等等,在空间上大概是分布成这个样子。我们就知道每一个乞讨卖艺的人,他们都生活在城市的什么地方:主要是在地铁的首末站,或者城区地铁和郊区地铁换乘站。

29

30

除了能够看到这些灰色人群,我们还可以看看学生。北京有很多学生乘坐公交车去上学,我们把北京的重点中小学周边站点的刷卡记录提出来,去看看这些学生的刷卡记录。我们惊讶地发现了这张图。这些红色的线代表了20公里以上的上学出行,黄色的代表10公里,绿色的代表5公里。我们发现,有很多孩子会乘坐20公里的公交车去上学。

31
图片来源:吴运超 易斯卿

这是这些重点中小学的主要的择校方向,比如说来广营的人会跨学区通学到望京去上学;比如说大兴的孩子会跑到丰台去上学。当然我们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实现这种择校的,但是通过刷卡记录是能够看到这种跨学区的孩子的出行行为。

32
图片来源:吴运超 易斯卿

我们其实总共做了三十几类这种小的研究。通过这些研究,我们开始去总结基于社会感知的城市治理的一个方法论。在这当中,我们首先提出来的就是要利用社会感知的方法研究城市和改善城市,需要有个指标体系。指标从何而来?人的时空行为就是指标。基于时空行为,我们可以对这个人去画像,比如说这是一个加班很多的人,那是一个出差很多的人,我们可以给这个人打标签。

33

同时我们可以利用人的时空行为去描绘一个城市的单元。比如说这是一个加班很多的小区,那是一个出去玩很多的小区,这是一个很宅的小区等等。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一个描绘城市和描绘人群的不同的指标体系。

34

在这些指标当中,最重要的一个是情感指标。为什么情感指标很重要,因为情感是能够直接告诉我们市民对于空间的好恶的。

基于图像和语意数据 感知空间的情绪

那怎么去了解市民的情绪呢?第一种方法,通过图像。我们把一些摄像头拍到的和一些照片抓取下来,然后分析这些照片。比如说这是北京的南锣古巷,一个很有名的旅游景点,也是历史文化街区。这条800米长的胡同,在高峰日的时候一天会有10万的人流量。然后我们开始去分析这些面孔。

我们发现这些游客的面孔上面,恐惧、厌恶、忧愁的情绪都压过了happy和喜悦。所以我们发现,即便这是一个很著名的历史文化街区,达到了10万人流量的时候人是不会愉悦的。

35

这是北京的大栅栏街,高峰日的时候是一天23000人。在这条275米长的街道上面,我们看到了人的情绪是很轻松的,是明显的喜悦为主。

36

在杨梅竹斜街,我们发现了北京最完美的笑脸。

37

通过这个方式,我们其实做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比较。在杨梅竹斜街,我们发现在北京国际设计周之前,这条街上只有5%的人是喜悦的,95%的人走路是面无表情的。在“十一”的时候这里成了设计周的一个展点,有非常多的文化活动和展览,所以这时候街上有23%的人是喜悦的,只有58%的人是面无表情的。

38

与此同时,在没有文化活动的大栅栏西街,这条街上只有12%的人是笑着的。所以我们能够知道文化活动怎么让一个街道提升了18%的喜悦。同时我们还知道,有文化活动和没文化活动的街道,它们大概有一倍的喜悦度的差异。

但是用图像去感知城市的空间存在一些问题。首先一开始利用图像去分析人脸,我们就走到了一个学术伦理的边界,很容易跨过界。第二,对于一个很安静的没有很多游客的街道,我们怎么去了解这条街道的品质呢?假设这些街上都是一个人在走路,我们怎么去观察他呢。因为一个人走路的时候,即便我很喜欢这条街也不会一边走一边笑,对吧?

那我们就开始寻找另外一种方法去感知空间的情绪。还是跟刚才东四的那个社会感知的方法一样,我们通过语意。这是关于一个景区的。我发现这个景区的游客的情绪是规律性地波动的,从2012年到2015年,他们总是在某些时刻情绪低落,某些时刻情绪高涨。我们发现他情绪好的季节是冬季,尽管冬季游客很少,而情绪最差的是夏季。

39

但是这不是最好玩的,最好玩的是这个——我们发现游客的出行结构也跟情绪有关系。通过对游记的分析我们发现,如果你是一个人或者和好基友一起去,情绪都还不错;但是如果是两口子去的话就不是那么好。其实这个给我们一个线索:也许这个景区在旅游的配套服务上面,对于家庭出游考虑得不是那么多,可能服务没有跟上。

40
图表来源:姜冬睿

我们做了大量的基于语意的城市情绪的感知,然后就形成了这样一个地图。我们把城市里有意思的地点都挑出来,然后去把跟这个地点有关的微博、游记、点评等乱七八糟的语料都抓下来,之后对它们进行情感的分析。这样我们就得到了这样一个城市的心情地图。

41
图片来源:北规院

图里面这些黄色的脸都是笑脸,红色的脸都是哭脸。我们就能够很快地知道市民对于哪些空间是喜欢的,对于哪些地点是不喜欢的。举一个小例子,我们把它用在了一个规划项目当中。

这是北京的长辛店,这个地方你们都没有去过,我也没有去过。在这个地方有一所小学,叫长辛店小学。在我们去那儿之前,我们是没法知道市民对于这个小学的态度的。但是通过社会感知的办法,我们很快地能够了解这里的居民很喜欢长辛店小学。我们不仅能够知道居民喜欢长辛店小学,还知道为什么喜欢。

42
图片来源:北规院

我们把语料进行了分析,发现当市民提到长辛店小学的时候会提到这样一些词: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平小黄鸭、校园足球、薯饼、虾排,这些东西是市民对它喜欢的来源。所以我们发现这个学校尽管不是重点小学,但是它的一些软的服务配套上面其实做得很好,所以这里的居民很喜欢它。

43
图片来源:北规院

回龙观“身体被掏空”问题 “解放太太”计划

形成了这个方法论之后,我们开始去尝试治理我们所在的城市。我们选的第一个例子,就是北京的回龙观。因为《身体被掏空》这首歌,回龙观一下子成为了全球著名的一个城市病的范本。

44

那么怎么去研究回龙观?我们接到了一个回龙观的功能提升的课题。我们开始去按照我们的一套指标和方法,研究怎么改善回龙观,或者找到它的问题的来源。

要研究回龙观我们必须找到一个好榜样,因为你只看它自己是不行的。我们就选择了北京的另外一个社区:望京。望京其实年纪也比较大了,曾经也是一个睡城。但是近年来它的空间品质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这里明显的品质要比回龙观好。所以我们开始分析回龙观和望京的差别。

45

首先来看,回龙观的人觉得身体被掏空,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很累。为什么累呢,是不是上班太累了?所以我们来看一看回龙观的人上班和望京的人上班的情况。这两个地方都有地铁,我们开始分析回龙观和望京的地铁的刷卡记录。

我们看左边这一段是早上进站的刷卡记录,右边是晚上回家出站的刷卡记录。红色的线是回龙观,蓝色的线是望京。

46

我们发现回龙观的居民早高峰来得更早,七点四十五就到达早高峰,而望京的早高峰来得更晚。下班更明显。从五点一刻开始,就有5%的望京居民刷卡回家了,这时候只有2%的回龙观居民才回家。到六点一刻的时候,望京的返程高峰就到达了。六点四十五望京的人基本上陆陆续续都回完家了,高峰就过去了。七点一刻开始,回龙观的人陆陆续续开始回家了。

我们算了一下,每一个乘坐地铁通勤的回龙观居民,他们比望京的居民早出门15分钟,晚到家45分钟,这还不算回龙观的人站在外面排队的时间。加在一起,一个回龙观的上班族比望京的上班族少生活一个小时。这就是回龙观居民的痛苦来源。

47

那为什么回龙观的人要这么早出门这么晚回家呢?一般的人现在都会有一个概念,叫作职住分离或者职住不平衡。我们可以看一看,上边的图是回龙观的居民在哪上班,这是利用手机的数据来看的。下边是望京的居民在哪上班。

49

50

直接看这个图你是看不出来到底有什么问题。我们跑了一些指标,发现从职住比上来看,也就是说从就业岗位数量除以常住人口数量来看,望京比回龙观多50%的就业岗位。只有10%不到的回龙观居民在回龙观内部上班,但是有接近四分之一的望京居民在望京内部上班。一个回龙观的上班族平均的通勤距离是11公里,而望京只有8.6公里。

51

这是在数据上的差异。进一步来分析,为什么回龙观的人上班这么远?我们分析了不同职业的回龙观居民上班的去向。回龙观这个地方大家可能不是很熟悉,它紧挨着中关村软件园,有非常多的“码农”。但是这些码农其实并没有导致回龙观的通勤距离特别远,恰恰相反,这些软件开发者是回龙观上班最近的群体,他们平均通勤距离不到7公里。

所以要解决回龙观的职住平衡问题,或者改善回龙观的通勤问题,不能冲着码农去解决。要解决的对象是上面这些人——这些人是从事娱乐、医疗、商业、体育、文化这些公共服务类的就业类型,这一类人群占到回龙观上班族的27.5%。

52

而且我们惊讶地发现,这一群人是回龙观所有职业当中女性比例最高的。所以要解决回龙观的问题,解决他们的通勤问题,最重要的是解放太太。

怎么来说这个话?一个很简单的逻辑推理,如果我们面向太太们提供了就近的就业岗位,太太们上班的路上的时间就变短了。路上时间变短了,生活的时间就变长了。女性生活时间变长了会干什么呢,会买买买。她们买买买会怎么样呢,就会创造更多的公共服务类的就业岗位。创造了更多的公共服务类的就业岗位会怎么样呢,就会吸纳更多的本地的女性在回龙观就业,所以整个回龙观社区就盘活了。

所以一个女性友好的社区就是个好社区。如果说我们为了改善回龙观的职住比,而在回龙观投放更多的码农的就业岗位会怎么样呢?空间品质会更糟糕。

接下来我们来想,回龙观是否具有能够去驱动他们本地提供公共服务类就业岗位的第一动力,是否能够容纳一些本地的女性在这里,给她们提供公共服务就业岗位,让她们在本地就业。我们来看这个数据。左边这个图是周末的时候回龙观的人跑哪去了,右边这个图是望京的人周末的去向。

53

总体上来看,回龙观的人周末都往外跑,跑得比望京的人要厉害得多。为什么回龙观的居民周末的时候就往外跑呢,因为回龙观这个地方没有玩的,所以他们到外边去活动。

当然,这个图里面左上角这个深蓝色的点,那些人是加班的,那里就是中关村软件园。但是还有很多人实际上是出去休闲活动了。所以我们认为,回龙观是有很好的提升潜力的。

进一步来看,右边这些望京的商场,60%的客流都来自于望京外部。也就是望京的商业的等级比较高,它能够吸引外面的人到望京去消费。左边是回龙观的商场,60%都是本地的客流。我们可以看到它的商业等级的差异。

54

再来看一下两个地方的餐饮。回龙观,你可以看看他们主要的餐饮结构:简餐、小吃、粉面、快餐。望京是韩国料理、火锅、烧烤、面包西点——大家可以看到差异。从点评的评分、点评的人均消费价格、设施的密度、业态多样性上面来说,回龙观的餐饮简直……唉。

55

回龙观的居民比较喜欢去的一个地方叫五彩城。这里离他们很近,在清河。五彩城的客流当中,20%的客流来自于回龙观。我们去对比一下五彩城有什么回龙观没有什么,就知道回龙观的人缺什么。

56

五彩城有这样一些餐饮品牌,回龙观没有;有这样一些消费品牌,回龙观没有;有这样一些体验业态,回龙观没有。

57

所以我们不仅证明太太能够被解放,还能够告诉你太太怎么被解放。当然我们针对回龙观还有很多其他的公共设施的研究,今天因为时间关系不去展开。

说完了太太的问题,接下来说老公。我们不说所有的老公,主要说老公当中的绝大部分人:码农。他们遇到了什么问题?他们的身体同样被掏空。他们上班这么近为什么被掏空?因为他们上不去地铁呀。这是他们每天上地铁的情况。

58

从地底下是过不去了,地面上所有的路都被京藏高速给堵死了。其实很简单,就是要从这儿到这儿,就这么点距离,但是他们从地面上和地底下都过不去。

59

怎么办呢?北京的规划师给它设计了这么一个东西:高架的自行车路。这样,从回龙观的中心骑个自行车,5公里就骑到了上班的地方。码农又比较宅,你让他骑骑车还能够健身,一举多得。

60
图片来源:北规院

所以说同样是一个职住分离问题,其实解决方法并不简单。女性有女性的解决方案,男性有男性的解决方案。刚才说了这些,其实就形成了这么一个对策:

解放太太
绿色出行
回收外溢客流
提升商业品质
打通南北屏障

这些对策对不对呢?我有一个数据平台,能够监测到这个社区里面这些指标的变化。

61

所以我们就能看到一些公共政策或者一些规划措施,是否真正地让回龙观的居民的通勤时间变短了,是否让他们的内部通勤比提升了,是否让他们的通勤距离下降了,是否让他们内部的休闲比提升了,是否让他们的情绪变好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实证一个公共政策或者规划策划是否是有效的。

这就是一个科学的态度怎么去解决城市的问题。

基于“人肉数据” 探索“雾霾众包计划”

北京还有另外一个很有名的问题:雾霾。整个华北地区的空气质量,按照测算来说,可能得到2030年才能够达标,所以我们还有非常长的一段路去走。在这个阶段,市民是一直暴露在这种污染的空气当中的,所以有很多科学家在研究雾霾产生的源头是什么,它产生的化学反应的逻辑是什么。

我关注的是另外一个问题:市民是否关注自我的健康,到底有多少人在雾霾天戴了口罩。

62

那我们怎么去知道这个信息,这个你在互联网上投票是很难得到结果的。我想了一个办法,用这个——

63

每天上下班的路上,我不知道大家干什么,以前我是听歌,然后大脑放空,但是我后来发现其实可以利用上下班路上的时间。我是乘坐地铁的人,从我家走到地铁以及地铁出站之后走到我的办公室,会有很长的一些步行的距离。所以我在手上拿了两个计数器,数我见到的每一个人。

如果这个人戴了口罩,我就按右手;如果这个人没戴口罩,我就按左手。这样的话我们就得到了左边这个图。这是我家附近,某一天我发现在路上有247个没戴口罩的人,有49个戴口罩的人。右边是我们办公室附近,有120个没戴口罩的,20个戴口罩的。

64

这样我跟踪记录了三个月,就得到了这样一些记录结果。

65

有结果我并不满足,它只是回答了我到底有多少人戴口罩,或者有多大比例的人在戴口罩。而不同的地点比例不一样。我进一步想去研究为什么有的天戴口罩的人多,有的天戴口罩的人少。

当然大家首先想空气比较脏的时候戴口罩的人就多,空气好的时候戴口罩的人少。但是其实并不简简单单地是这样一个道理。我们可以看看这样几条曲线,橘色的是我家附近观测到的戴口罩的比例情况,黄色的是我办公室附近戴口罩的比例情况。

66

在绝大多数的天,戴口罩的人的比例都跟空气质量AQI指数是正相关的。但是在这样一些天,比如说一开始这一天,我们发现这一天空气质量其实很好,但是戴口罩的人很多。为什么呢?

我们又发现了第二个很重要的因素:政府的雾霾预警。在污染天,政府会发布黄色、橙色和红色的雾霾预警,北京的雾霾预警会通过短信。发到我们的手机上。同时政府发布了预警之后会引起一波舆情的变化,互联网上也会产生一些舆情的变化。所以我除了去采集每一天的空气质量指标以及每一天的能见度以外,还会去采集关于雾霾预警的舆情指数。

这样我就得到了这样一个模型,这就是一个影响市民戴口罩的模型。我们就能知道市民戴口罩的行为到底有多大比例是政府的雾霾预警带来的,有多少是空气质量带来的,有多少是阴天能见度比较差带来的。

67

得到了这个东西之后,我们又做了下一个工作:评估政府的预警行为。11月16号政府发布了雾霾预警,但是这是一次错误的预警,第二天空气质量其实还好。但是这一次预警,按我们的测算,本来应该只有19%的人戴口罩,那一天实际上有23%的人戴口罩。

68

12月17号,在它的头两天12月15号政府发布了一次红色的雾霾预警。12月17号这一天,AQI是422。按照我们的测算,本来只应该有16%的人戴口罩的,这一天实际上有32%的人戴口罩。

69

11月26号这一天政府没有发布雾霾预警,但这一天的AQI高达403。这一天实际上只有16%的人戴口罩,但是如果政府发了雾霾预警短信的话,应该有32%的人会戴口罩。

70

这个比例是什么意义?我所观测的人是每一天早上的上班族,这些人不是开私家车的,他们是步行、骑自行车或者乘坐地铁出来走路的人。北京总共有1200万的上班族,其中有69%的人是使用步行、自行车或者公共交通方式去上班的,31%的人是私家车。所以每一天有840万人是我的观测对象,经过这样一个测算,政府的短信每多让1%的人戴上口罩,就意味着拯救了84000人。

所以我们就能够知道,11月17号政府的短信让33万人戴上了口罩,12月17号这一天政府挽救了134万人。而11月26号,政府则失去了挽救133万人的机会。

71

当然这是我一个人基于两个地点的观测,这个观测是不够严谨的。所以我们利用澎湃新闻的平台,发起了一个雾霾的众包活动,有很多的志愿者响应我们。现在我拥有了一个数十人的志愿者,他们遍布北京的各个地方,每一天给我填报他们观测的人数,我送给他们记数器。记数器很便宜。

这是我们同事在微信上开发的一个小程序,叫雾霾众包计划。这就是某一天志愿者给我们标的点以及他所观测到的人数。这几天人数很少,因为前一段时间北京开两会。

72

说了这么多例子,显得很散,其实我想回归到正题。我今天想说的实际上是“人居Ⅲ”。对于非规划圈的人,可能完全不知道什么叫“人居Ⅲ”。“人居Ⅲ”就是第三次人居大会,是联合国一个关于城市的最高级的会议。

2016年10月在厄瓜多尔的基多召开了“人居Ⅲ”的大会。在这次大会上,我们通过了一个《新城市议程》,在这个《新城市议程》当中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条文,叫作Right to the City。

这句话到了中国就遇到了麻烦:怎么去翻译它?有的人把它翻译成“城市权”,有的人把它翻译成“进城权”。我们北京的规划师觉得,应该用大卫·哈维的说法,叫市民权。什么叫市民权?市民权就是一个人进入城市,居住在城市,参与城市生活,平等地使用和塑造城市的权利。

中国的城市有问题,中国的城市规划也有问题,所以中国的规划师背了很多的黑锅,受到了很多的非议。但是其实我想说的是,中国很少有城市真正的是规划师规划出来的,所以我们规划师这个群体其实很小。

我们自发地在开展一些寻求城市正义的实践,但是仅靠我们自己,是没有力量跟公权力、跟开发商、跟市场的资本去博弈的,因为我们缺乏盟友。这些盟友是谁?就是在座的各位,是我们的市民。

所以我希望我的演讲能够唤起更多的市民跟规划师一起,去捍卫自身的权利,捍卫市民权利,去寻求城市的正义。

谢谢大家。


《财新周刊》穿透安邦魔术

$
0
0

《财新周刊》 文 | 财新特约作者 郭婷冰 注册金融分析师

过去三年间,成立于2004年的安邦保险集团(下称安邦)一举成为继中国人寿、平安之后的中国第三大保险集团(以总资产计),更以其凌厉的国内外收购,成为并购界的明星。

2014年,安邦天价购买美国纽约的老牌五星级酒店华尔道夫,瞬时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接下来的两年里,安邦马不停蹄,四处出击,在A股市场连连扫货布局,成为多家上市公司的最大股东,如民生银行(600016.SH)、金融街(000402.SZ)、金地集团(600383.SH)、大商股份(600694.SH)、远洋集团(03377.HK)、华富国际(00952.SZ)等。

在国际市场上,安邦成为大陆企业出海收购风头最劲的领潮人,先后在欧、美、韩收购、入股了多家保险公司、银行、商业地产,一时风光无两。

2016年以来,安邦的海外收购全面遇挫:针对喜达屋酒店集团140亿美元的高调竞购,突然放弃;2015年宣布收购信保人寿(Fidelity & Guaranty Life)一年多后也遭放弃,原因之一,是安邦无法满足美国纽约州金融服务局对其股东结构和实际控制人的披露要求。

安邦的资本结构,是安邦资本魔术的命门。研究资本结构,就不得不研究安邦2014年的两次大手笔共499亿元的增资,使得安邦的资本金在短期内达到令人瞠目结舌的619亿元。这比业内资本额第二名的中国人保集团领先了近200亿元。作为有几十年历史的老牌保险集团,人保集团资本金为424亿元。历次增资都震动市场的中国平安集团,资本金为182.8亿元。

增资有合规、违规、违法的区别。研究安邦的增资,首先得研究安邦的股东结构。

公开数据表明,安邦的股东结构犹如一个迷魂阵。但层层解开安邦股东结构之后,结论也十分清楚:2014年安邦为满足监管要求一举增资499亿元,通过101家公司层层叠叠上溯到86名有相关关系的个人股东,通过循环出资放大资本,明显涉嫌利用自己控制的保险资金虚假注资。

1493453310121229

钱从哪里来

关于安邦及其掌门人吴小晖的背景,可参见2014年《财新周刊》的“黑马安邦”、2015年初《南方周末》的“安邦路线”及《财新周刊》的“安邦大冒险”等报道。市场最关心的,除了他的个人背景,莫过于安邦如此大手笔投资,资金从何而来。

2014年以前,安邦在其保险业本行的表现可说是成绩平平。根据中国保监会统计数字,安邦赖以起家的安邦财产保险公司原保费收入在2011年达到顶峰,为71.5亿元,行业占比1.5%,此后就年年下滑,到2015年安邦财产保险原保费收入只有52.5亿元,行业占比0.62%,行业排名第17位。人寿保险方面,2010年成立的安邦人寿保险及2010年收入囊中的和谐健康保险在2013年以前的保费收入甚微,两家公司的寿险类合计保费收入只占行业的1.4%。但自2014年起,安邦人寿保险的业绩开始出现惊人的飞跃,原保费收入都达500亿元以上,2014年原保费收入529亿元是2013年13.7亿元的将近39倍,2015年安邦旗下三家人身保险公司“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收入一项借由万能险产品,都实现巨幅成长,比如安邦人寿的保费收入从2014年的90亿元猛增到405亿元,占公司总保费收入的42.6%,但即使这样,安邦旗下4家保险公司从2005年到2015年,11年累计保费收入也刚刚超过3000亿元。

安邦旗下各保险公司利润表上的另一重要营业收入来源,是“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两项。根据安邦各公司的报表,投资收益分别占安邦财险2014年、2015年营业收入的74%和60%,和谐健康保险2013年、2014年营业收入的113%和82%,及安邦人寿2013年-2015年营业收入的18%-25%,但即使如此,在这两项收入表现最突出的过去四年里,2012年-2015年四家保险公司累计“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也不超过900亿元。也就是说,安邦从成立到2016年初,累计总营业收入不超过4000亿元。

但在从2014年10月至2016年3月的18个月里,安邦花了将近160亿美元(约合1000多亿元人民币)在海外大手笔扫货,似乎有花不完的钱。

与同业相比,安邦几乎完全依赖银行通道来获得资金。保监会2015年的年报显示,2014年中国保险全行业通过银保渠道获得的保费收入4947亿元,占总保费的39%,相比之下,根据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的分析报告,安邦人寿2012年-2014年96%到将近100%的保费都由银保渠道获得,2015年银保渠道保费也仍然占比89%,和谐健康也披露其业务以“银保理财型”为主。通过银行销售的理财型保险的退保率通常要高出传统保险产品,且大多期限不超过5年,对保险公司的流动性要求要远高过传统保险产品。而安邦近来多起高调的海外收购,可以说都是长期投资,它短债长投,期限错配的风险和触发流动性风险的可能性都高,在市场中十分扎眼。

安邦旗下的寿险类公司(安邦人寿、和谐健康及安邦养老)之所以能从2014年起在保费收入上实现惊人的飞跃,是得益于安邦利用银行通道激进销售理财型万能险产品,快速获得配置风险资产的杠杆资金,以负债撬动资产端,做大投资和总资产后再在承保端吸引客户资金流入。

2012年初,保监会推出了《中国第二代偿付能力监管制度体系建设规划》(业内简称“偿二代”),对不同风险的业务提出显著不同的资本金的要求,从而影响保险公司的资产和负债策略,对保险公司的资本金提出明确要求。如果保险公司一味举债太多而不增加资本金,必然负面影响偿付能力的计算,触犯监管警戒线;而且,现行监管规定要求保险公司实现控股的股权投资必须使用资本金,不能使用准备金。因而,安邦在2014年的大举增资,是其资本布局中的关键一步。

1493453330139281

股东结构迷阵

安邦从2004年5亿元注册资金起家,经过七次增资,特别是2014年的两次共499亿元的增资,注册资本达619亿元,成为中国保险业资本金最雄厚的公司,把其他保险业前辈远远甩在后面。莫说在风格保守的保险业,即使翻看世界金融历史,这也相当罕见。

安邦的股东结构交叉纵横,盘根错节,犹如个大迷魂阵。安邦现有股东结构,较之于成立之初已是大相径庭。

安邦2004年的发起股东共有7家,上汽集团因为吴小晖当时的汽车销售业务已发展成上汽集团最大的客户之一而成为安邦创立时的最大股东,出资1亿元,占股20%。其他6家股东为吴小晖控制的汽车销售、租赁公司(旅行者集团公司、联通租赁集团)和陈小鲁名下的基建公司(标准基础设施投资集团、美君投资集团、浙江中路基础设施投资集团、嘉兴公路建设投资)。2005年首次增资到16.9亿元时引进中石化为新股东,此时两家国营企业各自出资3.38亿元,共占股份40%。2006年第二次增资到37.9亿元时,上汽再次跟进,总出资7.58亿元,仍然占股20%,以后增资再未跟进,中石化则除了首次投资后再未跟进。到2011年5月第五次增资到120亿元时,股东仍为8个,此时两家国营企业股份合起来已被稀释到只有9.1%。

2014年1月第六次增资(从120亿元增资到300亿元)时,安邦引进了17家企业法人“新股东”;2014年9月份再次从300亿元增资到619亿元时,又再引进了14家企业法人“新股东”。加上原来8家旧股东,安邦名义上有39家企业法人股东,多数情况下每个股东持股2%-3%,看上去很分散。而原有的两家国企大股东在第七次增资完成时,合计只持股1.77%。

此前财新等媒体的报道都注意到了安邦新股东们的几大特点:(1)股东结构复杂,存在大量隐秘的关联股东关系,而且都与安邦吴小晖(及其家人和合作伙伴)有千丝万缕的关系;(2)许多对安邦投资几十亿元的股东神奇地被注册资金只有100万元的公司控股;(3)多家安邦股东及其控股公司在2012年-2014年才注册成立,甚至同一天注册,或注册地相同;(4)所有新股东都在2014年进行过增资和股权变更。

笔者查阅分析了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里几百家相关公司的公开工商登记数据后,观察到安邦股东结构之复杂性,体现在其股东背后的间接股东层次之多、直接及间接股东及与其有过股权关系的延伸关联企业的数量之多、相互之间交叉股权变更拥有之频繁和复杂。但是,它们都有一个固定的特征,就是与创始人家族关系圈的内部关联性。

安邦37家非国企股东中,每家股东后面至少还有一层企业股东,13家(35%)有背后两层企业股东,3家有三层背后企业股东,1家有5层背后企业股东。

总计,这37家非国企直接股东背后共有多达64家不同的企业法人股东,分布在不同层次的隐形股东结构中。这101家直接、间接企业股东都有一个突出的共同特点:大多数都经历过多次股权变更,都与至少另一家公司有过投资与被投资关系,而且与吴小晖等人历史上控制过的公司有过直接或间接的股权关系。即使从简单的工商注册信息上看,这些公司也高度相关联。这101家企业中,大约有35家不同企业(35%)的现有或新近更改前办公地址可以归类到14处(完全相同或同幢同层但邻室),另外最少有18家企业的现有或新近更改前电子邮件地址可以归类到7个完全相同的邮箱。在2015年、2016年的多篇中外媒体文章多次质疑这些相同办公地点的含义后,许多家公司对地址和电邮信息进行更改,从2015年11月至今,安邦的直接股东及其现任或历史上的间接股东有超过60条地址变更记录。

如果把那些近年来曾经与这101家企业有过股权关系的公司算进来,延伸的安邦的关系企业系统名单总数超过200家企业!根据笔者估计,这200多家安邦关联企业圈企业75%以上(165家)曾同时与此圈内的至少一家企业有过股权关系(曾当过圈内至少一家企业的股东,也接受过圈内至少一家企业的投资)。

即使只看安邦的37家非国有直接企业股东,37家股东里只有4家企业从未与其他34家直接股东有过历史股权关系,其余都曾经至少一次相互交叉投资过。

如果分析这200多家安邦关联企业圈企业的成立年份,可以发现,在安邦重要增资日期前几个月,新成立的公司数量激增。这项线索的重要含义下文会继续分析。

安邦关联企业数量

吴小晖家族控制安邦

层层剥析下去,安邦的101家直接和间接企业法人股东(不包括2个国企股东和平安信托,后者通过对“北京平准”的投资而对安邦持有不到0.3%的净股份,但平安信托曾向《南方周末》否认有这项投资),最终的背后股东,可以尽数追溯到86名个人持股者。换言之,安邦619亿元注册资金里的将近98%、或606亿元的最终出资责任可以通过层层叠叠共101家公司追踪到这86名个人股东身上。

个人股东开始在安邦的第二层股东结构(安邦股东的股东)出现(9人),但大部分(49人)是出现在安邦股东结构的第三层,其余多出现在第四层(25人),还有5人直到第五、第六层股东结构才出现。

“安邦系”公司自2016年上半年以来有45条股权变更记录,使得家族的影子更加隐蔽。在这些股权变更前,98%的安邦股份由88人拥有,其中吴姓持股人共10人,疑似安邦董事长兼总经理吴小晖的父系亲属,合计持有安邦约14.2%的股权。吴小晖妹妹吴晓霞为所有个人股东中的最大单个持股人,通过不同公司最终控制5.4%左右的安邦股份。

林姓持股人为第二大持股群,一共10人,疑似吴小晖的母舅系亲属(《南方周末》此前披露吴小晖的一位舅舅名叫林安东),共控制安邦大约13.8%的股份。吴姓、林姓持股人合计控制的安邦股份接近28%。经过最近一年的股权变更,吴姓、林姓持股人合计控制的安邦股份下降到14%。

吴姓、林姓股东们明里拥有的股权大幅下降,是因为股权真正分散了,还是因为使用了更隐蔽的股权代持人?两家安邦股东的股权变更记录似乎更指向后者。目前,注册资金为10亿元、对安邦持有2.42%股权的中乒投资集团公司100%股权由一家刚成立于2016年5月、注册资金为500万元的杭州光威投资有限公司所拥有。

另一家老牌“安邦系”公司,注册资金6亿元、对安邦集团持有1.84%股权的浙江瑞信物资有限公司的背后股权原本可以追溯到吴家,如今表面上由一家成立于2016年2月、注册资金为50万元的北京温顺志和咨询有限公司所持有。

最近一年的股权变更前的另外两组实际控制人,也疑似与吴小晖家族相关。在最近的股权变更发生前,平阳县恒信贸易有限公司是一家在安邦间接股东群里第五层才出现的公司,1992年成立于吴小晖的家乡浙江平阳县,不同于“安邦系”里其他直接、背后间接股东,这家公司是极少数注册资金从未变更过的企业,20多年来股权稳定,仅有的两次股权变更也貌似仅限于家族内部。新旧股东名单里包括了吴小晖的父亲吴传信、母亲林香美(据《纽约时报》报道)、弟弟吴家威、吴家齐(据《南方周末》披露)、林香玲、林美香、温志文和黄兆均。因而,有理由推断后两者也与吴小晖家族至少关系非常密切、有可能有亲戚关系。

最近一年的股权变更发生前,黄姓持股人共有10人,合计净持股约5.5%。黄姓持股人从姓名看也疑似是大家庭里的不同成员,如黄茂晓(持股3.6%)、黄茂前、黄茂生、黄茂海、黄茂川、黄微微、黄施施、黄欣欣等。据《纽约时报》到当地的采访报告,黄茂生是来自平阳县附近灵溪镇山北村的商人,弟弟黄茂前在温州做汽车经销商,堂兄弟黄茂海、黄茂川是农民工,曾在外地打工赚钱。最近,黄茂川(已过世)、黄茂海已换出最后持股人名单。经过最近一年的股权变更,黄姓持股人仍然共有10人,合计控制6%的安邦股份。另外,目前温姓控制人也有9名(一年前为7名),合计控制超过安邦5%的股权。

因而,如果根据平阳县恒信贸易有限公司新旧股东名单的线索推测的不错,吴小晖通过吴、林、黄、温姓持股人共32名通过层层公司股东间接控制了安邦集团大约25%的股权(一年前高达37%)。但是,这四大持股姓氏群只是外人可以合理推测的吴小晖家族成员,吴小晖兄弟姐妹多人,各人婚嫁之后配偶姓氏外人不得而知,因而另一个合理推测是,这近90名最后持股人里应该还有众多其他是吴小晖亲戚和熟人、或为其家族代持股份。

根据福布斯富豪排行榜,中国“首富”王健林家族净资产为285亿美元(约合1900亿元人民币),若是按安邦619亿元的总注册资金和19710亿元总资产算,吴小晖家族控制的注册资金和总资产,相比于中国“首富”似乎应该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其他重要背后控制人按姓氏分还有:

·王姓持股人有6人,其中以王玉红(>3%)、王少霞(>3%)、王少玉(2.4%)、王志峰(>3%)持股最多,合计控制超过安邦13%的股权;

·蒋姓持股人,其中以蒋金声(>3%)、蒋秋收(>3%)持股最多,蒋姓控制人有4人,合计控制超过安邦9%的股权;

·苏姓持股人,其中以苏美云(>3%)持股最多,苏姓控制人有6人,合计控制超过安邦8%的股权;

·郑姓持股人,其中以郑荣领(>2%)持股最多,郑姓控制人有5人,合计控制超过安邦7%的股权;

·许姓持股人有2人,许振双(2.8%)及许振泼(3.6%)两人合计控制超过安邦6%的股权。

相比吴小晖的持股比例,保监会《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第四条规定,经中国保监会批准,对符合一定条件的保险公司单个股东(包括关联方)出资或者持股比例可超过20%;第八条则规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委托他人或者接受他人委托持有保险公司的股权,中国保监会另有规定的除外,但不得超过51%。目前保监会正酝酿政策要把这一比例降低到三分之一。

安邦第二层股东

“幼蛇吞巨象”式的控股

安邦股权结构的最大问题是,这86名背后的个人股东并未实际出资600多亿元现金支撑安邦的运作,而是通过对49家公司合计约5.6亿元的股权投资实现对安邦的最终控制的。这58家最末层背后控股公司的总注册资本金额为24亿元,其中8家是注册资金为50万元的超微小型公司,24家是注册资金100万-300万的微型公司,5家公司注册资金500万,另有9家注册资金1000万-3000万元,只有3家公司(6%)注册资本超过1亿元。也就是说,绝大部分(近95%)的安邦最终控股公司是注册资金3000万元以下的小型或超微小型公司!

86名个人投资者用5.6亿元的资金,投资于49家号称总注册资本达24亿元的企业,再通过层层类似“幼蛇吞巨象”的控股方式,撬动对安邦98%股权、600多亿元的注册资金(111倍资金杠杆)和超过19000亿元的资产(超过3400倍的资产杠杆)的最终控制,这应该是代表了古今中外资本市场历史上杠杆利用的终极水平!

在第一层非国有的37名安邦股东里,13家企业(35%)成立于2010年-2013年,这些成立到认缴时历史只有2年-4年的企业认缴的投资额都是自己注册资金的1.5倍-3.7倍,这已是神奇。但到第二层股东时,这种神奇几乎变为荒谬,资金杠杆之大超出任何正常商业或金融规律可以解释的程度。

上面的两个图表统计了安邦第二层股东的情况。非国企的37家安邦股东背后的第二层股东共有40家企业及3名个人投资者。这43家企业和个人股东大都与吴小晖及其家族或关系圈有关,而且,大部分二层企业股东(37家)注册资金在5000万元人民币以下,35%(15家)企业在2014年成立,另外8家二层企业股东成立于2012年-2013年。在这些成立历史短于五年的公司中,除了一家“深圳天旻财富管理有限公司”,其他企业的注册资金全部在5000万元以下。这22家注册资金5000万元以下、发展历史5年以下、合计注册资金约为1.4亿元的小公司(平均每家企业注册资金不到650万元),通过对安邦第一层非国有企业股东号称总计达151亿元的认缴投资,间接控制了安邦58%的股权和高达357亿元的注册资金!

最显眼的是,5家注册资金各为50万元(其中三家成立于2014年二季度)的超“微小型”有限公司(上海开明广告、广州万圣智禹投资咨询、北京盛京阳光投资管理、上海添擎创业投资、北京又好又快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合计注册资金250万元,却号称对其控制下的5家安邦直接股东合计投资了35亿元(认缴投资额为其注册资金的1400倍),并通过对第一层安邦股东的控制掌握了安邦16%的股权、或101.8亿元的安邦注册资金。

类似的情形在接下去几层的间接股东名单里继续出现。所有注册资金50万-100万元以下的公司都号称对所控股的公司投入了少则几十倍、多则数百上千倍于它们注册资金的数额。

如果把安邦37家非国有企业股东背后的64家分布在第2层-5层股东结构的企业做个统计(见表:安邦非国有企业法人股东),将近80%的隐形企业股东注册资金在1000万元人民币以下。

不需要很复杂的分析,常人根据上面几点特征,靠直觉和粗浅的商业常识,大多可以推测这些公司里有很多是与安邦关联的公司,而这些微小型公司之所以可以四两拨千斤地神奇地控制对安邦的几十亿的投资,就是因为这些公司都是安邦的“自家人”。在正常商业实践中,若非安排自家的关联企业,一个注册资金只有50万-100万元的企业,怎么可能真实控股有能力出资几亿、几十亿元的大企业?

相互投资

“左手倒右手”虚增资本

仔细分析安邦的关联企业股东后,有理由认为,499亿元中至少一半以上、甚至全部增资的真实性都值得怀疑。而“创造”资本的真正奥秘之一,在于这些公司之间的相互出资,而背后持股人都疑似与安邦掌门人紧密关联。

尽管中国在2014年开始实施“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但包括保险在内的27个行业,仍然施行注册资本实缴制,也即安邦集团这499亿元的新增资本,需要“真实出资” 。

《财新周刊》的报道曾提到,2014年安邦的新增股东里有9家公司注册地址均在四川成都,均在成都农商银行设立验资专户,新增注册资本金的划转也通过成都农商银行,它们的验资报告均由四川天仁会计事务所出具,会计师均为李文平、王维操 。而成都农商行本身也为安邦控制。

然而,即使是真实出资情形下验资完毕后资金也不可能永远停留在验资账户上,只要接受投资方没有抱怨,股东们完全可在验资后抽走资金。既然投资者多是安邦关联股东,出资真实性外人就无可考究。但这只是安邦增资真实性谜团的第一层。

安邦的做法在于利用关联企业进行相互投资(或称交叉投资、转投资),即“左手倒右手”式交易,以虚增资本。前文提到,安邦的直接、间接企业股东加上曾与这些企业有过股权关系的公司总共多达200多家。

在研究可查到的股权变更历史后,安邦投资数十亿的直接法人股东大多由注册资本只有50万到100万元的微小型企业控股,并在增资后迅速发生了股权变更,笔者推测,这是因为这类公司并非真正的出资者,验资所需资金由前一任过桥股东输入,验资完毕更换成现任股东。这些股权变更的真正目的,是掩盖安邦虚假增资、虚假出资的真相。

2005年修订后的《公司法》删除原来“公司累计对外投资额不得超过净资产的50%”的限制,目的是为鼓励投资、激发经济活力,但也导致有企业借此钻空子。

法学教授陈斌彬在一篇论文中指出,所谓相互投资,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公司之间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相互持有对方公司的一定比例的股权。投资人可以利用公司相互投资,合法地抽回公司的部分注册资金。(举例见图:相互投资例子)

“会计知识网”上的一篇文章描述了另一个形象的例子。如有A、B、C三家公司,其中A公司向B公司投资500万元进行增资;待B公司增资完后,B公司立刻向C公司投资500万元进行增资;待C公司增资完后,C公司又立刻向A公司投资500万元进行增资,这样500万元又回到了A公司,A公司等于一分钱没出,而A、B、C公司注册资金都增加了500万元。更值得注意的是,这样的循环可无限地循环下去,不断地增加A、B、C的注册资本。这种虚假增资行为让注册资金、公司总资产等公司基本信息失真,失去其存在的意义。

无限增资的行为在原有《公司法》体系下是无法实现的,因为这些关联企业对外投资不能突破净资产的50%,循环达到一定阶段就不能再循环下去。新《公司法》的实施,这些投资公司就可利用公司相互投资“合法”地抽回注册资金 。(见图:虚假增资例子)

在安邦这200多家公司之间,相互投资的路线极其复杂,资金不断分到许多公司,绕很多圈子。现举其中最简单的一例:2006年成立的安邦关联企业浙江瑞通环境治理工程有限公司通过股权变更与增资,出资1亿元获得金堂通明投资有限公司100%股权,随即通过另外的股权变更与增资获得对北京瑞通成功100%的股权,接着,金堂通明向其股东浙江瑞通环境治理支付2亿元购买其手中的部分北京瑞通成功股权。这只属于资金循环的一小部分。而金堂通明投资有限公司在2014年成为安邦的新股东,出资11.1亿元,持股比例1.79%。

要通过相互投资达到用少量资金炮制大量高资产公司、虚假增资的目的,参与的公司的数量越多越好,越隐蔽,也可以创造更多的“资金”。“安邦系”股东公司的关联企业数量增加之多,且增资前新增速度加快,股权变更数量和频率极高,都印证了相关判断。

虽然一些成立年份早、安邦关键人靠以起家的公司已多次改名、变更登记辖区,但笔者还是至少统计出有119家企业(安邦关联企业圈超过半数的企业)多达277次的股权变更,平均下来,每家有变更记录的公司与圈内其他企业之间实现股权变更将近3次。变更次数最频繁的,包括嘉兴公路建设投资有限公司(12次)、浙江智达投资有限公司(10次)、浙江瑞信物资有限公司(8次)、浙江绍兴联奥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8次)、浙江绍兴联奥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9次)等。初步测算,大约有80个安邦系关联方(包括16个自然人股东和60家企业法人)参与了在2014年的12个月里进行的股权变更(只算退出案,即以退出日为准,不算2014年开始进入的变更)。这些关联个人和企业在2014年的12个月里通过股权变更一共退出了总额约为467亿元的股权投资,其中包括安邦财产保险公司从6个有限合伙企业退出270亿元资金。而这些频繁的变更与资金走向,均与安邦在2014年的两次巨额增资息息相关。

安邦循环投资部分实例

自我循环注资的真相

由于短期内需要“增资”的额度巨大,安邦控制人干脆使用了比相互投资更直接、快捷的循环投资圈,经由6套有限合伙企业的三层传导机制,最终实现用安邦的资金给自己注资。这是分析了这200多家安邦关联企业后,笔者得出的结论。

在安邦的工商记录里,在对外投资项目中披露了它投资的四家合伙制股权投资企业:顺邦铭岳(上海)、旭通致睿(上海)、君助智玺(上海)、祥隆华泰(深圳)。其中,三家上海的合伙企业全部在2013年12月5日同一天注册,注册地址为相邻办公室。

工商记录显示,安邦财险于2014年5月30日起至11月28日止向这四家合伙企业各分别注资45亿元、合计180亿元。11月28日,安邦财险撤出,转而由安邦集团接手,向4家合伙企业各分别注资40亿元、合计160亿元。

同期,还有两家合伙企业也接受了安邦财险和安邦集团的注资,即荣悦广和(深圳)及盛丰华利(深圳),这两家公司均注册于2013年11月5日,注册地址亦为相邻办公室。

工商记录显示,安邦财险于2014年3月24日起至2014年11月18日止,向盛丰华利注资45亿元,11月18日,安邦财险撤出,转而由安邦集团注资45亿元。

荣悦广和下的工商记录只显示了与盛丰华利相同的股东变更记录,由安邦集团注资,但未披露详细出资额。

工商变更记录显示,安邦在2016年12月23日从荣悦广和撤出43.75亿元的资金,使得荣悦广和总注资从50亿元骤降至1.3亿元,三天后,安邦其他各公司(人寿、财险、和谐、养老保险)加入,再将资本提高到5亿元。

也就是说,安邦财险对这6家有限合伙企业从2014年3月底至11月底的总出资达270亿元。此时间正是安邦2014年两次增资获批期间,也是按照监管要求出具验资报告的时间段。

安邦财险/安邦集团投资的上述这6家合伙企业的上一层,是另外6家合伙制股权投资管理机构,它们分别是:顺邦旌宏(上海)、旭通晟宇(上海)、君助天合(上海)、祥隆发展(深圳),以及前述荣悦广和(深圳)和盛丰华利(深圳)。其中,三家上海企业均同日注册,地址相邻,三家深圳企业的情况也一样。

在这一层的合伙企业中,开始出现对安邦股东的诸多投资,如盛丰华利(深圳)在2013年12月19日到2014年3月12日之间对浙江瑞信物资的1.5亿元投资(后者在2014年1月安邦增资时认缴10.5亿元投资)、祥隆华泰(深圳)对上海文俊投资在2013年12月13日至2014年11月28日之间的4亿元投资(后者在2014年1月安邦增资中认缴出资14.95亿元)、盛丰博泰(深圳)在2013年12月17日至2014年10月14日间对嘉兴公路建设1.6亿元到2亿元的投资(后者为安邦老股东之一)。

最主要的循环资金传导机制,发生在安邦投资的6家有限合伙企业的第三层。前述6家有限合伙企业的6家执行合伙人(普通合伙人)上面又各有一层执行事务合伙人(普通合伙人),分别是:上海德悦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旭通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君助股权投资管理公司、深圳祥隆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深圳盛丰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深圳荣悦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注册地址和时间再次雷同。

这里,最明显的循环投资可一览无遗:由上海君助股权投资管理公司、深圳祥隆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出资给安邦关联企业圈中最重要的股东之一,旅行者汽车集团;上海旭通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及上海德悦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则出资给安邦关联企业圈中另一最重要的股东之一,联通租赁集团;深圳盛丰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出资给安邦股东江苏名德投资集团;深圳荣悦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在2014年6月6日至2014年10月21日期间投资给安邦股东上海臣功投资(后者在安邦9月份增资时认缴23亿元)、2014年5月8日至2014年11月24日期间投资给都江堰市文博(后者在安邦1月份增资时认缴10亿元)。

发生在安邦的关联企业圈和投资项目之间的循环投资更不胜枚举。由于篇幅关系,本文就不再一一列举。但几乎完全可以肯定的是,安邦财险在两次增资验资期内,对6个有限合伙企业共270亿元的“出资”,通过各种途径注入了安邦集团2014年的两次增资中,显著涉嫌保险资金的自我注资。

除以上6个有限合伙企业系统,另一个投资循环圈,是安邦子公司北京安邦物产在2014年10月21日前对北京安邦能源2亿元的投资,后者2014年11月27日前是创一新能源汽车的100%股东,而创一新能源汽车自2014年5月14日起又成为崇州天宁投资有限公司的100%股东,崇州天宁则在2014年9月安邦的增资中认缴22.45亿元。

对上述投资循环系统的粗浅分析,已经可以确认,安邦自己向自己“增资”了至少将近300亿元,可谓触目惊心。(见图:安邦循环投资部分实例

—-

dd816182ly1ff4g811cojj20990m8dhd

这次真的慌了 走法律程序说明在高层已经没什么能量了


Raspberry Pi Zero W CCTV Camera with motionEyeOS

$
0
0

Raspberry Pi Zero W CCTV Camera with motionEyeOS

4

After the successful deployment of my first motionEyeOS Pi security camera last year I was keen to get another setup. I wanted to use a Pi Zero W so I could mount it inside my conservatory using a Pi Hut “ZeroView”. This is a mount for the Pi Zero that lets you stick a Pi camera to a glass window.

motionEyeOS makes it so easy to setup a security camera and the difficult bit is usually the practicality of physically mounting it all. By using the ZeroView mount even this stage can be straightforward. The Pi Zero W would also allow me to put the camera in a place where I had no Ethernet available.

The following instructions explain how to quickly create a motionEyeOS based CCTV camera with a Pi Zero W.

Hardware

The components you will need for this project are :

  • Raspberry Pi Zero W (or Pi Zero with WiFi dongle)
  • Official Pi Camera
  • Camera ribbon cable
  • Pi “ZeroView” camera mount
  • Official 5V power supply
  • 16GB SanDIsk microSD card [Amazon]

I chose a standard camera rather than the Pi NoIR version as I’ve got standard motion activated flood lights which can provide illumination at night.

You can use a different sized SD card but I think 16GB is a good starting point.

Step 1 – Download motionEyeOS SD Card Image

Motion LogomotionEyeOS is available for a number of different hardware platforms. For the Pi Zero you need to download the image compatible with the “Raspberry Pi 1” rather than those available for the Pi 2 and Pi 3.

On Windows I used 7-zip to extract the image from the archive.

Step 2 – Configure Wireless

This is a crucial step when using the Pi Zero W. In order to configure the Wireless without messing about with monitors and keyboards you can configure it manually. To do this you need to add a text file to the boot partition on the SD card named “wpa_supplicant.conf”. Instructions for creating the wpa_supplicant.conf can be found in the Manually setting up Pi WiFi using wpa_supplicant.conf tutorial.

Pay careful attention to this step as a mistake can result in the Pi Zero failing to boot. You may need to re-write the SD card and start again in order to get a network connection.

Step 3 – Assemble Components

Next you should assemble the components :

  • Attach Pi and camera to the ZeroView mount
  • Insert microSD card
  • Attach ZeroView to window
  • Connect power supply

Step 4 – First Boot

Once everything was connected turn on the power. During the first boot the system performs some configuration so is best left for a few minutes.

Assuming the Pi has connected to your WiFi you need to find its IP address. You can either look in your router admin interface or use an IP scanner. “Angry IP Scanner” is suitable for this and is available for Windows, Linux and Mac.

Once you have the IP address you can enter it into the address bar of your browser to load the motionEyeOS web interface. With any luck you should see the output of your camera :

MotionEyeOS Pi Zero W camera

The icon in the top left can be used to open the settings side panel. Click the “person” icon to login :

MotionEyeOS Pi Zero W camera

Use “admin” as the username and leave the password blank. Click “Login” and you can now access the settings side panel.

Step 5 – Settings

Under general settings you should set passwords for “Admin Password” and “Surveillance Password”. I usually change the default “Camera Name” to something more unique and this is particularly useful if you have more than one camera.

MotionEyeOS Pi Zero W camera

Click the “Apply” button to save these changes.

Step 6 – Advanced Settings

By setting “Advanced Settings” to “ON” and clicking “Apply” switch you can enable a lot of useful extra settings :

MotionEyeOS Pi Zero W camera

These include the ability to :

  • change the Time Zone
  • change the Hostname
  • check for updates
  • Shutdown
  • Reboot

Step 7 – Other Settings

The following are settings I tend to change from the defaults.

> Preferences

As motionEyeOS can support more than one camera you can display their feeds in a grid. With only one camera I change these settings :

  • Layout Columns = 1
  • Layout Rows = 1

> Expert Settings

As we are using a Pi Zero :

  • Enable CSI Camera Led = OFF
  • Overclocking = PiZero

> Video Device

  • Camera Name = “Garden”
  • Video Resolution = 1600×1200
  • Frame Rate = 2

If your camera is mounted upside-down you can use the Video Rotation setting to rotate the image. I use this setting in my Garage camera. You may  also want to experiment with different video resolutions. Bigger is better but higher resolutions will create bigger images and these will take longer to shift over your network/mobile connections. Finding the ideal resolution is a balancing act between quality and performance.

> Video Streaming

These settings allow you to adjust the properties of the image streamed to the browser. These may require adjusting depending on the performance of your network and/or internet connection.

  • Streaming Frame Rate = 1
  • Streaming Image Resizing = ON
  • Streaming Resolution = 50%
  • Motion Optimization = ON

The image resizing allows the stream to use a lower resolution than the resolution set under “Video Device”. A low frame rate reduces the data-rate but still allows you to see what is going on in the scene.

> Still Images

  • Preserve Pictures “For One Month”

> Movies

  • Movie Format = H.264 (.mp4)
  • Preserve Movies “For One Week”

> Motion Detection

You will almost certainly need to experiment with these settings depending on where your camera is and what it can see :

  • Frame Change Threshold = 10%
  • Light Switch Detection = 75%
  • Motion Gap = 20
  • Captured Before = 5
  • Captured After = 5
  • Minimum Motion Frames = 10
  • Show Frame Changes = ON

Step 7 – Fixed IP Address (Optional)

To make it easier to find the web interface in the future I like to give my cameras a fixed IP address. The IP address can be specified in the Network settings :
MotionEyeOS Pi Zero W camera

Step 8 – Viewing Images and Movies

Now the camera is up and running you just need to sit back relax.

To view images and movies you can click on the camera image and use the icons that appear in the top right.

motionEyeOS Image and Movie Gallery Buttons

You will then be presented with a gallery that you can click on.

motionEyeOS Image Gallery

Timestamps are shown so you can see when the media was created. The gallery takes longer to load if there are more images. Play around with it and you will get a feel for how it works.

Final Thoughts

I am very impressed with motionEyeOS and it does almost everything I would expect. It’s easy to setup which allows more time to worry about mounting the camera. It is the main reason I decided to not continue creating my own software.

It is worth experimenting with the settings (resolution, motion detection percentages etc) to get the best performance for your location given the number of detection events you are likely to get on a day-to-day basis.

It’s worth looking at the motionEyeOS Wiki for details on the settings as well as other features that I haven’t covered here. The github page also has an “issues” section where you can research any problems you may experience. It may be worth asking questions in the Google Group unless you are sure you have found a genuine issue.

motionEyeOS Links

Here are some motionEyeOS links that are worth visiting for additional information :


React.JS Top 10 Articles for the Past Month

$
0
0

React.JS Top 10 Articles for the Past Month (v.May 2017)

Since April 2017, we’ve ranked nearly 1,200 React.JS articles to pick the Top 10 stories (0.83% chance to be included) that can help advance your career.

Topics included in this React list are: Performance, Progressive Web App, Sketch, Serverless Stack, AWS, Webpack, Funtional Components, VR, Cross Platform, Animation. Open source of the month is included at the bottom and JavaScript Top 10 is published separately in the publication.

Mybridge AI ranks articles based on the quality of content measured by our machine and a variety of human factors including engagement and popularity. This is a competitive list and you’ll find the experience and techniques shared by the experienced React developers particularly useful.

Rank 1

Twitter Lite and High Performance React Progressive Web Apps at Scale. Courtesy of Paul Armstrong


Rank 2

React Sketch.app: Render React components to Sketch; tailor-made for design systems [7,270 stars on Github]. Courtesy of AirbnbEng and Jon Gold

………. [ Painting with Code: Introducing React Sketch App ]


Rank 3

Introducing Sizzy: A tool for developing responsive websites crazy-fast. Courtesy of Kitze

……….. [ Sizzy Open Source 3,989 stars on Github ]


Rank 4

Serverless Stack: A guide to creating full-stack serverless app (a note taking app) with React.js, AWS Lambda, API Gateway, DynamoDB, and Cognito.


Rank 5

Build a Serverless MERN Story App With Webtask.io — Zero to Deploy [Part II]. Courtesy of Scotch Development

……..……… [ Part I ]


Rank 6

Webpack on Twitter Website. Courtesy of Andrew Lunny


Rank 7

45% Faster React Functional Components, Now. Courtesy of Philippe Lehoux


Rank 8

Things nobody will tell you about React.js. Courtesy of Gianluca Guarini

…………… [ Dan Abramov’s Response ]



JavaScript Top 10 Articles for the Past Month (v.May 2017)

$
0
0

JavaScript Top 10 Articles for the Past Month (v.May 2017)

Since April 2017, we’ve ranked nearly 1,100 JavaScript articles to pick the Top 10 stories (0.9% chance to be included) that can help advance your career.

Topics included in this JS list are: Vue.JS, D3, Algorithms, TypeScript, DOM Manipulation, Testing, Transducer, Undefined, Arrays and Objects, Debugging, Color Manipulation. Top 10 for React, Node, Angular are published separately in the publication.

Mybridge AI ranks articles based on the quality of content measured by our machine and a variety of human factors including engagement and popularity. This is a competitive list and you’ll find the experience and techniques shared by the experienced JavaScript developers particularly useful.

Rank 1

A Vue.js introduction for people who know just enough jQuery to get by. Courtesy of Matt Rothenberg


Rank 2

A Better Way to Code: Introducing d3.express — the integrated discovery environment. Courtesy of Mike Bostock


Rank 3

JavaScript implementations of different famous Computer Science algorithms. [2,785 stars on Github]. Courtesy of Minko Gechev


Rank 4

TypeScript at Slack. Courtesy of Felix Rieseberg, Desktop Engineer at Slack


Rank 5

The Basics of DOM Manipulation in Vanilla JavaScript (No jQuery). Courtesy of SitePoint


Rank 6

An Overview of JavaScript Testing in 2017. Courtesy of Vitalik Zaidman


Rank 7

What’s a Transducer? Courtesy of Reginald Braithwaite, Author of JavaScript Allongé


Rank 8

7 tips to handle undefined in JavaScript. Courtesy of Dmitri Pavlutin


Rank 9

JavaScript: What excites me in 2017. Courtesy of Phil Holden and Hackernoon


That’s it for JavaScript Monthly Top 10. If you like this curation, read best daily articles based on your programming skills on our iOS App.


Viewing all 759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